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23:54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黄霖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蒋家坪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兄弟姐妹六人中,黄霖排行第五。黄霖七岁时母亲去世,靠父亲佃租地主的田地和打长工维持生活。他父亲拼死拼活地干,供黄霖读了半年书,实在交不起学费,便辍学回家放牛、割草、砍柴,养家糊口。
一九二七年秋收起义后,黄霖的哥哥参加了赤卫队;黄霖加入了浏阳县少年先锋队,任队副,帮助苏维埃*送信、站岗、放哨。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当时不到十五岁的黄霖决心参加红军,无奈他年纪太小,个头又不高,一股的稚气,带兵的首长怎么也不同意他入伍,劝他过两年再参军。倔强的黄霖不肯服输,积极地等待着良机。一次,一队红军又从他的家乡路过,他蘑菇了半天,还是未能如愿。红军队伍出发后,他悄悄地跟在队伍的后边走。这时一个老炊事员挑着担子掉队了,黄霖急忙从他身上接过步*,帮他扛着,二人一起追赶队伍。忽然,从路旁山体中窜出几个敌人,拦住了他们二人的去路。黄霖灵机一动,取下肩头的步*,扣动了板机,“砰”地一声,敌人全震住了,没等他们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做了黄霖和老炊事员的俘虏。带着这份“见面礼”,他和炊事员赴上了队伍,又找到那位首长。于是,黄霖便成了真正的红军战士。
黄霖参军后,被编入红三军团红五军二纵二大队当通讯员。几个月后,随军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这次战斗打得很激烈,黄霖勇敢地抓获俘虏。战斗结束,他因负伤转入浏阳小河医院养伤。出院后,编入红一军团三军七师二十团当通讯员。以后,由于他作战勇敢,完成任务出色,很快被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随部队改编为红二师红四团任连长、副营长。一九三O年八月,他加入中国*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一年冬,由团转入中国*党。
一九三〇年九月,红一方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失利,主力撤到江西,湘鄂赣的*力量遭到*反动派的严重摧残,大批*党员和进步人士遭到杀害,成千上万的红军家属被逮捕*决。黄霖的父兄全家就是在这次大*中,因红军家属身份被叛徒勾结地主、民团杀害。只有黄霖的二哥因在外面打长工未回家才幸免遇难,后来二哥只身逃到江西打零工、要饭为生,解放后才与黄霖取得了联系。全家惨遭杀害的消息传到江西,黄霖悲痛不已,激起他对*反动派和地主阶级的刻骨仇恨。黄霖把*队伍视为自己的家。
黄霖小时候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当连长的时候,全连的花名册都认不全,他下决心攻克识字关,给连里的文书规定一个死任务,每天教会三到五个字。后来,不管行军、打仗,条件再艰苦,他都坚持不懈,从不间断。一年后,他终于闯过了识字关。
土地*战争时期,黄霖参加了*苏区历次反围剿与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长征开始时,黄霖任红方一面军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四团第二营副营长兼六连连长。长征途中,红四团常担任先头团的开路任务,而二营六连又常担任红四团的尖兵连。
一九三五年冬天,长征刚刚到达陕北不久,黄霖在直罗镇战役中受重伤,被送到蟠龙镇养伤。这是他参军后第七次受伤。一天,他意外地碰到了与他有一面之交的周恩来副*,周经不住他的“蘑菇”’便同意他一边养伤,一边管理军用地图。当*听到黄霖学文化的经历后,感叹不已,曾半开玩笑地对黄霖的老上级,原任红二师政委、时任红大训练*的刘亚楼说:“不能光要人家连长冲锋陷阵,也要结他一个机会多喝点墨水,学点马列和孙武兵法!” 后来,在周恩来、刘亚楼等领导的关怀下,黄霖果真如愿以偿,被分配到红军大学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战略战术问题,提高了他的理论文化水平,学会了一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一九三六年秋天,**决定组建警卫团,二十二岁的黄霖调任*警卫团长。警卫团是由原来的*警卫营和红四方面军总部通讯营合编而成的。通讯营有四个手*连,七百多条手*,武器精良,战斗力强。一九三七年一月,*领导机关由保安县迁往延安,黄霖奉命带领*警卫团到延安打前站,接管延安。*警卫团不仅担负着保卫*领导机关的日常勤务,还要负责警戒周围富县、保安、延安、甘泉等七、八个县城的安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延安的生活非常艰苦,每人每天只有四分钱的菜金;衣服、鞋子就更成问题,许多战士穿着露脚趾头的鞋行军、打仗、执勤。黄霖经常鼓励同志们,要继承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困难,坚定信心。他常请周恩来、刘伯承、张云逸等首长到警卫团向战士们进行*传统教育,带领全团战士上山割草砍麻,学编草鞋,他还请原四方面军的战士教大家捻毛线,织毛背心,解决服装供给不足的困难。**听了黄霖汇报了警卫团全团战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时,说:“对嘛!红军的长征才走了二万五千里,中国*还长着呢,要继续*,永远奋斗才能完成啊!”
