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现代史上世界各国至今有曾有位女皇,是哪国的领袖,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0:2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52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日本称女性天皇(日文:女性天皇),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女帝(公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远远少于男性皇帝,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头衔为“皇帝”的女性君主,也就是帝国的女性首脑才能被称作“女皇帝”,但在大英帝国则是例外;大英帝国的女性君主在严格意义上是女王而非女皇,只有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才有了“印度女皇”的头衔,但她仍然不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女皇,而只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女皇,且印度女皇只有她一位,她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拥有“女皇”称号的君主;现在很多媒体(包括官方的)和个人把如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称作“英女皇”,实际是不严谨的,因为一来她本人并没有获此头衔,二来大英帝国已经解体,即使想要成为女皇都没有帝国了,而如今英国只是王国,女性君主只能是“女王”而不是“女皇”;不过鉴于使用习惯,仍然可以“英女皇”称之。本条目叙述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女皇帝。
中国武周王朝
(共1位)
大周圣神皇帝(武曌、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
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拜占廷帝国
(即东罗马帝国,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
拜占廷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廷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廷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
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廷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廷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
拜占廷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廷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越南
(共1位)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
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称昭圣公主;1224年因惠宗长女顺天公主已嫁,又无男嗣,乃立其为皇太女;同年权臣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帝,时年仅七岁,实际权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陈日煚(即陈太宗),同年禅位于夫君,降为昭圣皇后,李朝为陈朝所取代;因无子嗣,于1237年被陈守度*令太宗废其后位,复称昭圣公主;1258年太宗内禅于太子陈晃,是为陈圣宗,圣宗遂娶昭圣公主为皇后,为*之举,同年生子陈昑(即后来的陈仁宗);死后谥昭皇帝。她做过女皇,后又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皇后,儿子也是皇帝,是越南史上的传奇女性。
俄罗斯帝国
罗曼诺夫王朝(共4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
全名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为立陶宛一农民之女,在大北方战争中为俄军所俘虏,旋为彼得一世所宠,成为他的*;1712年正式成为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后得到近卫军支持,成为女皇。在位时间短,*上无所建树;她与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与此女长大*,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
全名安娜??伊凡诺夫娜,*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罗斯帝国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与库尔兰公爵结婚,但不到三个月其夫死,遂以遗孀身份成为库尔兰女公爵,以后终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后无嗣,遂即位为女皇;在位期间长期对外用兵,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联合对抗波旁王室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并取得胜利,但在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四次俄土战争)中受挫;以风流著称,无后,令其甥孙伊凡六世继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
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其甥孙伊凡六世,自立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继承人自居;在位期间鼓励商业发展,使*经济有所复苏;资助文学艺术创作,创建莫斯科大学和艺术院;对外参加七年战争,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结盟,对普鲁士作战屡屡获胜;但她给贵族以特权,
使广大农奴处境更加艰难;亦以荒淫著称,终身未婚,死后无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继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
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全名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本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于后来的彼得三世为妻;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死,无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皇后,同年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为女皇。其在位期间发动第五、六次俄土战争并取得胜利,击败奥斯曼帝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得黑海的出海口;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使*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地跨欧亚*的全世界最大帝国,故被尊称为“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另一个是彼得大帝);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旧保守,反对法国大*;亦以风流著称,男宠众多,两个儿子(包括后来继帝位的保罗一世)都有可能是她与男宠之子(因为其夫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
日本
(共8位、10代)
(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所以推古天皇及皇极天皇应不在此列。)
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
钦明天皇之女,敏达天皇妹、皇后,崇峻天皇妹,日本历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即位初立侄儿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间*贵族权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开创飞鸟时代;屡次发兵朝鲜半岛,讨伐新罗,未果。
