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6:07
地球公转是太阳的引力导致地球必须绕着太阳转,公转的离心力和太阳的引力平衡,使得地球不会落到太阳上烧毁。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而地球的自转和天体的形成过程有关。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地球自转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变化,月周期、半月周期变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公转自转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自转和公转
2、地球公转,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称为地球公转。因为同地球一起环绕太阳的还有太阳系的其它天体,太阳是它们共有的中心天体,故被称为“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与自转方向相同。地球在公转中所形成的封闭轨迹,称为地球轨道。其在天球上的投影,称为黄道。
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总结
- 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在1月初接近太阳,此时公转速度较快;在7月初远离太阳,此时公转速度较慢。- 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从北天极俯视逆时针。- 周期:地球公转一周为恒星年,大约需要365日6时9分10秒。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同向进行的。- 黄赤交角...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知识点
1、方向 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是一致的,都是自西向东。2、近日点和远日点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圆形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处,因此会出现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的时间是一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的时间是7月初。3、周期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二、黄赤夹角 1、...
地球自转与公转
1、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2、地球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围绕太...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整理如下:一、地球的自转 -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一现象称为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方向;而从南极上空观察,则是顺时针方向。二、地球的公转 1.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转.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且转动一周的时间约是(地球自转的时间将将不够一天)一天.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1.日半球(被太阳照到的半球)与夜半球(未被太阳照到的半球)的交替你应该知道吧?我国与美国的时间相反,我们是白天,他们是黑夜.这种现象就是地球自传所...
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a.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南天极俯视顺时针)、(画南、北极地俯视图,赤道侧视图、其他角度的)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在地面上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b.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
地球是怎么自转和公转的?
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不一样。两者一年的时间差称为岁差。2、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
初一地理地球公转自转知识点
初一地理地球公转自转知识点如下:一、公转:是太阳的引力导致地球必须绕着太阳转,公转的离心力和太阳的引力平衡,使得地球不会落到太阳上烧毁。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二、自转:这和天体的形成过程有关。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总结
地球知识点总结: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