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湖南有哪些农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7 09:23
----- 湖湘文化-------------------------------------------------
(一)株洲谚语浩如烟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民间文学集湖南卷株洲分卷编修时,仅三年时光,就收集整理富有地方特色的谚语万余条,后精选四千七百余条,计二十万字,也算得上为株洲留下了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
谚语集成株洲分卷,将搜集谚语分为十一大类,八十三系列,动用文化骨干数百,磨破“芒鞋”几千,往复万里,一是艰辛,二是惊喜。当时真有“把酒临风,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感觉。
“进山划算出山路。”一语道破人生机关。人生要有进退,人生要留后路,不然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就会带来绝境之危。
“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成见往往形成偏见,抱着偏见想事,就容易钻牛角尖。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定见,定见是思维的原则,没有定见,如马无缰。
“刁人子指一指,蠢人子累出屎。”这条谚语并未带有色眼镜,想把人分个三六九等,而是非常中性地表达一种思维结果。这里的“刁人子”也不是指坏人,是俗话俚语中善于动脑筋的聪明人。“蠢人子”当然是指怠学的人。本谚意在鼓励人们多思,多学。这些谚语只是“事理类”中“思维系列”的几根枝叶,象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很多。
在“生活类”人生系列中,更多谚语道破人生哲学,准确,生动地传达了人生之河流淌的旋律。
“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回头。”珍惜吧,生命有限,有来有往。
(二)“树怕根老,人怕心老。”“剑老无芒,人老无刚。”劝说世人,随缘随意,莫在乎一个“老”字,也莫把自己往“老”字上靠。
“这山望得那山高,到头还要买柴烧。”欲无止境,终归穷途。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罢了,粗茶淡饭,悠哉由哉。
看来株洲人是懂事理,会生活的。这些谚语,来自乡镇村野,足见本埠乡邑文化沉积之厚度。
“人生莫作千秋计,三十河东四十西。”“不怕不当人,就怕不做人。”“夜长梦多,路长弯多。”谚语,是不竭之水,永远流淌。(三)谚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带有客观规律性的最为精致的认知符号。这种认知符号不是抽象的,而是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提炼。
“社交类”谚语就科学地、经典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可循原则和谆谆提示。
“鸟怕离群,人怕单帮。”道明了人的社会属性。在小农经济社会背景中,人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可见华夏民族团结精神之一斑。
“划船的打不得鼓,打鼓的划不得船。”说得是社会分工不同,既如此,则要忠于职守,形成团队的合力。
上述主题的谚语多不胜数。“一只鸭婆只打得一路水,”“一块石头难砌墙,一根甘蔗难熬糖。”“人多讲得出理来,谷多打得出米来”,“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无须多说,条条谚语具有深刻哲理。
还有些特具警句特色。“衣烂易补,破话难收。”“喜时之言多失言,怒时之言多失礼”,
等等,为人们提了个醒,一是自己不要这搬做,二是万一别人做了莫计较。
