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哪些非遗文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04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2:50
贵州最出名的就是酒了,仡佬族酿酒技艺就是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雄正酱香酒就是由这个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张再彬亲酿调制的,酱香醇正,是酱香酒本来的味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0:08
我知道一个,仡佬族酿酒技艺还挺特别的,茅台就是改版这个技艺酿造的,雄正酱香酒是严格按照这个技艺酿造的,一比一将古老的技术传承下来,是酱香酒本来的味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1:43
1、册亨布依戏,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册亨县布依戏主要流传于巧马镇、丫他镇、秧坝镇、弼佑乡、八渡镇、百口乡、双江镇、者楼镇等地。册亨布依戏是用布依语演唱的戏曲,并在布依八音、八音座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据板万戏班手抄历史资料《欢戏历源》佐证,布依戏至少在1741年(清乾隆六年)时就已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2、侗戏,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县境内民族众多,侗族占60%以上。侗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侗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如《珠郎娘美》、《郎夜》、《莽岁》、《美道》等;一是根据汉族小说、戏剧编纂或改编的,如《梅良玉》、《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连台本戏,如梁士锦《行欢坐夜》、《投军别窑》、《打陆文秀》等。
3、福泉阳戏。福泉阳戏的正规演出每年举行3次。第一次在农历正月间演出,演出时间4天4夜;第二次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单刀会”当日为纪念关羽而演出,地点在当地的关帝庙前,时间1天;第三次演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神话中的二郎神和历史上的二郎(川主、水神)而演出,祈求庇佑一方平安。此外,还为民间“还愿”进行演出,但相对于正规演出要简单得多。
福泉阳戏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就是以祭祀仪式出现的二十四坛法事,具有还愿的性质,故民间又称为“还阳戏”、“还愿戏”或“愿戏”,有开坛、发牒、正清、领牲等二十四请神、延神、酬神、送神仪式和“上刀山”、“下火海”、“顶华盖”、“悬钩钓斗”等特技(法术)表演。
4、思南花灯。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末清初。由于历史原因,思南花灯受邻省的影响较大。且自汉代以来,汉民族的不断迁入,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楚文化随之先后进入,与土著文化长期共存,使得思南花灯具有很大的融合性。在明、清时期,思南花灯活动频繁,在演出的组织形式上多以自然村寨为主,并设灯会、设会长,即灯头。思南花灯在贵州戏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大农民在生产劳动中的必然产物。它的题材、内容、形式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亢激越的花灯打击乐,优美迷人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而倍受人们青睐。
5、锦鸡舞。苗族锦鸡舞主要分布在丹寨县排调镇的也改、党早、甲石、排保、南群、加配、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锦鸡舞最初的功能是祭祖,并且只能在12年1祭的祭鼓活动中才能跳,用于唤醒祖灵,以及在活动后将祖灵送回安息之地。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吃新节”、“跳月”以及大型庆典的迎宾礼仪活动中锦鸡舞也被广泛运用。
6、布依族“雯当姆”布依族民间舞蹈“雯当姆”,流传于贵州省荔波县洞塘乡及翁昂乡布依族地区。县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因喀斯特面积大、地貌多样,生物丰富,与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共同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6月27日,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雯当姆”,汉语译意为“矮人舞”。舞蹈别出心裁地在肚皮上画上可爱的胖娃娃形象,并用大箩筐套盖住真人的脸和*,作为布依族帽子道具,然后利用腰肚肌肉收放的表现力,造*物丰富的表情变化。
7、苗族大迁徙舞,分布于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可乐等乡镇。苗族大迁徙舞苗族称“够戛底戛且”,意为寻找居住的地方,为赫章苗族记载苗族大迁徙历史过程的民间舞蹈。苗族大迁徙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以舞蹈形式记录祖先迁徙历程,舞蹈场面宏大,古歌悠远,舞步凝缓。一些如“留恋”“回望”等舞蹈动作,如此故土难离,让观者潸然泪下,苗族大迁徙舞在赫章苗族中极具影响,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艰苦环境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直观载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3:34
挺多的旅游大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5:42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8:07
