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3 02: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6 04:07
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但家里几代人都没有读过书。
一年,他请了一个楚地的读书人教土财主的儿子读书。楚地的读书人开始教他的儿子执笔描红。
他写了一画,说:“一字”;写了两画,说:“二字”;写了三画,说:“三字”。他的儿子便欣欣然起来,扔下笔回去告诉他的父亲:“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不用麻烦先生,浪费学费了,请辞退他吧。”
他的父亲很高兴,便照样做了,拿钱辞退了那位楚地的读书人。过了一些时候,他的父亲想叫姓万的一位朋友喝酒,就叫儿子早上起来写请贴。
过了都没有写成,父亲催促他,儿子抱怨说:“天下那么多姓氏,为什么偏偏姓万呢?今天早上到现在,才写完五百画啊!”。
从三到万
从三到万
--------------------------------------------------------------------------------
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吗?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是一个字;这个字的字义,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更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于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的梗概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遗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但是,人们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以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在这个时候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象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加谦虚谨慎。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末,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不必再请老师了。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玛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新友写一个请帖,他就傻眼了。
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在文字结构上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象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教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其理由也就在此。
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不少,都迫切需要虚心学习。但是,在学习方面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我们的学习吧。
从三到万--------------------------------------------------------------------------------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吗?这是许多初学的同志时常提出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
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么,用什么方法等等,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是,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儿在外国文里是一个字;这个字的字义,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更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这是符合于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
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哪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有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出现了多次,尖锐地讽刺了这种妄人。这个故事的梗概是说:“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
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遗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伙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这个故事比较通俗易懂,有的相声演员也曾讲过。但是,人们大都只把它当做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
我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以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经验教训。
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过程中有若干重要的关节,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学习的成败。初学的一个最重要关节,就是在刚刚学会一、二、三或外国文A、B、C等等的时候。
有一些轻浮的人,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往往在这个时候就“欣欣然”起来,以为“得矣,得矣”,什么都懂得了。这也好象学打拳的人,刚学会几个动作的时候,多半以为自己很了不得,处处想跟别人较量几下子。
倒是学得多了,真正有一些本领,才反而虚心起来。由此可见,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才越加谦虚谨慎。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
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末,他就什么也学不成。正如那个富翁的儿子一样,他以为从此可不必再请老师了。
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玛的知识一点也不懂,所以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新友写一个请帖,他就傻眼了。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很好认,而从三到万,在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1613338文字结构上却经过了许多复杂的变化。
要懂得这些变化,也好象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渐学习,并且需要教师指导,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会的。如果完全没有人教,倒很可能什么也学不会。
我们之所以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其理由也就在此。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不少,都迫切需要虚心学习。
但是,在学习方面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我们的学习吧。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
略无:毫无。阙: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襄陵:襄,上。陵,大的土山。
沿:顺流而下。溯(sù):同“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奔: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
以:认为。
绝巘(yǎn):险峻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
属(zhǔ):连续。引:延长。凄异:凄凉异常。
沾:打湿。
裳:(cháng)
读书三则》
【原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而无以立矣。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观书之法也。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翻译: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单独列为一说,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明显含义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道理就已经自动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处理静止状态观察动态的,像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像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这就是看书的方法。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扣难道会不到吗?
原文是上面那篇。
敬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