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选取几个方面的材料写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30 06: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30 08:04
中国*党的其它领袖人物,每一个人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史沫特莱
*是一个奇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家、伟大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语言大师、演说大师、大诗人、大书法家。他不仅在中国是一位空前了不起的伟人,而且也是赫赫有名的世界伟人。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中,将*排在前二十位,竟排在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之前,并且,“大大超前于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足见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国界,成为历代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一个平常的小学教员,没上过一天大学,没喝过一天洋墨水,何以能够一跃而成为震惊世界的伟人呢?没进过一天军校的师范中专生,何以能统帅三军,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打败力量比之强大百倍千倍的蒋介石?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奇迹吗?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奇迹的神秘面纱吧!首先,要打碎笼罩在*身上的光环,客观地分析他的成长。人们常常仰望伟人,把他们看得高不可攀,是上天所赐的天才。其实,*不是天才,更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天才,这是事实给予我们的答案。请看*上学时的成绩:文、史两科极佳,但在他不喜欢学、没下功夫学的科目上则学得极糟。如数学、物理、英语、静物写生等课程都得过零分或接近零分,连一般同学都大为不如。*到湖南师范入学时已经21岁,毕业时都25岁了,此后到北大图书馆里做了名小职员。*回忆说:“我的职责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不把我当人看待。”在党内,*的学历、资历、地位和社会影响,都远远赶不上陈独秀、王明、博古等等许多人。他在遵义会议之前,一直都备受排挤。他的军事才能,也并非是天生具有的,他也打过不少败仗,是在打仗中才学会打仗的。……纵观这一切,可以毫无疑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绝非生而知之,绝非天才。
那么,*何以能获得如此辉煌的大成呢?他创造这个大奇迹的大奥秘是什么呢?最大奥秘就在于他获得了真正的学业大成,即获得了事业大成、人生大成所需要的高本领、高素质。再深入一步:*是怎样获得学业大成的呢?绝不仅因为他勤学(同样勤学的人很多),更因为他善学——他早就实现了真正的学习*!
*大大超越了《学习的*》一书中单一层次的变革,他实现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次的大变革,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学习*,获得了学习的最大效益!可以说,*既是学业大成的光辉榜样,又是学习*的伟大先驱。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像*那样,在“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次都实现*,那么我们一样能获得学业大成,一样能创造奇迹。
为何学的大变革
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
“为何学”,即学习的目的,它决定着“学什么”、“怎么学”,决定着整个学习活动。
*的学业大成,首先得益于他在“为何学”上实现了大变革。*的“为何学”的变革,不仅高于他同时代的人,也高于今天的一般人。他“为何学”的变革就是不为文凭而学,不为分数而学;而为实现自己的大志而学,为获得实现大志所需要的真本事而学。*的大志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终身未得真理,即终身无志”?“改造中国与世界”。他给自己取名为“子任”,决心以“天下为己任”,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学习目的,明确提出“为人,为国人,为世界人而学”,为做有真才实学的救国“奇杰”而学。*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就说;“要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他的一切学习都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实现他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目的贯穿于他的学习道路的始终,指导着他学习的方方面面:
——*不以文凭为学习目的,他多次主动退学。他的退学,不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贪玩,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真知、真能。因为他认为退学自修,更有助于对准他的志向来进行学习。在*看来,上学与自修,哪个更能帮助他学到实现大志所需的真才实学,他就选择哪个,全然没把文凭放在眼中。
——*不以分数为学习目的,不做分数的奴隶。在学校的课程中,对实现他“改造社会、改造中国”最有帮助的社会科学科目学得极为投入,极为用功,而他认为与志向关系不大的科目则有的近于零分,甚至数学考试有时干脆交白卷(这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实现他的大志所需的本领)……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绝不做分数的奴隶。
——*对不出国留学的抉择,更能体现出他高超的学习目的。五四时期,全国掀起了出国求学的热潮。*专门担任组织新民学会会员留法勤工俭学工作,他自己明明可以留法,但经过反复考虑却做出不出国的决定。出国深造,是件人人梦寐以求的好事。为什么*不去呢?
