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2-20 10: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3:51
经查证资料确定:《上海报业:为孙中山*活动鼓与呼》与《上海报业:为孙中山*活动鼓舞与欢呼》是同一篇文章
上海报业:为孙中山*活动鼓与呼
张骏/周楠
2011年09月20日10:59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党新闻网 党史频道 截图:
附原文:
辛亥百年。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钩沉中,我们试图从一个并不为人熟悉的视角:上海报业与孙中山的*活动,来做一点小小的探究,寻找由种种细节所构成的历史必然。
*先行者孙中山,自从踏上“振兴中华”的*征途,便十分重视新闻*。而占据当时中国报业半壁江山的上海报业,尤其是其中的*派报纸,也在辛亥*前后纷纷追随孙中山行踪,广泛传播其*思想,让民族、民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辛亥百年之际,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专家学者。他们的观点一致:上海作为*重镇,为辛亥*提供了*动员,更重要的是,对于孙中山本人及其思想的宣传,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并鼓动起大批的*追随者,这些均成为辛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准备期:宣扬孙中山之 “恢复中华,创立*”
正彷徨无计间,傍晚而梦坡至,出语壮烈,较前顿若两人。并毅然执余手曰:本报恣君为之,无所顾藉。余大喜过望。
——章士钊在 《苏报案始末记叙》中回忆1903年《苏报》转向*宣传的过程
孙中山在海外时,经常“课余写稿投港、沪各报刊,鼓吹改造中国*”。1905年,《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在东京创立,孙中山写下发刊词,明确*报刊要作为“*之母”,应通过“斟时弊以立言”,成为“缮群”——即*报纸要通过正确的*鼓吹,努力将体现时代精神的*学说与理想灌输到群众的心中,使之成为群众投身*的内在精神动力。
与之遥相呼应,上海报业也在积极宣传孙中山的*思想。位于吴淞的中国公学,内设同盟会机关,办《竞业旬刊》宣传*,并负责《民报》、《复报》等*刊物的发行。
而在此前两年,上海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1903年6月9日晚上,一向忠厚老实、思想也不算激进的《苏报》老板陈范(字梦坡),兴冲冲地找到报社新聘的主笔章士钊,让他放手去干,表示完全支持激进的*宣传。就在这天早上,陈范还曾满脸愁容来见章士钊,表示《苏报》言论再这么肆无忌惮,恐怕自取灭亡。一天之内,陈范态度发生180度变化,章士钊自是“大喜过望”,后来回忆当时情景,才有陈范“出语壮烈,较前顿若两人”的说法。
什么原因促使陈范对*态度的变化?原来,那天陈范在张园遇到了“孙中山”。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在《苏报案研究》中引述马叙伦的回忆,张园集会,此人“跃而登台,演说之时,创言主战,自鸣当毁家纾难,并有徒可召而集者数千人”。当时去听演说的陈范注意到了这个非常人物,有意无意与他接近,这位陌生人还告诉陈范,“刘宝恒”只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实身份是大名鼎鼎的“孙中山”,此番“秘密返国、策动*”。
自此,原本以社会新闻、市井消息为主的《苏报》突出宣传*,连续刊载《论中国当道者皆*党》、《杀人主义》、《读*军》等文,积极宣传鼓动*,引起清*恐慌,不到一月,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 “苏报案”(因刊登介绍邹容的《*军》等文章,《苏报》馆被查封,邹容、章太炎被捕)。事后查明,陈范遇到的所谓“孙中山”,实为镇江人钱宝仁。
“《苏报》的激进,归结于章士钊的放胆;章士钊的放胆,归结于陈范的放手;而陈范的放手,归结于‘孙中山’的壮胆。”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认为,陈范接触的“孙中山”虽是假的,但他对孙中山的崇拜是真的,孙中山在上海的影响也是真的。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上海的*大潮。
若说陈范只是无意卷入*浪潮,此后同盟会系的《神州日报》等则更加自觉地宣传孙中山思想,不遗余力让民族和民权思想在君主*氛围下得以扩张。*派还通过报纸警醒国人“即今不急思兴起,此后内威外辱日迫年急,将无复振作之余地矣”。
