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21:51
山水画与道家思想 渡悟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一直与老庄之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古今许多山水画的大家,如五代的荆浩、关同,北宋的范宽、郭熙,元代的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明代的沈周、文徵明,清代的“四王”、吴历、恽寿平,现代的黄宾虹等等,他们的绘画思想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并且将“以技进乎道”作为毕生追求的至高境界。这些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历代大师似乎都非常自觉地走向了“人心融人天心”的审美范畴,并且一致在绘画构成上采用了“千山万水几点人”的画面。 “山静随太古,日长似流年”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古代中国文人对天地永恒的唱叹与安详人生的追求。像这样的意境,数千年来一直是东方艺术哲学的底蕴所在:老子说:“大音稀声,大像无形,天像天音妙不可言。”庄子认为“天籁”是最美的音乐,人类刻意的雕琢反而破坏了混沌天成的至境。荆浩说:“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鼓吹淡去色相而图写天地的真意。戴醇士说:“松影阑干,瀑声淙潺。何以怡颜,白云空山。”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人的目的意识淡出后,山川于自在中获得精妙的表达。 中国山水画在其发展的一开始,就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在感悟大自然某种精神的时候,心态平和了,心灵也真实了,空灵静谧的精神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古代绘画的选择,水墨山水代表了最能表现艺术心声的绘画样式,素淡冷逸成为艺术评鉴的最核心语素。渐江、八大的绘画境界,就来自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当代人来说,沉敛心志,感悟自然,是多么的重要。首先在色彩上,由于受到老庄主张的“素朴玄化”的思想影响,中国山水画的色彩从金碧山水走向了浅绛山水继而水墨山水,正是在最为绚丽的时候归于平淡,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的水墨,体现了那种朴素的造化的自然精神。其次,在画作表现的内涵上,道家崇尚自然,老子的自然概念对于中国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确立了一个很好的美学标准。历代美学家和艺术家都对“自然”这个美学概念内涵进行阐释,基本上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山水画萌发并确立的时代,这时山水画完全脱离了人物故事画独立了。主要受当时的社会风尚的影响—崇尚魏晋玄学,因此山水画的发展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玄学以《老子》、《庄子》、《易经》为宗,称“三玄”,尤为推崇老庄哲学,魏晋玄学实质上是一种以复兴老庄哲学为思想特征的社会思潮。南朝刘宋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成了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著,书中有“圣人以神法道”、“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等话,都体现了道家思想,可见宗炳把画山水当作是一种体味道家思想的行为。 从此以后,古代山水画家,基本上都没有远离道家思想的影响。后人干脆称画为“道”。艺术家们甚至将“道”看作是高于绘画技巧的一种极高境界。《宣和画谱》的“吴道玄”条下说吴道子、顾恺之、张僧繇“皆以技进乎道”。又说:“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宋代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说:“凡画者,笔也……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清王翚、恽寿平在《画筌》评语中亦云:“精微之理,几于入道。”作为宇宙物产生画而言,其影响自然要比其他艺术门类大得多。更加不能不提的清初著名画家——石涛,他的代表作《苦瓜和尚画语录》是中国书画美学史上一部极为重要的山水画理论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