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字关于劳动社会保障法的案例分析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18:3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7:07
法律规定其实只有一条,但是可以稍作展开说明。
根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也针对这种情况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在这里,法律对工资的支付的形式是十分明确而肯定的,没有任何例外条件,因此,企业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借口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支付工资的做法都是违法的。本案中,洗涤厂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改善管理,扭亏为盈,但用本厂产品折价顶替发工资则是错误的,其所说的资金周转困难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洗涤厂确实因为种种原因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应当按照劳动部[1995]226号文件规定的精神,妥善解决工资支付问题,即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的时间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这就是说,企业确因资金周转影响到工资发放时,可按规定延期支付工资,而不能以实物顶替工资。
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报酬,是他们生活的基本保证,法律规定要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仅是由于货币是市场商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且是为了保证劳动者真正实现按劳分配,而实物则无法实现货币的职能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一些困难,但是,不管是什么情况,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理由和借口都是不能成立的,都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只有如此,才能使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7:07
如此拒支提成工资怎能成立?
许多商场导购员的工资主要是以业绩为基础的提成工资。在有关提成工资的争议中,销售额的计算方式与标准对最后的裁决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一个劳资双方对销售额计算标准发生差异而产生的劳动争议。魏某在某服饰公司担任导购并被派至某百货商场工作。在魏某入职时,就提成工资问题,该服饰公司向其发放的 《进店员工须知》中记载, “销售额40001元以上,50001以下按3%提成,50001元以上按照3.5%提成。”2008年12月及2009年 1月间,魏某分别完成销售额59678.75元、71444.5元,但服饰公司支付给魏某的上述两月提成工资却与她自己计算出来的相差了近2000元。
原来,该服饰公司认为,虽然公司两个月期间名义营业额很高,其实大部分收的是商场返券而不是现金,商场要从销售额中抽成并收取宣传费用,故魏某主张数额仅是名义业绩额,应按扣除上述费用后的实际销售额——分别为48006.22元和41338.26元,以3%的额度支付提成工资,共计2680.3元。
魏某不服,为此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委审理认为:虽服饰公司提出商场从公司销售额中抽成并收取宣传费用的抗辩理由,但因上述事实属于服饰公司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商业行为,并不影响公司原提成办法。在服饰公司与魏某未进行特别约定的条件下,该公司按照扣除抽成及宣传费用后标准核算提成工资,转嫁经营成本的行为不妥。故仲裁委裁决:该服饰公司支付魏某2008年12月及2009年1月提成工资差额,合计1909.01元。
(作者单位:北京市宣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7:07
一千字 我是说不出来 我只能说 厂子的做法不对 因为我法律对工资的样态做了规定只能是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