《民立报》创于武昌起义前一年,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在发刊词中大声疾呼:“有独立之民族,始有独立之国家。有独立之国家,始能发生独立之言论。”提倡培植“国民独立之思想”,辅助“国民进立于世界之眼光”。《民立报》在辛亥时期密切结合时局的变化,对共和政体和秩序多有探讨,对提倡共和的民间社团多有报道,深入人心,激荡心弦。后来*在延安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立报》,这是一份民族*的日报,登载着广州反对满清的起事和七十二烈士的殉难。这件事情是由一个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发动的。我被这故事深深地感动了。觉得《民立报》充满了富于刺激性的材料。”
武昌起义后:热盼孙中山归国当“总统”
此间*已主张一种主义,谓将来中国必立共和政体之新*,其总统大约孙逸仙充之。
——1911年10月16日《民立报》刊载《欧洲关于中国变乱之要电》
武昌起义后,时隔6天,《民立报》就报道了西方对于中国事变的看法,并借外电之口提出“总统大约孙逸仙充之”。
在武昌首义后短短两个月内,上海共有30多种小型报纸创刊。这些报纸宣传、报道各地起义,也格外关注孙中山的行踪。甚至一些商业报纸、立宪派*背景的报纸等,也纷纷转变立场,在*浪潮和民心向背的推动下,开始“易帜”。孙中山同上海新闻界的不解之缘,自此更为紧密。
孙中山得知武昌起义的讯息,准备从海外返国,于1911年11月29日发表《致上海〈民立报〉电》,详细披露自己的返国行程:“冬月初二可到香港……”第二天,《民立报》立即在醒目位置刊发此电,稳定人心的作用不言而喻。
1911年12月24日,闻悉孙中山由海外抵上海,《民立报》刊载《欢迎孙中山先生归国辞》,盛赞孙中山“念同胞奴隶之惨,以三大主义为天下倡,言而能行,虽挫不衰,毅魄坚志,历二十年如一日”,并衷心祝愿孙中山“为国珍重,是我中华国名与先生之名齐辉也。尤祝先生以屡年经历,指导同胞为种种建设之准备”。
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张元隆认为,当时这些言论,明确表达了上海报界对孙中山的热切期望。
次日,孙中山刚抵上海,便分别向《民立报》记者和美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主笔发表谈话,详细介绍了自己“武昌举师以来,即由美旅欧,奔走于外交、财政二事”的过程,及建国的打算与理想。通过上海报纸,很快将筹组中华*的消息传播到国内外。
孙中山在沪数日内撰写的信札、函电乃至向各界的谈话和演说,都及时刊发于 《民立报》、《天铎报》和《时报》等申城各报,其中尤其是《致袁世凯电》、《中国同盟会意见书》、《复南京各省代表电》等,都对筹组中华*起了重要作用。在 《中国同盟会意见书》中,孙中山甚至明确表示:“欲造神圣庄严之国,必有优美高尚之民,以无良民质则无良*,无良*则无良国。”短短几天的密切交往,使孙中山同上海报界结下了深厚情谊。
这些消息,通过电讯、报刊,迅速向全国各地发散传播,有力地助推了全国*形势的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2月31日,孙中山为《民立报》题写了四个大字——“戮力同心”。解放日报原高级编辑丁凤麟对此评价说:“中山先生与上海报界之间休戚与共之情,在此一览无余。”
1912年:传播临时大总统的重要政见
此次*事业,数十年间,屡起屡仆,而卒睹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而报馆记者卒抱定真理,一往不渝,并牺牲一切精神、地位、财产、名誉,使吾所抱真理屹不为动,作中流之砥柱。久而久之,人人之心均倾向于此正确之真理,虽有其它言论,亦与之同化。
——孙中山1912年4月16日在上海 《民立报》的致辞
今天的我们也许想不到,1912年1月1日至4月1日,孙中山在担任中华*临时大总统期间发布的政令、通电、演说乃至信札、佚话等,大多是通过上海多家报纸及时公诸于世的。
丁凤麟曾粗略统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仅在《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内,便收录《民立报》刊发孙中山文电达30篇;《天铎报》刊发9篇,《时报》刊发1篇。此外,《孙中山集外集》中,还补录在这3个月内,上海的《民立报》、《申报》、《天铎报》与《时报》刊发的孙大总统文电、谈话、委任状等达32件之多,“这就有力证实,上海报纸成为当年出版的《临时*公报》之外,存录孙大总统执政史料的主要载体,也从一个侧面,如实反映上海报界对辛亥*宣传的尽心尽力,成效卓著。”
这一点,也在孙大总统于1912年3月1日颁给《天铎报》的“旌义状”文中,得到佐证:“《天铎报》于中华*开国之始,宣扬大义,不遗余力,应发给优等旌义状,奕代后民,永多阙义。此旌。”“宣传大义,不遗余力”八个大字,情真意切,既是对《天铎报》的褒扬,更是对上海报界宣传*的充分肯定和由衷赞许。
在辞去中华*临时大总统职位后的十多年里,孙中山依旧同上海报业关系密切,荣辱与共、心心相印。1912年4月4日,他刚辞职,立即发表“在上海答记者问”,表示“*上*今已如愿而偿矣,后当竭力从事于社会上*”。就是说,*初建,当时的中山先生以为民族、民权两大主义已基本实现,今后主要为民生主义而奋斗了。而1912年4月16日,孙中山在参观《民立报》时的致辞中,所阐述的“作中流之砥柱”,使*理想“普及于人人之心中”等值得珍视的言论,则透出他对报业启迪民智、宣传*思想的肯定,对报纸从业人员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