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芬之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17 15: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3:35
看过电影 《无问西东》的人都记得淑芬和刘伯常的故事。刘伯常家庭贫寒,淑芬为了能让刘伯常上大学,自己工作来供养他。大学毕业后,刘伯常不想和淑芬结婚,淑芬拿着刀去找刘伯常,以死相*,迫使他和自己结了婚。婚后两人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外人看到淑芬不分场合的打骂刘伯常,落了个泼妇的名声。刘伯常的学生敏佳看不过,写了匿名信告诫淑芬要好好对待刘伯常。淑芬查出了是敏佳写的信,找到学校,使敏佳成为被批斗的对象。在批斗会上人群激昂,失去控制,把敏佳打到濒死。淑芬亲眼所见,回去后跳井而死。
看到淑芬跳井而死,真是扎了老心的疼。在这个夫妻共开的婚姻股份公司了,是什么促使淑芬最后走上死路。
在淑芬和刘伯常的关系中,两个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刘伯常去上大学,淑芬工作来维持,这是供养的关系。
结婚后,刘伯常30元的粮票,几乎都用在了刘伯常自己身上,淑芬也就喝点水对咸菜。这也是供养关系。
我们最早的供养关系是婴儿和母亲,婴儿因为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所以需要一个叫母亲的人来保护,养育自己。这对婴儿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长成儿童,儿童长成少年,少年长成青年。同时变化的还有和母亲的关系,渐渐远离,从完全依赖母亲,到半依赖母亲,最后不依赖母亲,成为从身体到心理独立的个体走入社会。
但是淑芬和刘伯常没有成长出这样的独立人格,依然限于彼此依赖,控制的泥沼之中。淑芬强悍,对刘伯常不和自己结婚,就以死相*;淑芬在生活里对刘伯常事无巨细的关照,吃个饭还会喊一嗓子“全都吃了,不许剩下”;淑芬对刘伯常教过的学生中能清楚的记得学生的特点,并能从生字本中找出来。恰好反映出淑芬婴儿式的全能控制感,就是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全能控制感对面是害怕被抛弃感,害怕丧失来自他人的爱。为了保持这种控制很容易陷入为他人牺牲自己,无视自己的需求,一切以满足他人为目的的境地。
淑芬对刘伯常说:你说过要一辈子和我在一起。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你不要离开我,不要抛弃我。所以才有了刘伯常说“什么都能变,为什么感情不能变”时淑芬说“不能”的原因。淑芬表面强悍,看起来是刘伯常在生活上依赖淑芬,同时也是淑芬在心理上更多的依赖刘伯常。
淑芬的这种害怕被抛弃,用牺牲自己需求的方式,对刘伯常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了如指掌的,对刘伯常来说是一种侵入,一种被吞噬的感觉。为了回避这种被吞噬的感觉,刘伯常采取了不管怎样都不会用淑芬的东西。对淑芬冷着脸,假装看不到淑芬用洗床单,拉抽屉所表达的对性的需求。以防御彼此在内心无边界的融合感、亲密感。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拉开彼此的现实的、心理上的距离。
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看到淑芬是一个易怒的人,而刘伯常却是个大家公认的对邻里友好,对学生照顾,在外边面带微笑的好人。难道好人就没有愤怒?如果有,刘伯常的愤怒去哪里了?刘伯常用严肃,用冷脸子,用漠视淑芬的需要,用他人眼中的好人,让淑芬觉得自己是如此糟糕的一个人,让淑芬有自己在刘伯常面前低人一等的屈辱感。在严肃的、无沟通的冷暴力下,就好像被看不到的鞭子鞭打的疼痛,无法讲出的疼痛,才有了淑芬不分场合的打骂刘伯常,希望刘伯常能体会到她有多痛。刘伯常想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控制两个人关系。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刘伯常依赖淑芬,却在情绪上控制淑芬。淑芬在生活上控制刘伯常,却在心理上依赖刘伯常。在在这样的周而复始的相处模式间,两个人达成了依赖与控制的默契。
如果没有敏佳的介入,也许她们两个的婚姻就会以这样的互动方式继续下去。
敏佳的介入,淑芬发现在婚姻的无力感之外,找到了一个着力点。可以把对婚姻的无望投射出去,同时对自己内心无处可泄的愤怒找到了一个发泄点。她才会致力于到学校揭发。在敏佳的批斗会上,淑芬看着众人对敏佳没有怜惜的,没有同情的殴打。她看到了那些因冷暴力加注在她的身上的疼痛和伤痕,与其说打在敏佳身上,倒不如说打在她的身上。当她发现敏佳没有呼吸的时候,着力点随着敏佳的“死”变的没有了。
淑芬把所有的不好归为自己的时候,发现没有出路。当她试着把归因投到外边的时候,发现更是绝路一条。这时候淑芬的内心已经碎成了渣,轻轻一碰就会轰然倒塌。在匆忙逃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刘伯常,刘伯常并不知道淑芬刚刚经历了什么,还是像往常一样冷着脸。而这成了打死淑芬的最后一鞭。淑芬路过家门的时候,她用低垂的眼神瞟了一眼,脚步却加速的向井边走去。镜头下在家门口阳光照耀下刘伯常弹琴,淑芬蹲着,抬头仰望着,脸上露着笑。
在淑芬这场看是死局的婚姻中难道就没有活路?
回答是:有。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渴望得到爱,关怀,宽容,支持等等。而这些感受的来源却是在早年间我们从养育者那里得到了多少?以怎样的方式得到?如果一个孩子的需求能得到养育者及时的回应,及时的满足。周而复始,孩子的心中就建立了对养育者的信任,渐渐扩展到对外在世界的信任。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她心中对世界的信任足以帮助他度过难关。
如果一个孩子的需求不仅没有得到养育者的及时回应,甚至有时候还会受到养育者的指责,批评。周而复始,孩子的内心不能建立起对养育者的信任,延展到对世界的不能信任。每当孩子的内心需求出现的时候,同时出现的还有得不到的恐惧。为了回避恐惧带来的不舒服的内心感受体验,孩子发展出了应对恐惧的各种办法,周而复始形成了惯用的防御机制。同时也和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失去了联系。每次当需求出现的时候,外在的表现、方式就是防御的方式。比如淑芬很希望有人能爱自己,但是因为恐惧爱不可得,于是说出来的话却是“你说过你一辈子都不离开我的”。
所以能否面对自己的真实需求,并且能用直接的方式表达给对方。比如淑芬可以说:我害怕那种被抛弃的感觉,害怕你离开我。当需求能被表达的时候,爱才能留存。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取决于这个人的内心健康程度。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好比大地,健康的人的大地,有湖泊,河流,山川,沼泽,沙漠等等。虽然有些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大部分地方地表结构稳定。不管怎样的风雨都能承受。
有些人的大地,看上去是完整的,仔细看你会发现,板块疏松,经不起风雨。甚至有的人的大地,全是泥沼,踏上去只会深陷其中。让他们把自己的需求直接说出来,谈何容易。那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帮助他们,也许用不了多久,也许要很久。
只要你愿意,一切都美好都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