贵州“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使贵州的文化保存得非常完整。很多东西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非遗”,很多人会想到博物馆,想到各种展览。
然而,“非遗”的本质并不是如此“高大上”的,而是源于最琐碎、最鲜活的生活之中,是渗透在朝升夕落的“日子”里,浓缩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中。
首先说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刺绣,刺绣可谓是贵州民族文化的“无字史书”。贵州的苗绣、侗绣等。贵州五里不同服,十里不同俗,促成了同种民族不同绣法的异彩纷呈。绣种大致分为平绣、破线绣、打籽绣、辫绣、锁边绣等,因为地方不同,也略有不同。目前刺绣结合现代的五件开发出了许多产品,刺绣的光芒再现,栩栩生辉!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
其次是贵州的蜡染。贵州蜡染作为贵州文化代表之一,是贵州民族的艺术之花,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生活息息相关。少数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少数民族生活、劳作、节日、信仰、图腾、祭祀等的体现。贵州蜡染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是最值得收藏的珍品。
贵州蜡染的传承没有书籍没有图纸,全靠的是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作画时完全靠的是脑海中存的画面,不用图纸,不用圆规尺子,却可以如行云流水般作画。再用植物做的染剂染成最自然的颜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0:48
贵州的非遗应该有很多,或者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下(仅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3:46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
比如册亨县布依戏主要流传于巧马镇、丫他镇、秧坝镇、弼佑乡、八渡镇、百口乡、双江镇、者楼镇等地。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福泉阳戏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就是以祭祀仪式出现的二十四坛法事,具有还愿的性质。思南花灯在贵州戏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婉转动听的唱腔,高亢激越的花灯打击乐,优美迷人的舞蹈以及美丽独特的服饰道具,而倍受人们青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01
一、民间信仰类(6个)
侗族萨码节(榕江县)、哥蒙的“哈冲”(黄平县)、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仡佬族毛龙节(石阡县)、盘县地坪乡彝族毕摩祭祀文化(盘县)。
二、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黎平县)、洪州琶琶歌(黎平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县)、盘江小调(关岭县)、铜鼓十二调(镇宁县)。
三、岁时节令类(11个)
苗族茅人节(榕江县)、稿午苗族水鼓节(剑河县)、苗族牯藏节(雷山县)、注溪娃娃场(岑巩县)、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水族端节(三都县)、水族卯节(三都县)、查白歌节(兴义市)、赶毛杉树(安龙县)、大狗场吃新节(平坝县)、水城南开三口塘苗族跳花节(水城县)。
四、文化空间类:(14个)
双倍嘎(从江县)、四十八寨歌节(天柱县)、社节(天柱县)、报京三月三(镇远县)、隆里花脸龙(锦屏县)、苗族弄嘎讲略(黄平县)、月也(黎平县)、古思州“屯锣”(岑巩县)、苗族姊妹节(台江县)、思南上元沙洲节(思南县)、仡佬族敬雀节(石阡县)、锣(万山特区)、安顺屯堡文化(安顺市)、六枝梭嘎箐苗文化空间(六枝特区)。
五、人生礼俗类:(4个)
占里侗族生育习俗(从江县)、平秋北侗婚恋习俗(锦屏县)、水族婚俗(都匀市)、茅坪花苗婚俗(湄潭县)。
六、传统体育竞技类(3个)
勾林(天柱县)、侗族月牙铛(天柱县)、侗族摔跤(黎平
县)。
七、民间手工技艺类(17个)
苗族蜡染(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丹寨县)、剑河锡绣制作工艺(剑河县)、苗族服饰文化(雷山县)、苗族银饰工艺(雷山县)、苗族芦笙文化(雷山县)、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艺(罗甸县)、水族马尾绣(三都县)、牙舟陶器制作技艺(平塘县)、玉屏箫笛制作工艺(玉屏县)、小屯白棉造纸工艺(贞丰县)、乌当手工土纸制作工艺(贵阳市乌当区)、花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贵阳市花溪区)、彝族赶毡制作工艺(威宁县)、马场乡苗族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盘县)、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八、民间舞蹈类(15个)
苗族格哈(丹寨县)、锦鸡舞(丹寨县)、畲族粑槽舞(麻江县)、反排木鼓舞(台江县)、鼓龙鼓舞长杉龙(贵定县)、布依族“雯当姆”(荔波县)、瑶族打猎舞(荔波县)、松桃瓦窑四面花鼓(松桃县)、莲花十八响(沿河县)、苗族板凳舞(安龙县)、彝族撮泰吉(威宁县)、苗族芦笙技巧舞“滚山珠”(纳雍县)、苗族大迁徙舞(赫章县)、彝族铃铛舞(赫章县)、采月亮(仁怀县)。
九、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3个)
苗族“刻道”(施秉县)、苗族“古歌古词”神话(黄平县)、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台江县)。
十、民间知识类(2个)
千户苗寨建筑工艺(雷山县)、中国水书——水族信仰记忆纲文化(黔南州)。。
十一、戏曲类(8个)
侗戏(黎平县)、思州傩戏傩技(岑巩县)、福泉阳戏(福泉市)、思南花灯(思南县)、德江傩堂戏(德江县)、石阡木偶戏(石阡县)、布依戏(册亨县)、安顺地戏(安顺市)。
十二、民向杂技类(1个)
德江土家舞龙(德江县)
十三、曲艺类(1个)
