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30 20: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7 13:12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在表达对孩子的爱时,都用错了语言。
有的父母明明是关心孩子,说出来的却是尖酸刻薄的话,比如,明明担心孩子着凉,说出来的则是:“冻死你活该!我说的话你就是不听!”
孩子渴望从父母那获得理解和爱,最后得到的往往是批评和打击。
这样的表达,孩子怎么能感受到爱?
还有的父母的爱让孩子充满压力,他们强调付出,强调牺牲,对孩子未来充满期待,这样的爱过于沉重。他们也会以爱为名,对孩子忽视、控制、打压、占有。这样的爱多少有些伤人。
孩子无法从父母的教育中获得积极的感受,他不由自主地认为父母嫌弃他、不爱他。
我们很少能通过恰当的语言把爱传达给他们。
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说:“只有爱是不够的,不表达出理解,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所以你首先要减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因为用错了语言,在我们身边有多少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要么剑拔弩张,要么无话可说。
爱需要表达,爱需要行动
纪录片《幼儿园》中有过一段简短的采访,令我印象深刻。
记者问小朋友:“听没听过妈妈说我爱你?”孩子一脸漠然地说:“没有。”
记者随后提问另外一个孩子:“你想对谁说我爱你?”
孩子回答:“我不好意思说,因为那个恶心”。
在孩子们的回答里,可以看到他们普遍对爱的认知不足,“爱”被孩子认为是一种肉麻、恶心的表达。
孩子有这样的感受,源于父母对爱的难以启齿。
爱的表达,是需要练习的。
某论坛上曾有人提问:“为什么中国的爸爸说不出‘我爱你’?”
有人回答:“因为他的父亲从未跟他说过……你让他怎么跟儿女说……”
从小在缺乏表达爱的环境下成长,孩子也就无法学会如何表达爱,以至于他们长大*后与父母的关系,也总是很生硬。
对孩子表达爱,远远比你想象中重得多。
有人常说,爱不是靠嘴上说说而已。
实际上,爱需要行动,也需要表达,这种表达有很多种形式。
作家林清玄曾经在文中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装着从遥远的地方市场打包回来的肉羹。
原来,爸爸发现那家肉羹非常美味,他很想让家人尝尝,他说:“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在那个时代,打包饭菜是很困难的事,爸爸费劲专门买了一个铁锅才把肉羹带回家。一家人围坐一起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还有着余温的肉羹,内心满满的幸福。
林清玄感叹道:“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
“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孩子能感受到你所表达的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对孩子的爱,该如何表达?
爱是教育孩子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应该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被父母深深爱着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觉得被爱呢?
美国心理学教授盖瑞·查普曼博士和罗斯·甘伯博士在《儿童爱之语》中讲到,人们在表达和接受爱时基本上有五种爱的语言:身体的接触,肯定的言辞,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
身体的接触:这是父母最先也是最容易使用的爱语,比如:多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头、睡前一个简单的晚安吻,这些简单的肢体接触能给孩子备受呵护的感觉,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肯定的言辞:每个孩子都需要赞美和鼓励,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欣赏。话语是很有力量的。亲切和挚爱的话、赞美和鼓励的话以及所有能给予正面引导的话都是在说:“我在乎你。”
精心的时刻:陪伴孩子的时候,请足够认真和专注,让孩子感受到:“你很重要,跟你在一起我很开心。”
接受礼物:时常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和惊喜,让他的生活充满仪式感。
服务的行动:用心照顾孩子,他们会明白你爱他们,最好的结果是孩子也会学着用爱别人。
对孩子的爱与教育,需要这些积极正面的表达和行动。
世界上最打动人的一句话是:“我永远爱你”,对孩子来说,这几个字可以获得最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要怕爱你的孩子,不要害怕会爱坏了孩子,健康的爱,会在孩子行为越轨时及时提出建议,孩子越觉得被爱,管教反而变得更加容易。
被爱灌溉的孩子,可以像野草一样冲破所有的阻碍,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