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是否出家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2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2:41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大清帝国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天子福临告病身亡。其子玄烨即位,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然而不久,有关顺治帝出家的消息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演绎颇多,给顺治之死染上神秘色彩,成为迄今仍无法定案的历史之谜。
据说天台寺有一蜡制的僧装顺治像,头戴宝冠,身披黄袍,面目骨架与顺治画像十分相似。而康熙多次到天台山拜祭,或赐匾额,或赐金帛,证明天台山确为顺治出家之所(《清捭类钞》)。传说在杭州西湖罗汉堂塑像中,有一黄冠黄袍的罗汉,即为顺治,是康熙南巡时塑造的。而且顺治出家,王公大臣都知道。有人说,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出走,而忌辰推迟到正月初七才宣布,是密令寻找,未能找到才发丧(《白话野史大观》)。
野史与民间传说最广的说法,是顺治因一代名妓董小宛去世而遁入空门。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顺治十七年八月,贵妃董鄂氏病逝。数月后,顺治遁入五台山,皈依佛门。董妃即冒辟疆之妾,秦淮名妓董小婉,于明朝弘光末年,被掠到北京,入宫后,赐姓董鄂氏,专宠于皇帝。冒辟疆惧祸,作《影梅庵忆语》,假说小宛已死。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梅村)在《清凉山赞佛》四诗中,有“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之句,并用双成典故等,将董字嵌入其中,令人感觉蹊跷。
而据史*载,董鄂妃确有其人,却并非董小宛。董鄂妃出身于满洲世族之家,“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备受宠爱。顺治十四年,董鄂妃诞下皇四子。次年正月此子不幸夭折,董鄂氏伤心欲绝,染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22岁。顺治下令“辍朝五日。”又破例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并加谥后“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敬皇后”。还亲自撰写“董鄂妃行状”的祭文,又命大学士金之俊写了《孝献皇后传》。
关于顺治出家的传说,亦非空穴来风。据说埋葬于清东陵孝陵中的是空棺,而没有福临的遗体。有人考证,满洲有火葬旧俗,清太宗皇太极、摄政王多尔衮都为火葬。孝陵中不仅有埋葬顺治遗物的衣冠冢,其中还有顺治的宝宫(骨灰坛)。但由于顺治火化不见于《清实录》记载,故引起人们的怀疑。
顺治笃信佛教,与当时名僧玉林琇、木陈忞、玄水杲等都有来往。据说其火化仪式也是由佛家名僧茆溪森主持。顺治曾对木陈忞说“联于财产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党亦风云聚散,没甚关系。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北游集》)并在西山慈善寺题壁诗云“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董鄂妃死后,顺治决意披缁山林,请玉林琇的大凝子茆溪森为自己举行净发仪式。玉林琇闻讯赶来,命取来干柴,要当众烧死茆溪森,才使顺治答应蓄发(《续指目录》)。而顺治虽出家未遂,却得了“行痴”的法名。据载,为顺治以顺治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在董鄂妃仙逝后,心灰意冷而入空门,亦符合多情天子的性格。
与传说相反,正史则记载顺治因病而逝。《平圃杂记》对此亦有详细记述:顺治十七年底,福临染上天花,礼部奉旨宣布免去元旦大朝庆贺礼。正月初二,顺治为祈求佛法庇佑,亲自把最宠爱的太监吴良辅送到悯忠寺剃度,作为自己的替身。正月初四,朝廷正式向文武大臣宣布皇帝患病。初五日,宫殿各门所悬的门神、对联全部撤去。接着传谕全国“毋炒豆,毋点灯,毋泼水”,并下令释放所有在牢囚犯,以祈祝皇帝康复。初七日夜,福临死于养心殿。
顺治从宣布生病到死亡,不过三四天,且只有24岁;又因以上种种疑点,而使顺治出家的故事愈传愈广,成为千古奇闻。
在清朝这一边,顺治皇帝在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死。
传说他不曾死,而是“装死”,借此隐姓埋名,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他留下一篇“遗诏”、九百五十八个字的洋洋大文,列举自己的十四大罪。在这一
篇文章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己生病,或生了什么病,只淡淡地吩咐以玄烨为皇太
子,“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
顺治热恋过一位董鄂妃,董鄂妃在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先他而亡。顺治为她亲撰
行状,说她对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说她“事联,候兴居,视
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又说她“至节俭,不用金玉,诵四书及易,已卒业;习书
未久,即精”。
顺治在自罪的遗诏中,承认在董鄂妃死后“丧祭典礼,过从优厚,不能以礼止
情”。(他追封她为“端敬皇后”。)
关于董鄂妃的美,顺治下了“倪静”二字的按语,这倪字,根据“集韵”,意思是
妩媚。塞外的满洲女子,刚健婀娜的很多,妩媚的极少。如果拿“妩媚”来形容一个南
国佳人,倒是十分恰当。
董鄂妃于入宫以前,是顺治的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妃子。博穆博果尔毫无功
绩,照例至多封一个辅国公而已,突然在顺治十二年平步青云,被顺治封为亲王,可能
是因为此时顺治对董鄂妃已有很深的好感。
