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9 17: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1 20:18
裤褶的名词解释是: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故称。名起于汉末,始为骑服。
又称绔褶。魏晋南北朝服式。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戎服。为当时各阶层人士在多种场合下穿着。基本样式为大、小袖子长可齐膝的衫或袄;膝部加缚的大、小口绔。两者一般要配套穿着。褶衣色朱,裤色白。
裤褶原为戎服,今谓“军旅间不便”,别置戎衣。故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七》曾经有记载。晋朝崔豹《古今注》云:袴,盖古之裳也。周武王以布为之,名曰褶。
拓展资料:褶衣
《礼记·丧服大记》:“君褶衣褶衾,大夫士犹小敛也。” 郑玄 注:“褶,袷也。君衣尚多,去其著也。”
裤褶服中的上衣。《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四年》“以其褶袖缚之” 元·胡三省·注:“褶,音习,布褶衣也,今之宽袖。”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一节:“自北族的裤褶服盛行后,南人也采而服之,但毕竟在朝会或礼仪中,这样装束是不符合仪表的严肃感。因此南人就将上身的褶衣,加大了袖管,下身的裤管也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