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2:11
陈梅湖先生(1885─1958)。
陈梅湖,又名沅,号光烈,饶平县隆都大巷(今属澄海区)人。开基祖是在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从福建莆田移来,到陈梅湖为20世。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好学,知识渊博,于清末考取了秀才。在泰国继承父亲陈慈登产业,成为著名侨领,荣任泰国中华公学学监。在参加反清*活动后,把大部分家产变卖所获资金,赞助孙中山领导的*事业。还照孙先生吩咐,到南洋募集起事用款,与潮汕籍新加坡侨领肖竹漪、林义顺、林受之、张永福等,为中华*的创立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中华*成立后,他历任孙中山秘书、秘书室主任、*存记、潮梅自治总会会长、分陕道尹、行岭东招抚使事兼莞潮梅官产招宁盐政、粤东公路*、闽粤边粤军招抚特派员、行粤军招抚使事等。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困于永丰舰上,遂电令陈梅湖速上舰,负责给养。在40多天里,他冒生命危险,组织从陆上不断运送给养上舰,直到平息叛乱。
1923年6月1日至7月6日,8月至10月,1924年2月25日至7月20日,三次兼任饶平*。1925年8月至10月任大埔*。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事变,他义愤辞去一切职务,在原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邀请下,到广东通志馆,协助馆长兼总纂、好友温丹铭(又名廷敬,大埔县人),修《广东通志》,与温共纂成《古迹门》12卷。1932年日军进犯上海,蔡廷锴率十九路军英勇抗击,后退至福建,越载11月联合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陈梅湖应聘任高级参议。1934年1月蒋军攻闽,蔡廷锴兵败,陈梅湖随他等*香港。后陈又从泰回中山大学广东中山通志馆工作。
1939年端午节日寇攻陷汕头等地,成立汕头市伪*时,他先任秘书长、**,后任东区绥靖督办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据其孙陈端度先生,2007年《一位辛亥*老人的传奇人生》所述,此是奉蔡廷锴、刘志陆将军之命潜入日伪组织以探情报)。任职1年半后,即1941年春“以迂戆罢官”。
1943年冬,南澳*许伟斋通过其秘书、陈梅湖之婿沈伯平特邀陈梅湖总纂《南澳县志》。南澳县虽是海岛,面积不大,建置晚,人口少,但地处东南门户、闽粤咽喉,故素为我国海防要冲,明清设总兵府辖闽粤舟师,一度派兵轮守台澎。可是史志缺乏,文献不足。他修澳志困难多。除本人搜罗、参考省内外史书200种,及获广东另一大学者温丹铭支援一批史料之外,还利用许*重视修志有利条件,在隆、深、云三澳聘请了25名文人为征访员,协助广罗博采,阐秘扬潜,写成《征访册》,然后择要入志。他亲临南澳调查,约住半年,记录名人家神牌、书籍等,遍访名刹古迹。1944年冬,登上群峰相拥的仁智大师开山的叠石岩,访住持释澄曦(1903─1978,达濠人),应邀书“天南法乳”而被刻于摩崖,至今幸存。历时年半,包括清齐?《南澳志》内容在内而增补,长达25卷、36万字《南澳县志》终于在1945年夏杀青了,由77岁的温丹铭和许伟斋、陈梅湖各写一序。自定稿后,由汕头《岭东日报》社印刷200部,未装订而运至南澳岛,时逢日寇无条件投降,被上岛*县**视为“日伪资料”而搁之一旁,至1950年2月我军解放南澳则视为“反动资料”而付之一炬。所幸者,陈先生自携手稿和共8册线装本一部及其它史料,转赴香港,后把《南澳县志》、《饶平县志补订》于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收藏,方使其不致“蒸发”。历经曲折,2007年2月,《南澳县志》已由陈之孙陈端度先生捐资按手稿印刷百册以传世。
1945年冬,他赴香港定居,利用原来博访勤采、札记成帙的饶平县史料,有感于光绪知县惠登甲主修《饶平县志》诒误不少,立意重修,辛苦补订。1951年,他终于完成包括惠志在内的《饶平县志补订》,22卷,64万多字。
1952年1月携着由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大学者罗香林所写介绍信,重到日本,先住在次子陈国昂家中,然后到东京赤坂皇宫图书馆文库,寻获明万历郭裴通志,嘉靖郭春震、清顺治吴颖所撰两部《潮州志》等多种涉潮史书,如获至宝,抄录整理。1953年春,他响应祖国动员国外留学有志青年回国参加建设的号召,鼓励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大学之子陈国昂举家回去祖国,而自己于5月6日返至香港,把日本所获宝贵史料分别插入澳、饶两志中。2009年6月,得冯平山图书馆长尹耀全和马楚坚、邓开颂先生等帮助,由饶平县志办组织人力,扫描缩印该志手稿暨陈梅湖后所补充“另纸粘附之”100多处纸条依序插入,首次出版。他在香港脱手饶志补订后,又不顾年过古稀,着手编纂《潮州郡志》。可惜志未竟,于1958年病故,安葬于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