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介绍一下美国普利策文学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3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53
普利策奖也称为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
创始人及起源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时从家中出走,本想从军,但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被美*队招募,成为一名骑兵,1867年加入美国籍。1868年当了德文《西部邮报》记者。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闻,后成为该报的全资经营者。
约瑟夫·普利策到1878年,普利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于当年12月9日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1883年,他以34. 6万美元买下《纽约世界报》。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
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
普利策于1911年去世。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该奖后成为美国新闻最高奖。
普利策1868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一生对美国报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2年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
相关历史
普利策逝后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85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报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
普利策奖的评委由有成就的名记者组成。 普利策当年的优胜者由评委审查、挑选,但评选结果需经哥伦比亚大学顾问委员会通过,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
普利策摄影奖获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少美国人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当年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形成的。事实上,许多美国人是通过回忆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影像时正在做什么来记录自己的一生的。
普利策文学奖历来被美国作家视为一种荣誉,但也有例外,辛克莱·刘易士在1926年,威廉·萨洛扬在1940年都曾拒绝领奖,以示藐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2:53
(原则上尽量收入国内出版过的中文版,其次是港台出版的中文版,最后是外文版)普利策文学奖不是一个独立的奖项,而是普利策奖众多分枝中的一个。
1904年———在其去世前 7年,约瑟夫·普利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捐献给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由他们建立一个新闻学院。这笔高达200万美元的款项中,有四分之一被用来设立奖项,后来这笔钱成为了普利策奖的基金。1917年,该奖的第一届颁奖仪式举行,此后每年颁发一次。
约瑟夫·普利策生前是美国最著名的报人,他创立的编辑写作制度至今都在影响着报业的运作。因而普利策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新闻类奖项,目前共包含突发新闻报道奖、调查报道奖等14个。但是“由于普利策敏锐、有远见的洞察力”,该奖还设立了文艺类奖项,目前包括 6个文学奖和一个音乐奖,而且正是这些非新闻类的奖项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利策奖的影响力。目前普利策奖每个奖项的奖金为一万美元。
其实,最初普利策只设立了13个奖项,其中文学奖有 5个,包括小说类、戏剧类和传记类等等。但是出于长远考虑,他决定设立一个监督咨询委员会,由后者在将来确定奖项的设立、变更等等。几十年来,这个委员会做出了一些很有突破性的决定,曾先后增设了摄影类和诗类奖项,并打破了“音乐奖的评选范围仅限于古典音乐领域”的界限。
普利策文学奖的标新立异之处在于它与大众口味的背道而驰,畅销的文学作品从不受它的垂青,即便大作家的作品也不例外。 1941年它就“抛弃”了红极一时的《丧钟为谁而鸣》,直到12年后《老人与海》问世时,它才将文学奖授予海明威。同样如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也有此“待遇”。这种评选使得它经常被置于争议之中,在一本《美国普利策奖金内幕》的书中就曾提到,1988年曾有近50位作家给媒体写信,怒称两名最受读者推崇的美国黑人作家从未进入普利策奖的视野,并认为它有种族主义倾向。而且普利策文学奖空缺多届,迄今已不下10次。
实际上很多优秀的作品还是没有被普利策文学奖错过的,其中包括伊迪丝·华顿的《天真时代》( 1921年获奖)、赛珍珠的《大地》( 1932年获奖)、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 1937年获奖)、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 1940年获奖)、赫尔曼·沃克的《凯恩舰哗变》( 1952年获奖)、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 1961年获奖)、艾丽斯·沃克的《紫色》( 1983年获奖)等等。这些作品都曾在中国出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