皇极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
舒明天皇皇后,孝德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后被权臣苏我虾夷拥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发动宫廷政变,灭苏我入鹿,乃内禅于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后于次年重祚,而实权掌握在儿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统治后期奢侈挥霍,广营宫室;在位最后一年发兵朝鲜半岛,支援百济,对抗新罗和大唐联军,未交战先病逝。两年后(663年),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
持统天皇(690年—697年在位):
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后,日本历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后临朝称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于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内禅于其孙文武天皇,称太上天皇;统治期间日本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开始了白凤时代。
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
天智天皇之女,持统女帝妹、儿媳妇,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亲,日本历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孙、也是儿子的文武天皇死后,由于其侄儿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内禅于其女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715年内禅于女儿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
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
草壁皇子与元明女帝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内禅,乃即位;724年内禅于其侄儿圣武天皇,为太上天皇。
孝谦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
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圣武天皇内禅,乃即位;758年内禅于远房表弟淳仁天皇,为太上天皇,仍掌握实际大权;764年因藤原仲麻吕之乱,废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国,是“奈良时代”的全盛期;晚年宠信道镜法王,颇多弊政。
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
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和子之女,日本历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后水尾天皇内禅,乃即位;1643年内禅于异母弟后光明天皇,为太上天皇。
后樱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
樱町天皇之女,桃园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园天皇死,由于桃园天皇之子英仁(后来的后桃园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内禅于侄儿后桃园天皇,为太上天皇,继续辅政。
印度帝国
(共1位)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77年—1901年在位),
即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之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属印度皇帝,英属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女皇”称号的君主,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后即位为英国女王;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击败大清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开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先河;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称号;其在位期间英国空前强盛,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殖民统治方面,使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第一个是西班牙帝国),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如今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其子女众多,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有“欧洲的祖母”之称。
阿比西尼亚
所罗门王朝(今埃塞俄比亚,共1位)
佐迪图(1916年—1930年在位):
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异母姐妹之子埃雅苏五世继位;1916年埃雅苏五世被废,遂即位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马康南亲王摄政并立为皇储;后与摄政王在改革还是守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秘密策动前夫发动地方叛乱,但被摄政王*;1930年4月在惊恐中病逝;摄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
在历史上还有些朝代中也有权力超越了皇帝但并未篡权称帝的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临朝称制,自武则天以后又叫垂帘听政,最典型的例子是吕后和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绪两朝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甚至被称为“无冕女皇”。
其他例子如西辽的感天后和承天太后,蒙古帝国的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等,她们临朝称制时皇位空缺,成为实际上的一国之主,虽然未称帝,但一般把她们作为君主甚至准皇帝,最典型的标志就是以她们的名字和年号来纪年。
女性临朝称制在中国的各个朝代历史中较常出现,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孝”,即虽然不允许,但亦以孝心和容忍来对待女性的干政。
日本传说中和历史上也出现过帝位空缺而皇后称制的现象,如神功皇后,在明治维新以前,她也被视为天皇或准天皇。
日本南北朝时期,在足利尊氏的策划下使北朝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天皇坐镇朝廷(天皇、上皇、法皇皆无),因此由后伏见上皇的女御-西园寺宁子,以国母(光严天皇及光明天皇生母)的身分代行天皇职权,成为实际上的治天之君。
