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0 19: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27 06:45
翻译如下:
民间有句俗语说道,“听说过成百上千的道理,便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呀。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这句话出自《 庄子·秋水》篇,原句是: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翻译:在这个情况下河伯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对海神若仰首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况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浅陋,伯夷的道义微不足道,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解释:
野语:野,民间的。指俗语。
闻道百:闻,听说。道,道理。百,数词,上百。这里是定语后置,“百”是定语,修饰“道”。调整为“闻百道”,听说过上百的道理。
以为:认为莫己若:
莫,没有。
己,自己。
若,动词,比得上。这里是宾语前置。“己”是宾语。调整为“莫若己”。
这里还省略了人称,完整句为“其以为人之莫若己”,(他)认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
括号内为省略部分。我之谓也:“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我”是宾语,“谓”指说,做动词。“也”语气助词。说的正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