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9:1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1:18
对于所有生物而言,生死都是不可避免。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观点出发,生与死不过是万物循环的一种机制,新物质的生,意味着旧物质的死。人死同样也意味着其他物质的新生。
个体的生死是为了全体的永生。如果一个物种只生不死,那么他的上下一级物种就会消失,接着更多的物种消失。死是为了成全下一物种的生存,保证万物和谐共存的必要手段。
不过在死之前,所有个体都有一些基本任务,如为种族延续新的生命,为种族及其他物种做出必要贡献(即使是将摔倒的孩子扶起)等。只有万物循环和谐,所有种族才能永恒共存。传承是每个生命最基本的意义。
吃是为了饱,而不是为了饿。为生而生,而不是为死而生。饱是幸福的,生是美好的。一棵大树,可在盛夏为猫狗遮荫,可在寒冬为小树挡风(保护小幼是给他们时间成长,而不是让他们沉溺于温室,长成弱不禁风的巨草)。自我满足是美好,为他人提供便利、保护幼弱亦是美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01:18
《论生死》
很多时候,越是常见的事物,越难了解;越是基础的问题,越难回答。古往今来,看多了生死的人,比比皆是;看淡了生死的人,为数不多;看透了生死的人,寥寥无几。
西方的智者哲人,尤好探讨人生、人性的问题;而对于生死,他(她)们并未得其要领。即便如孔子这般伟大的思想家,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发出“未知生,焉知死”的感慨。
真正能解悟生死的,唯有中国的道家人物;而对其有着深刻论述的,仅庄周一人。道家思想,深不可识,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说句题外话,若对“阴阳”没有深入的思考和重大的领悟,谈起哲学来,终究显得肤浅。
《庄子·知北游》有云:“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大宗师》有云:“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关于生死的谈论,连同上文,敬请读者自行查阅、理解,此处恕不一一罗列、翻译。
——那么,何为生死?一孔之见,姑且谈谈:
生,是能够连续地感知到自身存在的状态;死,是丧失连续的对自身存在的感知能力的状态。或者说,生,是能够连续地维持自身稳定的状态;死,是丧失连续的对自身稳定的维持能力的状态。
必须说明的是,非生物也能感知到自身的存在(维持自身的稳定);但这感知(维持),并不连续。由非生物到生物的衍化过程中,必定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物体;其对自身存在的感知(自身稳定的维持)的连续性越明显,便越接近于生物。
由此不难明白,脑死亡的人,即是死人。就算借助医疗手段,使呼吸、心跳继续进行,也无法令其复生:人,已死;所生的,不过是死人的器官、组织、细胞而已。
借此,我们也可以体会古人所说的“气”:脑死亡而呼吸、心跳未停的人,与活人相比,便是缺乏这股连贯“精”“神”的“气”,以致对自身存在的感知(自身稳定的维持)的连续性丧失。
对生物而言,生死完全对立,两者不可共存:其要么生,要么死;不能既生又死,或不生不死。
生终于死,死源于生;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严格说来,生不能知死,死亦不能知生;但我们可依据阴阳之理,通过对生的了解,来推测死的特征——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反。
生是连续的,有长度的,如同一条线段;那么,死是非连续的,无长度的,仿佛一个质点。也可以说,生是短暂的,而死,是永恒的。
生是有知有觉的,死是无知无觉的。任何对生的感知(譬如喜怒哀乐),在死中,都不存在。所以,死本不苦,苦于死的,乃乐于生;死本无乐,乐于死的,乃苦于生。
若苦乐不入于心,则生死皆置之外。人能苦乐一视,则可生死两忘,步入不生不死的境界——所谓的“永生”,便是如此。
阴阳原无二分,生死本为一体。求生过度,便是找死;顺天应命,方为正道。若人类能长生不老,那么:彼时的生,如同当今的死;彼时的死,如同当今的生。如今痴迷于生的人,彼时将醉心于死。
在此,谨奉劝那些企图通过高等科技,来延长人类固有寿命的人:不要功在当代,祸及千秋;不可为一时之赞誉,而受万古之毁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