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写的是何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11:2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51
写的是:柳树。
出自:郑谷[唐代]《柳》。
原文: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释义:在烟雨迷蒙的江桥边,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数不清的柳条柳絮仿佛懂得即将分手的人的离惜别绪,在春风中舞动着,飞扬着。“
扩展资料: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以春景反衬“离人”的悲情。“千丝万絮惹春风”正面衬托“离人”的情绪。
“半烟半雨”说的是“柳”而不是“江桥畔”,“映杏映桃”写的也是“柳”而不是“山路中”;会得人意的也是柳,其丝絮“惹春风”的还是柳;
“半烟半雨”即“如烟似雨”,以比喻画柳,“映杏映桃”以烘托渲染的侧笔写柳,会人意、“惹春风”则以拟人手法描绘柳——句句有柳,句句写柳,无时不紧扣题目,无处不突出文旨。这样一来,所谓“喧宾夺主”、“文不对题”、“言不及意”之嫌,便全都不存在了。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
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51
郑谷写的 写的是柳
大意理解
在烟雨迷蒙的江桥边,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数不清的柳条柳絮仿佛懂得即将分手的人的离惜别绪,在春风中舞动着,飞扬着。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以春景反衬“离人”的悲情。
“千丝万絮惹春风”正面衬托“离人”的情绪。
两个“半”字连用,表示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意思是既如烟又是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迷蒙的样子。
“无限”一词虽很抽象,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无限”一词的含义比任何一种写离情别绪的词都更丰富。种种离情别绪,都在“无限”一词中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半烟半雨”说的是“柳”而不是“江桥畔”,“映杏映桃”写的也是“柳”而不是“山路中”;会得人意的也是柳,其丝絮“惹春风”的还是柳;“半烟半雨”即“如烟似雨”,以比喻画柳,“映杏映桃”以烘托渲染的侧笔写柳,会人意、“惹春风”则以拟人手法描绘柳——句句有柳,句句写柳,无时不紧扣题目,无处不突出文旨。这样一来,所谓“喧宾夺主”、“文不对题”、“言不及意”之嫌,便全都不存在了。
由于视“半烟半雨”为比喻,因而“烟”、“雨”便都是柳态柳情,则文中便没有能沾湿丝絮的雨水,柳丝柳絮也就能随风漫空乱飞了。“半烟半雨”何以能够视为比喻呢?“半人半鬼”或“不人不鬼”或“半人不鬼”、“半推半就”或“半推不就”,“半痴半颠”或“半痴不颠”等等的“半……半……”或“半……不……”和“不……不……”之类的结构,都含有“既象……又象……”的意思。
可见,视“半烟半雨”为比喻而释为“如烟似雨”是完全可以的。由于明确了“映杏映桃”的是柳树,便不可能出现解说的语法、逻辑错乱了;并且由于如烟似雨的柳树遮掩了桃杏、笼染了桃杏,桃杏因而黯然失色,诗中便没有与意境相乖的明丽色彩,因而意境中也就没有不相宜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52
离愁~
在烟雨迷蒙的江桥边,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数不清的柳条柳絮仿佛懂得即将分手的人的离惜别绪,在春风中舞动着,飞扬着。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以春景反衬“离人”的悲情。
“千丝万絮惹春风”正面衬托“离人”的情绪。
两个“半”字连用,表示两种现象同时存在,意思是既如烟又是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迷蒙的样子。
“无限”一词虽很抽象,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无限”一词的含义比任何一种写离情别绪的词都更丰富。种种离情别绪,都在“无限”一词中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05:52
桃红柳绿,当然是柳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