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0:2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23
三教在中国一般指的是儒、释、道三教。
儒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儒家,儒家最高称圣,他的创始人我们一般认为是孔子,孔子也被称为儒家的圣人,除孔子之外,儒教的圣人还有孟子、荀子、朱熹等。
释,一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教,佛家最高称佛,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他被称为佛教的圣人,除此之外,一般寺庙中供奉的三尊大佛除释迦牟尼以外还有迦叶佛和弥勒佛,这三尊佛像被称为三世佛,也是佛教的圣人 。
道教,和我们的道家密不可分,道家最高称仙,他的创始人是老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老子,在发展成为道教之前还有庄子也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发展到今天,道教和之前的道家有所不同,我们今天一般认为道教的圣人,是三清,也就是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
这三教原本各自独立,后因为时代、战乱、知识的发展,曾出现过三教合一的盛况 。
扩展资料:
三教的发展:
汉代佛教传入、道教生成的内在根源在于儒教本身某些精神缺失,而佛教、道教的定型与发展则是在儒教观念的笼罩下完成的。
儒教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和帝王立于“一尊”的特殊地位,使佛教和道教只能在辅助教化的轨道上发展,并不断按照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改造自身,成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宗教。
佛教是一种产生于印度的世界性的宗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反观人类的“十二因缘”,发现了人类的“五蕴”之苦,并为人类指出了摆脱轮回之苦,求得“涅槃”正果的“八正道”。据研究,佛教大约是在两汉之际由西域的僧人和使节传入我国的,首先在民间传播,以后逐渐影响到社会上层。
中国人最早将佛教称为“佛道”,认为是一种黄老方术那样“白日飞升”,“长生不老”的“道”,同时也是周孔之道那样“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的“道”。
当佛教逐渐在社会上扩大传播,并引起社会上层注意后,在当时社会浓重的“教化”氛围的影响下,佛教徒使用教化的概念向统治者解释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世人开始从教化的观点理解佛教。
在以后所出的经典中,用“教化”说明佛教的越来越多,说明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更看重的是佛教“教化众生”的社会功能。
晋代人开始大量使用“佛教”的称谓代替“佛道”,成为其正式名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出现的《太平经》、《老子想尔注》都是早期的道教经典,对道教的诞生有催化作用。
老子李耳是道教的始祖,《太平经》认为他是由于“教化不死,积炼成圣”,圣君明师教化百姓,还可以积累长生功德,这也是道教长生理论中的*文化本色。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在汉末形成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道教在公开发动起义以前,也是以教化世人的形式隐蔽传教。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党新闻网——儒道佛:从三家到三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23
三教圣人指的是儒、释、道三大教的三个圣人还是集三教智慧精华于一体的一个圣人,这是我一直没思考明白的,但从历史来看,应是三大教的圣人一起出世来拯救苍生出苦海!因为教主之间都是大智慧、大觉悟之人,也不看重名利,自然是能和谐相处的!但是要改变徒子徒孙们的分别、执着是很困难的,因此,可能本体是一个,但要化身三个圣人来领导贤人君子、菩萨罗汉、道长们共同救度苦难众生!有人会说,那其他信仰的众生怎么办?这个就要参照唐朝盛世的情况来看了,当三教振兴的时候,其他众生见识了更高明的理论时,就会如同众星捧月、百川入海一样,自然归顺更伟大的教化者的,唐朝盛世时期,周边许多国家都派遣使者来学习大唐优秀文化就是这个道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23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就是三教指的是哪三教?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24
苏轼,精通儒释道三教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25
可以看出弥勒佛是五教圣人,佛家尊为弥勒佛或转轮圣王。道家尊为紫薇圣人,*尊为弥赛亚圣人,*教尊为尔撒圣人,共尊的是同一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