在日本历史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女帝”例子,她就是开创德川幕府江户城大奥的首任御年寄-春日局夫人,因为她的权力足以左右幕府*,又间接迫当时的后水尾天皇退位,因此被部分人喻视为女天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53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日本称女性天皇(日文:女性天皇),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女帝(公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远远少于男性皇帝,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头衔为“皇帝”的女性君主,也就是帝国的女性首脑才能被称作“女皇帝”,但在大英帝国则是例外;大英帝国的女性君主在严格意义上是女王而非女皇,只有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才有了“印度女皇”的头衔,但她仍然不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女皇,而只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女皇,且印度女皇只有她一位,她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拥有“女皇”称号的君主;现在很多媒体(包括官方的)和个人把如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称作“英女皇”,实际是不严谨的,因为一来她本人并没有获此头衔,二来大英帝国已经解体,即使想要成为女皇都没有帝国了,而如今英国只是王国,女性君主只能是“女王”而不是“女皇”;不过鉴于使用习惯,仍然可以“英女皇”称之。本条目叙述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女皇帝。
中国武周王朝
(共1位)
大周圣神皇帝(武曌、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
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拜占廷帝国
(即东罗马帝国,共3位)
伊琳娜女皇(797年—802年在位):
拜占廷帝国伊苏里亚王朝皇帝利奥四世皇后,君士坦丁六世生母,拜占廷帝国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女皇;780年其夫利奥四世死后立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为帝,为皇太后,掌握实际大权;797年又废儿子,自立为女皇;802年被废黜,伊苏里亚王朝告终。她是拜占廷帝国历史上唯一使用阳性的男皇帝(希腊语:βασιλεύς,英语:emperor)而非阴性的女皇帝(希腊语:βασίλισσα,英语:empress)称号的女皇。
佐伊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
又称“正统嫡系佐伊”,拜占廷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皇帝罗梅纳斯三世皇后,拜占廷帝国第二位女皇;其父死后,夫罗梅纳斯三世即位,她与心腹宦官约翰共谋,于1034年杀其夫,同年与出身微贱的帕夫勒戈尼亚人米海尔结婚,助其登位为米海尔四世;1041年米海尔四世死,她立侄儿兼养子米海尔五世为帝;米海尔五世图谋将她排除,但她被忠诚于马其顿王朝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拥立,废米海尔五世,作为马其顿王朝正统嫡系与妹狄奥多拉共同在1042年即帝位;同年,以六十余岁之身与君士坦丁九世结婚,三位皇帝共同执政。
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6年在位):
拜占廷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与海伦娜皇后之女,佐伊女皇之妹,拜占廷帝国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末代皇帝;1042年起与其姐佐伊和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作为拜占廷帝国共主,三位皇帝共同执政;1052年其姐佐伊女皇死,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两人执政;1054年君士坦丁九世死后为单独的女皇;无嗣,1056年临终前指定米海尔六世即位,马其顿王朝告终。
越南
(共1位)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
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称昭圣公主;1224年因惠宗长女顺天公主已嫁,又无男嗣,乃立其为皇太女;同年权臣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帝,时年仅七岁,实际权力掌握在守度手中;1225年嫁守度侄陈日煚(即陈太宗),同年禅位于夫君,降为昭圣皇后,李朝为陈朝所取代;因无子嗣,于1237年被陈守度*令太宗废其后位,复称昭圣公主;1258年太宗内禅于太子陈晃,是为陈圣宗,圣宗遂娶昭圣公主为皇后,为*之举,同年生子陈昑(即后来的陈仁宗);死后谥昭皇帝。她做过女皇,后又成为父子两代皇帝的皇后,儿子也是皇帝,是越南史上的传奇女性。
俄罗斯帝国
罗曼诺夫王朝(共4位)
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
全名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为立陶宛一农民之女,在大北方战争中为俄军所俘虏,旋为彼得一世所宠,成为他的*;1712年正式成为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后得到近卫军支持,成为女皇。在位时间短,*上无所建树;她与彼得一世育有二子五女,其中二子三女皆早逝,唯次女与此女长大*,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
全名安娜•伊凡诺夫娜,*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罗斯帝国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与库尔兰公爵结婚,但不到三个月其夫死,遂以遗孀身份成为库尔兰女公爵,以后终身未嫁;174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后无嗣,遂即位为女皇;在位期间长期对外用兵,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亦即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联合对抗波旁王室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并取得胜利,但在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第四次俄土战争)中受挫;以风流著称,无后,令其甥孙伊凡六世继位。
伊丽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
全名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其甥孙伊凡六世,自立为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继承人自居;在位期间鼓励商业发展,使*经济有所复苏;资助文学艺术创作,创建莫斯科大学和艺术院;对外参加七年战争,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结盟,对普鲁士作战屡屡获胜;但她给贵族以特权,
使广大农奴处境更加艰难;亦以荒淫著称,终身未婚,死后无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继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
即叶卡捷琳娜大帝,全名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本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于后来的彼得三世为妻;1762年伊丽莎白女皇死,无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皇后,同年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为女皇。其在位期间发动第五、六次俄土战争并取得胜利,击败奥斯曼帝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得黑海的出海口;与普鲁士和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使*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地跨欧亚*的全世界最大帝国,故被尊称为“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大帝”之一(另一个是彼得大帝);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旧保守,反对法国大*;亦以风流著称,男宠众多,两个儿子(包括后来继帝位的保罗一世)都有可能是她与男宠之子(因为其夫彼得三世没有生育能力)。
日本
(共8位、10代)
(这个存在一定争议,因日本自天武天皇才开始改称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称号应为大王,所以推古天皇及皇极天皇应不在此列。)
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
钦明天皇之女,敏达天皇妹、皇后,崇峻天皇妹,日本历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592年其兄崇峻天皇遭苏我马子杀害后被拥立为天皇;即位初立侄儿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推行改革;在位期间*贵族权力,推崇佛教,4次遣使团访问中国隋朝,开创飞鸟时代;屡次发兵朝鲜半岛,讨伐新罗,未果。
