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1 15: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20:57
正常来说以现代文是一样的,比如,“吾深恨之”(吾是主语,恨是谓语,之是宾语,深是程度副词)
麻烦的是,古人经常省略主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必须添加上去
更纠结的是还有倒装句,需要还原成正常的句式才能看出来,比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后边这句应该是 木兰的随行大军度关山若飞 省略了主语,还把宾语“关山”前置了)
再比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语是汝之不惠,谓语是甚矣,正常结构是汝之不惠甚矣,翻译为,你的不聪明太厉害了,在用现代文来说就是你也太不聪明了,但是以直译为准)
一、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一)“为……所……” 1.“为……所……” (吴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为所……”——“为……所……”的省略形式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二)“见……于……” 1.“见……于……”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 3.“于……”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三)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 ③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二、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介词“与”“以”“为”的宾语常省略。
①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5.介词的省略——介词“于”“以”常省略。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 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6.兼语的省略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
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
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三、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四、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三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当否定副词为“不”、“毋”(“无”)、“未”、“莫”,并且宾语为代词时,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③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④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做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比如: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③唯利是图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①夜以继日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③全石以为底。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
1.中心语+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
2.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3.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
之穷民而无告者)
三、宾语前置(重点)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②沛*在? (沛公在安)
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日居月诸,冒下土——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 *** 的土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忧群臣)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②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
四、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贫者于富者语曰)
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以山龟鸟兽之形饰)
②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乎”字结构或作状语,或作补语。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②名垂乎后世。 (乎后世名垂)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1.中心语+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 2.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3.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三、宾语前置(重点) 文言。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二、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三、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四、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1.中心语+定语+者 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2.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3.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三、宾语前置(重点)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②沛*在? (沛公在安)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
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日居月诸,冒下土——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 *** 的土地) 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忧群臣)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②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四、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
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贫者于富者语曰)第二种: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以山龟鸟兽之形饰) ②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第三种: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
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乎”字结构或作状语,或作补语。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②名垂乎后世。 (乎后世名垂)。
主谓句型最基本的就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例如:他[昨天从我这里]拿了(一本)书.“他”是主语,“拿”是谓语,“书”是宾语.“昨天从我这里”是状语.“一本”是定语.当然还有非主谓的句型,比如动宾结构的“热爱人民的军队”就是没有主语,也没有谓语的.房子的建成,使我很高兴.从总体来看这是一个主谓句,(房子的)建成使我(很)高兴“房子的建成”是一个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房子的作为定语.“使我很高兴”使动句,“很高兴”是状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很”修饰“高兴”。
主谓宾划分模式 一、运用公式:“什么” 或“谁”‖“怎么样”、“做什么”或“是什么”提取主干,再分而划之: 二、了解充当各种成分的词、短语: 主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谓语——多是动词、形容词和除动宾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和除偏正短语外的各类短语 定语—多是名词、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及联合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状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补语—多是形容词、副词、性数量词(动量性)及介宾短语及联合短语等 三、单句复杂化有: 1、连动式 2、兼语式 3、主谓短语作宾语 4、主谓短语作主语或作谓语 5、双宾语 6、同位短语作主语 7、动宾短语作主语 8、有关联词的单句 9、“的”字短语作主语等 四、分析示例: 1、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2、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3、[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开辟 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宾语) 4、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5、连长‖下命令叫我们(兼语)「立刻」出发去阻击敌人。 6、「现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相信,他虽然落下了不少课程,但是,只要他坚持不懈奋起直追,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宾语) 说明: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宾语下面划波浪线;兼语线划波浪线,再划双横线。
五、练习题:请分析下例单句句子成分(这些例句是多年积累的比较典型,如果都能划对了,说明你的单句分析很强)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 9、即使贡献很大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
(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①.写人 格式:“谁” + “干 什么” (主语) (谓语)(宾语) 例: 杨亚 ‖ 写 字 主 谓 宾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 谓 宾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 主 语 ) (谓语、宾语) 例: 猫 ‖捉鱼 主 谓宾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主 谓 宾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主 谓 宾 (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 画眉 唱 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部分——“一首”为“定语”。
④.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