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文理不分科 顾随们怎么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03 03: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19:31
html近一个时期,关于中学文理分科不分科的争论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的事情只要一摆到桌面上,就一定会七主当家八主主事,越搞越搞不明白。想当初文理分科,不也是经过了那些什么家们反复论证了的么?过了几十年,又是一些什么家们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胡*前一段提出了一个颇让国人亲切和感动的观点,那就是“不折腾”。看来在中国,不折腾说着不难,真的要做起来还是不太容易。单就中学文理分科不分科而言,如果任其折腾下去,不知道又有几代人要成为那些家们的试验品,大受其苦了。
原来以为,中国仅此两位大师级的人物不会数学,这两天读《女儿眼里的大师顾随》,意外地又发现了一位。做为国学大家周汝昌、叶嘉莹的授业恩师,顾师之大在解放前后的中国学界也是人人敬之畏之服之的。顾师虽然国学炉火纯青,而对于数算却几乎是弱智。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数学全靠老师的可怜才得以不挂科。连他自己一生也总毫不掩饰地说“不识数”。某日,其女指《辞海》云,不识数那你怎么查《辞海》?顾师曰,查《辞海》用不着数数。其女不信,随手指笔划繁复之字问之,顾师随指随说某字应查若干划,若干划,竟不差分厘,根本用不着如我们一般人那样,偏旁以外再一划、两划地数下去。
孩子之为人,其智力发育千差万别,其思维能力亦千差万别,其兴趣爱好更是千差万别,实行文理分科,从解放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应学生的思维趋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专长,不无好处。改革开放三十年培养的所有60后、70后、80后人才,都是在文理分科*下培养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了我国建设的全面主力。事实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也是顶硬合格的,是可以适应我们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吗?
如果诚如某些人所倡导的,取消文理分科,表面上虽然有利于学生接受多学科的知识,但实质上并不利于学生专长的培养。全面发展固然好,但术业有专攻,真正能做到全面发展,有几人能够?俗云,艺多不养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受其自身精气神的*,艺一多就很难达到精的程度,样样通样样松,想靠其养家都困难。这样的“通才”和在某些方面特长的“专才”比起来,哪个对社会、对国家更有用,不是不言自明么?
从社会构成来说,专业化分工是其重要特点,而且这种分工会越来越细,对专业人才要求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如果无视社会分工的需要,妄想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通才,在某种意义上说,通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庸才!那真的是要害国害民了。
有些大力坚持文理分科的人主张,对于顾随们这样的偏才怪才可以特事特办。此语大谬不然。现在的中学教育和解放前的教育多有不同,那个时代虽然有的学校也开了数、理、化,但其重视程度和课程难度与今天的中学可能没法比,学生在社会、在家庭、在学校接受得最多的还是高水平的国学教育,所以,顾随们的偏才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而我们今天的中学教育眉毛胡子一把抓,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一齐压来,如非特殊情况,哪个家庭、哪个学校能允许学生偏下去?一个中学生谁又看得出哪个是偏才怪才?
现在有一种很可怕也很可悲的事情,却迟迟得不到社会的关注。那就是有很多只识得字却识不得数的孩子,因为数理化听不懂、学不会,学业压力大,老师不得意、学生不喜欢、个人没信心、家庭没希望,因而连初中都读不完,就任其走向了社会,成为新的接近文盲的劳动者。真的希望我们的什么家们到童工市场上好好打探打探,有多少童工是因为数理化学不懂而被老师挤出了课堂的,然后再回来研究文理分科不分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