她在未为博穆博果尔的妃子以前,是不是被清兵从江南掳了来的?她是不是冒辟疆
的爱妾董小宛?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说,在辛卯年(顺治八年,1651年)三月底,梦见董小
宛被人抢去,又说在同一天夜里,董小宛自己也梦见被人抢走。
吴伟业(梅村)写了八首诗,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仓黄过渡头,钿合金钗浑弃却,‘高家’兵马在扬州”;又
有:“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他在“古意”的第六首,写了:“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
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上阳”两字,很引起人们猜测。
此外,他的四首“清凉山赞佛诗”,也常被附会为顺治出家的证据。清凉山是五台
的最高峰。诗中点出了解个“董”字:“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草头下面一个
“千”字,“千”字下面一个“里”字:合起来,便是董小宛的董字了。但是这也可以
解释成董鄂妃的董字。
“清凉山赞佛诗”的确是可以当作史料看:“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今日乐
方乐,斯语胡为哉?……从官进哀诔,黄纸钞名入。……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
食。……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八极何茫茫,曰游清凉山。……回首长安城,缁素
惨不欢,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
这“天降白玉棺”五个字,很值得特别注意。事实是:顺治的确有出家的意思,而
且剃了头,但是未曾能够真地当了和尚,便死于天花。
(摘自《细说清朝》( 7208025002 ),黎东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黎东方教授“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第三部。在本书中,黎东方教授
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探索精神,用干净利落、明白晓畅的文字,将清朝的重要事件、
主要人物以及职官、制度、地理、文化、学术等等,分列为若干题目,缕而述之,
如治棼理丝,又如串置散钱,将清朝从后金到1911年之间近三百年历史叙述得清
楚明白,使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均能读懂,是部较好的、深入浅出的
通俗历史读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2:41
你还挺关心历史的,我照别人抄的答案,也不知行不行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八,大清帝国第一位入主中原的天子福临告病身亡。其子玄烨即位,就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然而不久,有关顺治帝出家的消息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演绎颇多,给顺治之死染上神秘色彩,成为迄今仍无法定案的历史之谜。
据说天台寺有一蜡制的僧装顺治像,头戴宝冠,身披黄袍,面目骨架与顺治画像十分相似。而康熙多次到天台山拜祭,或赐匾额,或赐金帛,证明天台山确为顺治出家之所(《清捭类钞》)。传说在杭州西湖罗汉堂塑像中,有一黄冠黄袍的罗汉,即为顺治,是康熙南巡时塑造的。而且顺治出家,王公大臣都知道。有人说,顺治皇帝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一出走,而忌辰推迟到正月初七才宣布,是密令寻找,未能找到才发丧(《白话野史大观》)。
野史与民间传说最广的说法,是顺治因一代名妓董小宛去世而遁入空门。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顺治十七年八月,贵妃董鄂氏病逝。数月后,顺治遁入五台山,皈依佛门。董妃即冒辟疆之妾,秦淮名妓董小婉,于明朝弘光末年,被掠到北京,入宫后,赐姓董鄂氏,专宠于皇帝。冒辟疆惧祸,作《影梅庵忆语》,假说小宛已死。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梅村)在《清凉山赞佛》四诗中,有“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之句,并用双成典故等,将董字嵌入其中,令人感觉蹊跷。
而据史*载,董鄂妃确有其人,却并非董小宛。董鄂妃出身于满洲世族之家,“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备受宠爱。顺治十四年,董鄂妃诞下皇四子。次年正月此子不幸夭折,董鄂氏伤心欲绝,染病不起,于顺治十七年八月病逝,年仅22岁。顺治下令“辍朝五日。”又破例追封董鄂氏为皇后,并加谥后“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敬皇后”。还亲自撰写“董鄂妃行状”的祭文,又命大学士金之俊写了《孝献皇后传》。
关于顺治出家的传说,亦非空穴来风。据说埋葬于清东陵孝陵中的是空棺,而没有福临的遗体。有人考证,满洲有火葬旧俗,清太宗皇太极、摄政王多尔衮都为火葬。孝陵中不仅有埋葬顺治遗物的衣冠冢,其中还有顺治的宝宫(骨灰坛)。但由于顺治火化不见于《清实录》记载,故引起人们的怀疑。
顺治笃信佛教,与当时名僧玉林琇、木陈忞、玄水杲等都有来往。据说其火化仪式也是由佛家名僧茆溪森主持。顺治曾对木陈忞说“联于财产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党亦风云聚散,没甚关系。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北游集》)并在西山慈善寺题壁诗云“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董鄂妃死后,顺治决意披缁山林,请玉林琇的大凝子茆溪森为自己举行净发仪式。玉林琇闻讯赶来,命取来干柴,要当众烧死茆溪森,才使顺治答应蓄发(《续指目录》)。而顺治虽出家未遂,却得了“行痴”的法名。据载,为顺治以顺治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在董鄂妃仙逝后,心灰意冷而入空门,亦符合多情天子的性格。
