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8:36
快板,快板儿[拼音:kuàibǎn,kuàibǎner][英语:kuaibanr;clapper talk]乐器的一种,快板书,词儿合辙押韵,唱时用竹板打拍子。另外快板还是西洋音乐术语。分为天津快板天津曲艺曲种。20世纪50年代形成,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去掉了“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演出时,演员手持节子板数叙,唱调几言皆可,上、下句子要求对仗,对尾字的要求押韵即可,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用花辙。自由活泼,颇富韵律。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扬琴等。曲目多为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以天津话演唱,采用“数来宝”的演唱形式,开头多为“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4]武安快板武安快板是武安市文艺园地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它语言通俗、诙谐、生动、活泼、形象,具有浓郁的武安地方特色和农民生活气息,为武安乃至邯郸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它诞生于解放初期,距今约有50多年历史。武安快板以顺口溜的形式,长的二三十句,短的十来八句,配上板鼓、梆子、小锣来伴奏就象武安落子戏的数板,但说起来比数板节奏更加明快干脆,因为演说时用的武安方言,故取名叫武安快板。开始时单人演说,后来发展双人对着说,名曰对口快板。再此后又编成了带故事情节,象小戏一样的多人分角色演说的快板,取名快板剧。以后,武安快板、对口快板、多口快板、锣鼓快板、快板剧就在武安大街小会逢年过节和各种文艺活动中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演说形式。[5]陕西快板快板是伴以竹板或鼓点等有节奏的语言表达曲艺的形式,民问俗称“谝于板”、“练子嘴”。有些地方,还叫“快板诗”、“快板书”,表演方式是按节奏打板表奏,但中间可以加“解说”或散文体“道白”。快板多为七字句,五字句较少。七字句都得押韵,一二旬入辙押韵,其中二、四、六、八句等双句均要合韵,但三、五、七等句,可以协韵。有时,四个整句押韵,从第五句起可以另押韵。快板押韵之风俗,源于古代民间诗体和戏文,听起来合辙合韵,自然优美,词句语言独特,在最后一字的拖音上,不翘口,字正腔圆,入耳中听。如谢茂恭的《*抓壮丁》中:“*,太横行,军麦、大粮、带壮丁,保警队,特务兵,查户口,抓烟灯,事如牛毛说不清。”但有些快板也有十字句格式的,十字句既可用作农村的“劝善词”,又可说快板,在打竹板节奏上,形成“三三四”字句相连,“三三四”句式要以词嵌入,不能割断句式。如谢茂恭的《咱陕西穷百姓的一段灾难》中:“有*十八年春雨短欠,人无粮马无草麦根旱干,老一军公粮重日有千万,出不起哭爹娘也是枉然。……男子汉卖婆娘二斤米面,恩爱的好夫妻不能团圆,庄稼汉把农器各样卖遍,把妇女用汽车载出潼关。”又如眉县窦天顺搜集的《荒年歌》也是十字句,其中如:“这劫中病死人无法计算,各村有绝门户断了根源,把野草和树皮油渣当饭,又有那人吃人太得惨然”。陕西快板的题材广泛,表演形式敲板说表,群众喜闻乐见,民间快板艺人村村皆有。从*至今,被各地选送参加省、地区表演快板,或以自编自演由一地说表到各地以至全国者,有名的如临潼县农民快板诗人王老九,一生自编自说快板诗一百余篇,出版有《王老九诗选》,发行至国内外;三原县的谢茂恭,自编自说几十年,建国初曾赴朝鲜为中朝战士演出;大荔县的孙伯润、西安市的刘文龙、高陵县的俱志义、张诚等人,都有名作在报刊上发表,未发表的都流传于民间。王老九、谢茂恭是快板艺人中有代表性的名人。王老九(1894~1969),原名王建禄,男,陕西省临潼县人。著名农民诗人,以快板诗鸣世。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出版有《王老九诗选》(通俗读物出版社,1954年)、《东方飞起一巨龙》(东风文艺出版社,1859年)等。其《进西安》、《除了肚里大疙瘩》、《关中恶霸秦颂臣》等在农民中广为流传。谢茂恭(1906~1971),三原县鲁桥镇南权村人。幼年失去双亲,靠拉长工度日,后以编说快板谋生。全国解放后,任西北曲艺改进协会执行委员。1951年10月,进京列席全第七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受到**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曾三次赴朝鲜前线慰问,“*”中惨遭*,1971年秋含冤而死,终年66岁。谢茂恭终生编讲了数百件快板,在民间广为流传。著名者有《说土改》、《老谢见了毛*》、《秀女结婚》、《根保服役》、《福娃卖牛》等,出版刊行全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8:37
都不是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8:37
山东是快书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8:38
是天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