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群魔乱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2 01: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7:39
国有几部《西游记》?三部。一部是元人李志常所著,一部是元末明初人杨景贤所著,一部是明人吴承恩所著。这三部书,一部是地理书,一部是杂剧,一部是小说,可是在明代曾被混为一谈。
邱处机原来是北京白云观的道士,很有才华,元太祖忽必烈打天下的时候,很崇拜他,尊他为神仙。在元太祖进军中亚细亚时,他随军出征,他的弟子李志常写了一部游记叫《西游记》。记载他们师徒在西域的所见所闻。这部游记对研究元初中亚细亚的地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鲜为人知。
小说《西游记》,开初书上并没有吴承恩的名字,因古代小说都不署名。后来,一位书商想打上作者的名字,就联想到邱处机,因而就把邱为游记《西游记》写的书序印到了小说《西游记》的前面,并标上“作者”是“邱处机”。所以,后人都以为《西游记》小说是邱处机写的,长期混杂不清,真假难辨。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钱竹汀在《永乐大典》里面发现了邱处机的《西游记》。他看了这部书后,才知不是民间流传的小说《西游记》。他说小说的这个“序”好像不是邱写的。但究竟是谁写的?他也说不清楚,始终也未得解决。
到了*,胡适读到《淮安县志》,看到其中记了一条:吴承恩,明朝贡生,著有《西游记》。后经胡适调查取证:原来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淮安)。他生活在明代中叶(约在公元1500年至1582年间)。吴承恩在科举场上很不得志,直到40多岁才得了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那些势利之徒的笑骂。这种种遭遇使他加深了对封建官场、科场的*以及社会上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和愤慨。他为人性格倔强,不肯阿谀逢迎。直到60多岁时,不得已,勉强去作长兴县丞,但不久就“耻折腰,遂佛袖而归”。到了晚年,他矢志不渝,奋笔疾书,继续写他的小说。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在晚年写成的一部伟大名著。从此才恢复了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本来面目和著作权名誉,纠正了过去历史造成的错误。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成书过程,跟《水浒传》《三国演义》有类似之处,其故事都是经过长期的流传和许多人的创作,最后由一位作家作了总结性的再创造而写定的。《西游记》小说里面许多故事都是来源于民间流行的神话传说,民间艺人的努力为吴承恩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基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