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8 06: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1:07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汉武帝:“先生视朕何如主也?”
东方朔:“自唐、虞之隆,成、康之际,未足以谕当世。陈五帝之上,在三王之右。非若此而已,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人矣。譬若以周、邵为丞相,孔丘为御史大夫,太公为将军,毕公高拾遗于后,弁严子为卫尉,皋陶为大理,后稷为司农,伊尹为少府,子赣使外国,颜、闵为博士,子夏为太常,益为右扶风,季路为执金吾,契为鸿胪,龙逢为宗正,伯夷为京兆,管仲为冯翊,鲁般为将作,仲山甫为光禄,申伯为太仆,延陵季子为水衡,百里奚为典属国,柳下惠为大长秋,史鱼为司直,蘧伯玉为太傅,孔父为詹事,孙叔敖为诸侯相,子产为郡守,王庆忌为期门,夏育为鼎官,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侯。
臣伏观陛下功德,周緤跟从高祖平定天下,对秦楚时期的大事都很详细的了解,所以作《周緤列传》。
东绝甬道,从出度平阴,遇淮阴侯兵襄国,军乍利乍不利,终无离上心。
上欲自击陈豨,蒯成侯泣曰:“始秦攻破天下,未尝自行。今上常自行,是为无人可使者乎?”上以为“爱我”,赐入殿门不趋,杀人不死。
太史公曰:蒯成侯周緤操心坚正,身不见疑,上欲有所之,未尝不垂涕,此有伤心者然,可谓笃厚君子矣。
我喜欢周緤组织这是的男人和不同,只是盲目的忠诚,也是历史先生不得不使用的语气诙谐的描述的场景,也是高曾祖父用人讽刺相信“毫无疑问”,有些人有诚信韩信的射击。
以上就是我觉得很精妙绝伦的讽刺。希望你们喜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1:07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自今都有过许多名人运用文字来讽刺当时的社会或者当朝者*落后的现象。讽刺与幽默常常象是一对孪生兄弟,讽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又带讽刺。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骂,可以善意地批评规劝,使人读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颐,有的令你捧腹;或如骨鲠在喉,或如芒刺在背。
清代时期
在清朝的时候有两个胸无点墨的大官倍朝廷派到浙江负责监考,一个是叫乌达峰的尚书,还有一个是叫恽次远的学士。可是这位乌尚书是一肚子草包,那位恽学士又是个大烟鬼。有人为这两位官人题了副对联:“乌不如人,胸中只少半点墨;军无斗志,身边常倚一条*。”这是以乌、恽二姓做文章,用讽刺的笔调将二人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些贪生怕死之徒,为求荣华富贵,不惜做日本人的走狗,其中有两个名为梁鸿志、吴用威的汉奸。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名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的对联:“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此联用两个历史故事的四个人名:孟光是梁鸿的妻子,封建时代有“举案齐眉”的佳话;吴用是宋江的军师,人称知多星。此联之巧,在于嵌字自然天成,还颇有点歇后语的味道,道出了这两个汉奸的丑恶灵魂和无耻面目。
*时期
郭沫若当时十多岁,要离家求学,但在进城的时候看到看到管理欺压百姓,对过往的普通老百姓欺诈勒索。挑一担粪要捐一个铜板。这样的场面激起了郭沫若少年心中的愤怒,写了一副讽刺和揭露兼有的对联:“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
总结
像这样幽默讽刺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和现代都还有很多,这几起故事也称得上精彩绝伦,不进讽刺,更反映了作者心中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