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3 23: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4 17:33
《潇湘竹石图》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整幅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远山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强烈对比,让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
《潇湘竹石图》为北宋苏轼创作的绢本水墨画,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潇湘竹石图》为苏轼传世之作两幅中的其中一幅,另一幅《枯木怪石图》已于抗战时期流入日本,2018年6月初意外在佳士得拍卖行出现。
创作背景
苏轼绘画喜作枯木竹石,所作之物象,多形象简练却寓意丰富。苏轼作画用笔颇具书法意味,为后世文人画“书写化”用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枯木之外,苏轼十分喜爱竹子,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苏轼画竹初师文同之法,但苏轼所作之竹“大抵写意,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画创作风格。
《潇湘竹石图》卷末端题有“轼为莘老作”五字款识。明代庐陵人吴勤考证,画作为苏轼在黄州时(公元1080年—1085年)赠予孙莘老的墨宝,落款中的“莘老”,即孙觉,东坡同年进士,孙觉与苏东坡在*上观点相同,思想也非常接近,后来与东坡一起横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