布依族“八音座唱”(兴义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0:32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0:20
一、民间信仰类(6个)
侗族萨码节(榕江县)、哥蒙的“哈冲”(黄平县)、独山愿灯(独山县)、布依族扫寨(都匀市)、仡佬族毛龙节(石阡县)、盘县地坪乡彝族毕摩祭祀文化(盘县)。
二、民间音乐类(6个)
侗族琵琶歌(榕江县)、侗族大歌(黎平县)、洪州琶琶歌(黎平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县)、盘江小调(关岭县)、铜鼓十二调(镇宁县)。
三、岁时节令类(11个)
苗族茅人节(榕江县)、稿午苗族水鼓节(剑河县)、苗族牯藏节(雷山县)、注溪娃娃场(岑巩县)、清水江杀鱼节(福泉市)、水族端节(三都县)、水族卯节(三都县)、查白歌节(兴义市)、赶毛杉树(安龙县)、大狗场吃新节(平坝县)、水城南开三口塘苗族跳花节(水城县)。
四、文化空间类:(14个)
双倍嘎(从江县)、四十八寨歌节(天柱县)、社节(天柱县)、报京三月三(镇远县)、隆里花脸龙(锦屏县)、苗族弄嘎讲略(黄平县)、月也(黎平县)、古思州“屯锣”(岑巩县)、苗族姊妹节(台江县)、思南上元沙洲节(思南县)、仡佬族敬雀节(石阡县)、 锣(万山特区)、安顺屯堡文化(安顺市)、六枝梭嘎箐苗文化空间(六枝特区)。
五、人生礼俗类:(4个)
占里侗族生育习俗(从江县)、平秋北侗婚恋习俗(锦屏县)、水族婚俗(都匀市)、茅坪花苗婚俗(湄潭县)。
六、传统体育竞技类(3个)
勾林(天柱县)、侗族月牙铛(天柱县)、侗族摔跤(黎平县)。
七、民间手工技艺类(17个)
苗族蜡染(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丹寨县)、剑河锡绣制作工艺(剑河县)、苗族服饰文化(雷山县)、苗族银饰工艺(雷山县)、苗族芦笙文化(雷山县)、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艺(罗甸县)、水族马尾绣(三都县)、牙舟陶器制作技艺(平塘县)、玉屏箫笛制作工艺(玉屏县)、小屯白棉造纸工艺(贞丰县)、乌当手工土纸制作工艺(贵阳市乌当区)、花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贵阳市花溪区)、彝族赶毡制作工艺(威宁县)、马场乡苗族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盘县)、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八、民间舞蹈类(15个)
苗族格哈(丹寨县)、锦鸡舞(丹寨县)、畲族粑槽舞(麻江县)、反排木鼓舞(台江县)、鼓龙鼓舞长杉龙(贵定县)、布依族“雯当姆”(荔波县)、瑶族打猎舞(荔波县)、松桃瓦窑四面花鼓(松桃县)、莲花十八响(沿河县)、苗族板凳舞(安龙县)、彝族撮泰吉(威宁县)、苗族芦笙技巧舞“滚山珠” (纳雍县)、苗族大迁徙舞(赫章县)、彝族铃铛舞(赫章县)、采月亮(仁怀县)。
九、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3个)
苗族“刻道”(施秉县)、苗族“古歌古词”神话(黄平县)、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台江县)。
十、民间知识类(2个)
千户苗寨建筑工艺(雷山县)、 中国水书——水族信仰记忆纲文化(黔南州)。 。
十一、戏曲类(8个)
侗戏(黎平县)、思州傩戏傩技(岑巩县)、福泉阳戏(福泉市)、思南花灯(思南县)、德江傩堂戏(德江县)、石阡木偶戏(石阡县)、布依戏(册亨县)、安顺地戏(安顺市)。
十二、民向杂技类(1个)
德江土家舞龙(德江县)
十三、曲艺类(1个)
布依族“八音座唱”(兴义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4:25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8:46
1、册亨布依戏
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册亨县布依戏主要流传于巧马镇、丫他镇、秧坝镇、弼佑乡、八渡镇、百口乡、双江镇、者楼镇等地。
册亨布依戏是用布依语演唱的戏曲,并在布依八音、八音座唱(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据板万戏班手抄历史资料《欢戏历源》佐证,布依戏至少在1741年(清乾隆六年)时就已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2、侗戏
侗戏流传于贵州省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广西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湖南省通道自治县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县境内民族众多,侗族占60%以上。
侗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侗族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如《珠郎娘美》、《郎夜》、《莽岁》、《美道》等;一是根据汉族小说、戏剧编纂或改编的,如《梅良玉》、《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连台本戏,如梁士锦《行欢坐夜》、《投军别窑》、《打陆文秀》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3:24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册亨布依戏、侗戏、福泉阳戏、思南花灯、锦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布依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布依戏过去称土戏、欢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8:19
苗族服饰文化(雷山县)、苗族银饰工艺(雷山县)、苗族芦笙文化(雷山县)、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艺(罗甸县)、水族马尾绣(三都县)、牙舟陶器制作技艺(平塘县)、玉屏箫笛制作工艺(玉屏县)、小屯白棉造纸工艺(贞丰县)、乌当手工土纸制作工艺(贵阳市乌当区)、花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贵阳市花溪区)、彝族赶毡制作工艺(威宁县)、马场乡苗族大筒箫的制作与演奏(盘县)、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