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 |《被讨厌的勇气》第一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3-26 18: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20:20
01、“目的论”重新定义过去
从找原因到找目的: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 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关键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02、“目的论”重新定义愤怒的情绪
愤怒的产生:“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愤怒的感情。
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你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公愤不属于这一类型,公愤超越了自身利害)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作 恶:
如苏格拉底说:“没有一个人想要作恶”。没有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内在的“相应理由”。假设有人因为金钱纠纷而杀了人,对其本人来说也是有“相应理由”的行为,也就是“善”的行动。当然,这不是指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指“利己”这一意义上的善。
应对别人的坏情绪:
如果遭受到对方的辱骂和言行激怒,要考虑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
应对自己的坏情绪:
学会不使用怒气这种情感交流工具,可以通过别的沟通方式取得认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面对人际沟通: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03、“生活方式”重新定义性格
什么是性格呢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来说明性格或秉性。生活方式,即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如果说得更准确一些,应该是“人生的状态”的意思。你一定会认为秉性或性格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改变。但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你也许会有不满,也许会对别人的出身心生羡慕。
更重要的是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很简单,也很严厉,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很容易就选择了后者。
所以,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阅读了书籍第一章的内容,你可能会感到抗拒、揪心、被*,还会有很多疑问,我初读这般书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希望你不要因此停下来,能静下心来继续阅读。
对于生活中的困惑,我们可以不用那么急于得到答案。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苏格拉底就没有留下一部自己亲手写的著作。将他与雅典的人们,特别是与年轻人的辩论进行整理,然后把其哲学主张写成著作留存后世的是其弟子柏拉图。而阿德勒也是一位毫不关心著述活动,而是热衷于在维也纳的咖啡馆里与人交谈或者是在讨论小组里与人辩论的人物。
书友共读探讨,就是一起去找到答案,而不是去剥夺你自己发现答案的宝贵过程。
----End---编辑|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