皇极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
舒明天皇皇后,孝德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35、37代天皇、第二位女天皇;642年其夫舒明天皇死后被权臣苏我虾夷拥立即位;645年其子中大兄皇子(后来的天智天皇)发动宫廷政变,灭苏我入鹿,乃内禅于其弟孝德天皇;654年孝德天皇死后于次年重祚,而实权掌握在儿子中大兄皇子手中;统治后期奢侈挥霍,广营宫室;在位最后一年发兵朝鲜半岛,支援百济,对抗新罗和大唐联军,未交战先病逝。两年后(663年),日本、百济联军在白江口之战中大败。
持统天皇(690年—697年在位):
天智天皇之女,天武天皇侄女、皇后,日本历史上第41代天皇、第三位女天皇;686年其叔兼丈夫的天武天皇死后临朝称制;689年其子草壁皇子死,乃于次年正式即位;697年内禅于其孙文武天皇,称太上天皇;统治期间日本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开始了白凤时代。
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
天智天皇之女,持统女帝妹、儿媳妇,草壁皇子姑母、太子妃,文武天皇姑祖母、母亲,日本历史上第43代天皇、第四位女天皇;707年其侄孙、也是儿子的文武天皇死后,由于其侄儿兼丈夫的草壁皇子早逝,乃即位;715年内禅于其女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715年内禅于女儿元正女帝,为太上天皇。
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
草壁皇子与元明女帝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4代天皇、第五位女天皇;715年其母元明女帝内禅,乃即位;724年内禅于其侄儿圣武天皇,为太上天皇。
孝谦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
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之女,日本历史上第46、48代天皇、第六位女天皇;749年其父圣武天皇内禅,乃即位;758年内禅于远房表弟淳仁天皇,为太上天皇,仍掌握实际大权;764年因藤原仲麻吕之乱,废黜淳仁天皇,重祚;在位期间多次派遣唐使出使中国,是“奈良时代”的全盛期;晚年宠信道镜法王,颇多弊政。
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
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和子之女,日本历史上第109代天皇、第七位女天皇;1629年其父后水尾天皇内禅,乃即位;1643年内禅于异母弟后光明天皇,为太上天皇。
后樱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
樱町天皇之女,桃园天皇姐,日本历史上第117代天皇、第八位也是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1762年其弟桃园天皇死,由于桃园天皇之子英仁(后来的后桃园天皇)尚幼,乃即位;1770年内禅于侄儿后桃园天皇,为太上天皇,继续辅政。
印度帝国
(共1位)
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77年—1901年在位),
即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之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属印度皇帝,英属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女皇”称号的君主,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侄女;1837年其伯父威廉四世死后即位为英国女王;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击败大清帝国,签订《南京条约》,开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之先河;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称号;其在位期间英国空前强盛,经济、科学、文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殖民统治方面,使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二个“日不落帝国”(第一个是西班牙帝国),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如今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等都是以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其子女众多,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有“欧洲的祖母”之称。
阿比西尼亚
所罗门王朝(今埃塞俄比亚,共1位)
佐迪图(1916年—1930年在位):
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1913年其父孟尼利克二世病故,其异母姐妹之子埃雅苏五世继位;1916年埃雅苏五世被废,遂即位为女皇,以堂弟塔法里•马康南亲王摄政并立为皇储;后与摄政王在改革还是守旧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秘密策动前夫发动地方叛乱,但被摄政王*;1930年4月在惊恐中病逝;摄政王即位,即阿比西尼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
在历史上还有些朝代中也有权力超越了皇帝但并未篡权称帝的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临朝称制,自武则天以后又叫垂帘听政,最典型的例子是吕后和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绪两朝大清国的实际统治者,甚至被称为“无冕女皇”。
其他例子如西辽的感天后和承天太后,蒙古帝国的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等,她们临朝称制时皇位空缺,成为实际上的一国之主,虽然未称帝,但一般把她们作为君主甚至准皇帝,最典型的标志就是以她们的名字和年号来纪年。
女性临朝称制在中国的各个朝代历史中较常出现,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孝”,即虽然不允许,但亦以孝心和容忍来对待女性的干政。
日本传说中和历史上也出现过帝位空缺而皇后称制的现象,如神功皇后,在明治维新以前,她也被视为天皇或准天皇。
日本南北朝时期,在足利尊氏的策划下使北朝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天皇坐镇朝廷(天皇、上皇、法皇皆无),因此由后伏见上皇的女御-西园寺宁子,以国母(光严天皇及光明天皇生母)的身分代行天皇职权,成为实际上的治天之君。
在日本历史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女帝”例子,她就是开创德川幕府江户城大奥的首任御年寄-春日局夫人,因为她的权力足以左右幕府*,又间接迫当时的后水尾天皇退位,因此被部分人喻视为女天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53
现今在任女王只有以下三位:
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荷兰女王贝雅特利克斯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54
国外的女皇多了。
在欧洲历史上,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中世纪的骑士时代,皇帝、国王这些名词从来都只是男人的专利,只有东罗马帝国出了几个影响不大的女皇帝。但从14世纪开始,在一个又一个的国家,一个又一个的女王(皇)断断续续地出现了,一直到当代,累计有三十来位。英国6位,*4位,荷兰3位,卢森堡2位,西班牙3位,葡萄牙2位,瑞典2位,丹麦2位,奥地利1位,波兰1位,匈牙利1位,还有苏格兰、纳瓦拉、那不勒斯等现在已为人兼并的国家也出过女王。
其中丹麦的玛格丽特一世(1387—1412年在位)、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西班牙的伊莎贝尔一世(1474—1504年在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奥地利的玛丽亚·特蕾西亚(1740—1780在位)分别被本国的史学界认为是本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1:54
欧洲曾经好几个国家都有,现在只有三个女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