*这样说:“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我们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他对那种抱着“出洋”为“镀金”或“做官”目的的人深表厌恶,不屑与之为伍。但他绝不是反对留学,而是认为自己不出国,留在国内学习,研究国内问题,了解中国国情,对实现他改造中国的目的“更为有利”。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比那些留学的才子们多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当他刚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时候,他所读的马列著作比起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等是很少的,但是由于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能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在*的路线、方针的见解上超越众人,超越那些留法、留苏的高材生。*在出国留学问题上的抉择,充分显示了他在“为何学”上的不凡——完全以志向为导向,不随大流,不赶时髦,不慕虚名……
由上可见,*在学习上彻彻底底地实现了“为何学”的一大变革,这是他获得学业大成的根本原因!每个人都应当在“为何学”上进行大变革。这并不是说让人人都像*那样不要文凭,不要分数,而是要超越文凭、超越分数这些低层次的目标,真正树立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为自己未来的事业而学习的目的。
学什么的大变革
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
“学什么”决定于“为何学”。
*在“学什么”上实现了这样的大变革——根据自己的志向、需要来确定学习内容。他不被学校规定的“学什么”所束缚,始终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师范学校就读五年半中,他一直我行我素,自己确定“学什么”。根据他“改革社会”的目的,他把“学什么”的重点放在与此关系密切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方面,而对自然科学和其它课程,则无心钻研。有的课他根本不去上,更不顾及其考试成绩。学校当局因为他缺一些课而差点要开除他。*在“学什么”上的变革也是多层面的,他不仅根据自己的志向自己选择学校规定的课程,而且不满足于学校规定的学习深度,在他最需要学习的科目——文、史、哲方面苦下功夫钻深钻透。比如,二十四史,*起码读了三遍以上;《唐宋名家词选》,他读过的本子就有四种。*对《饮冰室文集》、韩愈的古文、唐宋诗词等都是反复地读,直到能熟背出来。此外,报纸也是他重要的学习内容,他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里,把三分之一的钱都花在报纸上,从报纸中了解国家大事、国计民生。
*在“学什么”上的又一大变革则是——不仅重学知识,更重学能力、学素质;不仅读有字之书,而且读无字之书。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时就曾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他多次与好友用“游学”、调查的方式来学“无字之书”。在长沙师范求学期间,不惜付出很多时间,组建“新民学会”、办工人夜校、组织学生赴法留学(自己都不去也愿意组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办事能力。*还坚持进行冷水浴、风雨浴、长期露宿等常人所难为之事,这都是为了学素质——训练勇猛无畏、敢做敢为的意志素质,同时也提高身体素质。
“学什么”应当始终在“为何学”的主导之下,要时刻根据事业的需要进行学习;同时,“学什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学内容相应不同。爱因斯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上大学时不喜欢数学,常常让同学帮他记数学笔记而草率应付过去。当他攻占广义相对论堡垒时,所短缺的正是数学。这时,他为了更好地在事业上获得大成,就下功夫学了七年数学,调整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取得了辉煌的大成。
在这方面,*前半生做得很好:他重视学习文、史等社会科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重视磨练意志,重视调查研究,后来又用“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式学习打仗……这些都对他实现大志极有帮助。而晚年的*却未能像他前半生那样很好地做到根据事业需要来确定“学什么”。在晚年,*的事业主要是建设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事业急需他学习经济学的学问,特别是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学问。但从那时*的书单中可以看出,他读经济方面的书很少,尤其是管理社会化大生产方面的书很少。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等方面,都是他后期事业十分需要的,但他却未能把这个“缺”补上,以至于导致晚期事业决策的大失误。再有,当时*处在最高地位,处在全国人民无限爱戴、无限敬仰之中,谦虚谨慎的素质在这时更为需要,要求更高,更需要下功夫学习、*这方面的素质。而他却没能充分意识到这些,没有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去学习、*。相反,这方面的素质反不如初,失去了早期的“谦和”。*没能继续保持他“学什么”上的变革——严格根据事业需要进行学习,这正是他在晚期事业上发生大失误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以得出又一启示:*在*时期取得的无比辉煌的事业大成,得益于他的学业大成,而他在后来的经济建设时期事业上的大失误,也是因为学业上出了大问题所致。“成也在学,败也在学”——学习定成败,即学业成败决定事业成败。而决定学业的成败,“学什么”是关键!追问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