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5 09: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20:10
古楼子乡宽甸县古楼子乡是丹东板栗生产第一乡,经过不断的努力,该乡建立起了一条板栗种植加工产业链。在种植上全力引导农民搞良种嫁接,为栗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提高板栗的质量,走出了以往板栗增产,但农民却不增收的怪圈。同时,为了解除农民卖板栗难的后顾之忧,该乡又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完成了东瀛板栗厂二期扩建工程,加工原栗可达2000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利税150万元。形成了山上有原料,山下有工厂的完整产业格局,做大做强了古楼子乡的板栗产业,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古楼子乡板栗生产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丹东板栗的发源地。1998年,古楼子乡被丹东市*授予“板栗生产第一乡”的称号。1964年春,宽甸县板栗试验站成立于古楼子乡砬子沟村,随后,乡*也成立了干鲜果技术服务站,对全乡板栗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并选育优良品种,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02年,干鲜果技术服务站与乡*林业站合并。
1998年开始,古楼子乡工业副乡长姜世宝对国内外板栗销售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反复认证,得出了发展板栗生产,必须要从以国内市场销售原栗子为主,尽快转变为以通过深加工出售栗子产品为主的结论,搞好板栗深加工,发展适宜加工出口的优良品种。古楼子乡**通过多次外出考察论证,日本板栗不仅个头大,产量高,而且口感好,销路广,也适宜古楼子气候条件。古楼子乡**在1999年秋提出,对现有板栗树要进行一次砍头*,力争在3至5年时间,对全乡板栗大树和劣质板栗全部进行高枝换头,改良优良品种。2000年至2005年间,共向上争取资金130多万元,引进丹泽、金华、大丰、出云等优良品种10多个,购进优质接穗500万个,并免费提供给果农,对板栗进行嫁接。2005—2007年,省林业厅技术推广站,丹东市林科所在古楼子乡联合建立板栗示范园9个,其中,板栗实生大树改造园3个,板栗矮化密植丰产园3个,板栗嫁接优质品种对比,科学规范化管理园3个。9个示范园的建立,达到了明显的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得到了省市专家的认定,其品种及经营管理模式被丹东市*授予“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并在全市区广泛推广,这也极大地引导了板栗新品种的推广进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古楼子乡的板栗已由原来的单一低产品种发展为优质、丰产、高效的优良品种;由粗放式管理发展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由粗加工发展为精、深加工。使年销售额及其产品效益大大提高。截止到2010年,全乡板栗面积已发展到4.5万亩,150万株,年产板栗6000多吨,产值3000多万元。成为全乡富民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古楼子乡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各种蔬菜的生长。从80年代初期开始,古楼子地区就开始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从建起全县第一座日光温室到现在,全乡的蔬菜大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为了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使古楼子乡尽快成为丹东市商品菜供应基地,古楼子乡采取对鸭绿江流域实行带状开发的思路,使之建设成高效重点蔬菜产业区。2002年,大蒲石河村9组建立了全乡标准最高的蔬菜大棚小区—61栋高标准冷暖棚。到2010年,全乡形成裸地蔬菜1200亩,保护地蔬菜700亩、合理布局10个小区的生产规模。其中暖棚西红柿在2004年被国家质检部门认定为无公害食品,远销吉林、黑龙江等地,并出口俄罗斯。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粗放的老式蔬菜大棚已逐步被高标准钢筋骨架式温室所代替;由露地种植到现在的多样化,特需化生产;由靠天吃饭,粗放管理到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科技含量的精细管理,蔬菜生产已成为全乡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仅此一项每年可安置劳动力2000人。平均每年蔬菜产量达500万斤,产值400万元,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增加了社会效益。
多年来,古楼子乡建立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引导农民自由结合产销合作组织。目前全乡有蔬菜经纪人30多人,常年从事蔬菜销售,并成立了一个边城果菜发展中心、一个蔬菜产业专业合作社,使全乡的蔬菜生产进一步规范化、市场化。边城果菜发展中心于2004年在国家工商局为古楼子乡蔬菜注册了“边城”商标,维护了地区利益,提高了产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