1937年底,黄霖调任陕北公学担任训练科长兼大队长。1938年调任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任大队长,后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教导营营长,随部队参加了冀中的著名战役。
1940年,党组织分配黄霖到河南搞地下工作,由黄古文改名为黄霖。刚到河南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还未开展工作,**鉴于河南地下党组织情况于1940年5月4日决定实行“精干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撤退、收缩在河南省国统区的地下工作。**组织部指示黄霖一行暂时到新四军去。于是,黄霖化名为史又夫,与另外十几个同志,手持红十字会的全国通行证章,来到豫鄂边抗日根据地。从此,开始了他在新四军战斗生涯。
黄霖刚到新四军,正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向西战略发展时期。黄霖被任命为豫鄂挺进纵队第一支队副队长兼参谋长,率部参加了进军白兆山战役和三次平坝保卫战。特别是他指挥的罗店战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皖南事变后,一九四一年四月,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原挺进纵队第二团与信南地方武装合编为第二纵队,黄霖任新四军第五师二纵队司令员兼*委员,一直在豫南一带坚持抗日斗争和反顽斗争。1942年9月任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副旅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威*武汉、开辟川汉河的侏儒山战役、扫荡盘踞在沔阳地区的伪定*刘国钧部,控制了武汉西部的长江、汉水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不久,日伪军不甘心失败,重又反扑过来。旅长周志坚和副旅长黄霖决定乘胜打击敌人,将其彻底消灭。敌人主力占据了沔阳彭家均胡家台的一大祠堂。这一仗,打死和烧死了二百多个日伪军,巩固了川汉沔地区。
1944年8月,任新四军第五师豫南游击兵团指挥长兼*豫南工作委员会*,率部开辟豫南豫中沦陷区。1944年11月,任河南挺进兵团司令员。1945年7月,任豫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0月,黄霖任中原军区下属的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独立三旅副旅长。河南军区由原新四军五师暨豫鄂边区的第四、第六分区和豫中分区组成。1946年初,黄霖任中原军区下属的河南军区司令员兼*委员兼独立第三旅旅长,率部在湖北随县草店、竹林店一带坚持斗争。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主力分南北两路从宣化店向西突围,黄霖奉命率河南军区在平汉铁路东侧接应,掩护主力越过平汉路向西进发。后来,中原军区又命令黄霖,除留三分之一的武装坚持原地斗争外,其余部队走主力右翼,单独行动,向豫陕边界突围。1946年8月至1947年2月,任鄂豫陕第四地委*兼鄂豫陕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1946年12月起兼任鄂豫陕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2月任军区野战纵队司令员。1947年2月底率部渡黄河到达太岳区。
1947年8月5日,随中原军区部队改编的晋冀鲁豫第十二纵队从晋城出发,渡过黄河,1947年11月中旬到达淮阳地区。1947年10月,黄霖任豫皖苏第四地委*兼豫皖苏军区第四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3月任中原军区第三纵队第八旅旅长。率部参加了郑州战役与淮海战役。1949年2月,三纵八旅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任师长。1949年4月下旬渡江战役中,因病回开封休养。
1949年夏,任湖南军区益阳军分区司令员兼*益阳地委*,率部参加了建国前夕湘西的剿匪斗争。1951年9月,任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1952年10月任粤中军区(*军区)司令员。后任广州军区防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准军级、原中南军区),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九五七年空防合并后,任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战争年代,黄霖八次负伤,二次受重伤,直到逝世前,他的*仍有一块弹片未取出,他的大腿因重伤而留下了三个深深的子弹洞,严重地影响着他的身心健康,造成行走团难。1962年又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使他的身体更加虚弱。考虑到健康状况,1965年**批准黄霖离休,专心养病。直到逝世前,一直定居在湖北省武汉市。1982年**批准黄霖正兵团职待遇。
1977年黄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不顾年迈体衰,积极工作,向有关部门提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案。1980年以后,他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撰写*回忆录,他关心党的历史,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一直希望写一本比较完整系统的回忆录,既反映自己的成长道路,也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遗憾的是,这个愿望他没来得及实现。
黄霖的一生对人民军队怀有特殊的、诚挚的情感,他常说.“*队伍就是我的家,战士们就是我的亲兄弟,我一生从戎,是人民军队培养了我,造就了我。”离休多年来,他一直戎装在身,从不穿便服,以表达他对人民军队的眷恋之情。逝世前,他十分动情地指着自己那身冼得发了白、褪了色的旧军服,对前来看望他的领导同志说:“我是一个老战士,希望死后给我穿上一套新的空军服。”
1985年,黄霖患肺癌,经治疗无效,1986年6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