诸如“生地不怕鬼,熟地不怕水。”“望天的日子远,望地的日子近。”“越穷越见鬼,越冷越起风”等,都从人的心理上进行了客观剖析。
(四)当然,株洲谚语承袭了湖湘文化的共性,但一方热土起一方风,也充满它的个性。
比如,“想向别人传道,先要自己懂经”。这条谚语在湘潭也流传,想当年株潭同体,还是要算有个性的了。“做点好事积点德,人不晓得天晓得”类似的谚语到处有,但表述各一。
“箩里选瓜,越选越差。”这条谚语在湖南到处都流行,但到了株洲,说法就不一样:“千拣万拣,拣只烂灯盏。”“色近杀,赌近盗”这样的谚语实在有警世恒言的味道。
“谗言听了坏事,谣言听了上当。”“外面打只黄花鸟,屋里失只抱鸡婆。”“针大的洞,斗大的风”。。。。。。
谚语是通俗哲学,通俗伦理学,通俗“一切学。”学了增广会说话,学了谚语能辨理。株洲,却为礼仪之邦中的一片热土。
(五)作为“家庭类伦常系列”谚语,可以说是谚语中的经典。它生动、形象、幽默、真实,一句细伢子都听得懂的话,往往包含着深刻的伦常之理。
“娘肚子里有崽,崽肚子里冇娘”。从人的自然常态引喻出人间世态,可说是天衣无缝,恰如其分。
“爹爹妈妈痛满崽,公公娭毑痛长孙。”确实如此,痛出一个“啃老族”。当然此话不可当真,因为谚语并没有这个意思。终归“九子十三孙,到老一个人。”这是无奈,要化无奈为潇洒,一个人,安静。
“一娘生九子,连娘十条心。”这就是世态炎凉;“黄牛角,水牛角,两只角,各顾各。”这是对家庭伦常中不和谐音符的批评,唤醒伦常中应有的良知。
“容子害自己,容女害他人。”娇惯子女,终存祸害。
“女儿哭,句句到。媳妇哭,发嚎叫。”这是旧时的认知和世态,如今不同了,“媳妇胜过女,女婿当半子。”和谐之音,绕梁不散。
除了家庭伦常,亲邻关系谚语也掷地有声。
“一家有事,六邻相帮。”这是一种境界,中华民族“亲帮亲,邻帮邻”的传统基因,造就了这种胜景。但亲邻谚中警世的较为丰富。小农经济的观念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小农经济源自儒家学说,也有道有理。
什么“远庄不富,远亲不顾。”什么“投亲不如投店。”什么“久居令人贱,是亲莫久居。”等等,都是旧时黄花,虽曾有过,如今未必。但仔细想来,也不无一点道理。
还有“家庭类持家系列”,谚语之多,不胜枚举“家有一千一万,也要一粥一饭。”“算了吃,有余粮,吃了算,喝米汤。”“莫图眼前笋,要图来年竹。”“持家如绣花,针针不能差。”“勤快勤快,有饭有菜。”甚是贴切。
株洲,谚谣未改,版图已新,过去的并未过去,将来的已经来临,这就叫承前启后,革故鼎新。(六)谚语,是独具地方特征的通俗经验之谈。“走三门,由渌口”,本意是从株洲到三门码头,必经渌口码头,引申成“要做成那件事,必先做成这件事”,寓意丰富得很,可见株洲人很会举一反三。
“鼓桑洲的水两头流”。说的是鼓桑洲的特殊征候。鼓桑洲在马家河段湘江中间,每当发大水时,湘江水在这里出现回流现象,看似江水向两头流去。既说明了湘江的独特现象,又揭示了客观事物是变化着的这样一个道理。
乡风民俗,千变万化,哪根文化之筋不会变。比如:“入乡随俗”不会变。比如“过门三步是客,进门半步泡茶”的礼节不会变。“拜年不分崽和爷,进屋都要呷换茶”的规矩不会变。比如“六月早谷熟,狗呷三片肉”的情义不会变。
株洲原是一座七千人口的小镇,但她的毛细血管通达八方,南至龙潭,北达跳马,远不止七千人口。五十年来,她用自己的亲和力,溶合了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使其都成了“株洲人”,株洲的谚语,便又有了新的特色。
我听过“北方株洲人”说过的一句谚语:“性急的跑面馆,性慢的坐茶馆”,就带有北方的意味。株洲人爱吃粉,过去粉馆多,面馆不多,好像只有一家“湘江面馆”。“人要康,多煲汤”,典型的“南粤株洲人”,株洲人不叫“煲汤”,叫“炖汤”。由此可见,株洲纳四海为一渠,集五湖为一洲,谚语除本土特产外,还有很多外来的风韵。
谚语,是方言表述的道理。方言越纯粹,表述越透彻。我在公交车上听一人用谚语教子,用的是塑料普通话:“大人子讲话小孩子听”,总觉得偏了味,不如株洲土话上耳。
“心里有想的,口里有讲的,袋子里有仰的”,这株洲土话俗谚把人的潇洒一语三“的”,好不痛快!这也是谚语的乡俗野韵之魅力。
参考资料:http://bbs.rednet.cn/a/a.asp?B=36&ID=719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