与传说相反,正史则记载顺治因病而逝。《平圃杂记》对此亦有详细记述:顺治十七年底,福临染上天花,礼部奉旨宣布免去元旦大朝庆贺礼。正月初二,顺治为祈求佛法庇佑,亲自把最宠爱的太监吴良辅送到悯忠寺剃度,作为自己的替身。正月初四,朝廷正式向文武大臣宣布皇帝患病。初五日,宫殿各门所悬的门神、对联全部撤去。接着传谕全国“毋炒豆,毋点灯,毋泼水”,并下令释放所有在牢囚犯,以祈祝皇帝康复。初七日夜,福临死于养心殿。
顺治从宣布生病到死亡,不过三四天,且只有24岁;又因以上种种疑点,而使顺治出家的故事愈传愈广,成为千古奇闻。
在清朝这一边,顺治皇帝在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死。
传说他不曾死,而是“装死”,借此隐姓埋名,到五台山当了和尚。
他留下一篇“遗诏”、九百五十八个字的洋洋大文,列举自己的十四大罪。在这一
篇文章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自己生病,或生了什么病,只淡淡地吩咐以玄烨为皇太
子,“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
顺治热恋过一位董鄂妃,董鄂妃在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先他而亡。顺治为她亲撰
行状,说她对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说她“事联,候兴居,视
饮食服御,曲体,罔不悉”;又说她“至节俭,不用金玉,诵四书及易,已卒业;习书
未久,即精”。
顺治在自罪的遗诏中,承认在董鄂妃死后“丧祭典礼,过从优厚,不能以礼止
情”。(他追封她为“端敬皇后”。)
关于董鄂妃的美,顺治下了“倪静”二字的按语,这倪字,根据“集韵”,意思是
妩媚。塞外的满洲女子,刚健婀娜的很多,妩媚的极少。如果拿“妩媚”来形容一个南
国佳人,倒是十分恰当。
董鄂妃于入宫以前,是顺治的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妃子。博穆博果尔毫无功
绩,照例至多封一个辅国公而已,突然在顺治十二年平步青云,被顺治封为亲王,可能
是因为此时顺治对董鄂妃已有很深的好感。
她在未为博穆博果尔的妃子以前,是不是被清兵从江南掳了来的?她是不是冒辟疆
的爱妾董小宛?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说,在辛卯年(顺治八年,1651年)三月底,梦见董小
宛被人抢去,又说在同一天夜里,董小宛自己也梦见被人抢走。
吴伟业(梅村)写了八首诗,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乱梳云髻下妆楼,尽室仓黄过渡头,钿合金钗浑弃却,‘高家’兵马在扬州”;又
有:“欲吊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
他在“古意”的第六首,写了:“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
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上阳”两字,很引起人们猜测。
此外,他的四首“清凉山赞佛诗”,也常被附会为顺治出家的证据。清凉山是五台
的最高峰。诗中点出了解个“董”字:“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草头下面一个
“千”字,“千”字下面一个“里”字:合起来,便是董小宛的董字了。但是这也可以
解释成董鄂妃的董字。
“清凉山赞佛诗”的确是可以当作史料看:“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今日乐
方乐,斯语胡为哉?……从官进哀诔,黄纸钞名入。……官家未解菜,对案不能
食。……戒言秣我马,遨游凌八极。八极何茫茫,曰游清凉山。……回首长安城,缁素
惨不欢,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
这“天降白玉棺”五个字,很值得特别注意。事实是:顺治的确有出家的意思,而
且剃了头,但是未曾能够真地当了和尚,便死于天花。
(摘自《细说清朝》( 7208025002 ),黎东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黎东方教授“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第三部。在本书中,黎东方教授
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探索精神,用干净利落、明白晓畅的文字,将清朝的重要事件、
主要人物以及职官、制度、地理、文化、学术等等,分列为若干题目,缕而述之,
如治棼理丝,又如串置散钱,将清朝从后金到1911年之间近三百年历史叙述得清
楚明白,使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均能读懂,是部较好的、深入浅出的
通俗历史读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2:42
至于世祖章皇帝到底是怎么离位的传统上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世祖章皇帝在顺治十八年因病而死。具体原因是因为爱子、宠妃的相继病亡,福临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后又染上了天花,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子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24岁。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的档案支持第一种说法。据历史文献记载,福临确实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宫内保守势力的极度反对,最终未能成行;而不久则死于天花。他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皈依禅门的皇帝。
另一种民间传说就是说因爱妃董鄂妃因病去世,爱宗教的福临去当了和尚,而且这种说法一般还把董鄂妃与董小宛当作同一人。根据史学界的考证已经基本否定这种说法。
最近历史学家又提出了第三种说法,即炮击致死说,认为顺治在试图征服台湾时,被郑成功的大炮炮击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