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05:5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1:16
徽州传统风味小吃:毛豆腐 毛豆腐是歙县特有的风味小吃,它是先将白嫩嫩的水豆腐干,切成细小的长方块,撒上盐放进温室三五天,待它长出长长的绒毛,就可以食用了。吃毛豆腐大多是煎吃,边吃边呷上几口白酒,那真是回味无穷。当然,也有用毛豆腐做汤的吃法。 品尝毛豆腐,讲究环境和情趣,随着一声声“毛豆腐噢——、毛豆腐噢 ——”的叫喊声,卖毛豆腐的便挑着一幅担子走来了,担子前面为火炉,炉上支着煎毛豆腐用的平锅,担子后面是几扎干柴和一盘盘雪白的毛豆腐。你一抬手,他就把担子放下了,你和朋友围担坐下,平锅中的香油就熬得香气缭绕了,毛豆腐放入锅中,只听“丝拉”一声,那毛豆腐的香味也就扑面而来,当你用竹筷子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鲜而不腻,满口香味,你一面品尝,一面与朋友谈古论今,那种惬适,那种快意,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难怪有人说:“日啖小吃毛豆腐,不辞长作徽州人”。 40年代初,笔者在上海万竹小学(今上海市实验小学)读书。一天晚上, 家父讲了一个使人发笑的事:一徽州老乡,当时在上海做毛豆腐小生意,每当把毛豆腐担子挑到租界去卖时,常常被红头阿三(租界内雇用的印度*)赶出租界,因为毛豆腐外表茸毛丛丛,非常难看,看上去实不卫生,所以不准在租界卖 。 徽州老乡只好把毛豆腐担子挑出租界,摆到租界对面的上海老城里马路口。不大一会,这些红头阿三又三三两两偷偷跑出租界,到毛豆腐摊前大吃起来。 关于毛豆腐还有不少的传闻逸事。相传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贫困潦倒,一路行乞到了徽州,在一个小山村的破水磨坊里安身暂住。一天,他乞讨得一碗豆腐,便留下一些放在石磨的木料斗上,没想到数日后豆腐长满白毛,他也没舍得扔掉。正好那几天天不作美,大雨下个不停,饥肠辘辘的朱元璋,既无法出门乞讨,又无点滴可充饥之物,只好找出一点点香油倒入锅内,把长满白毛的豆腐煎一煎,以解饥饿之苦。没想到这白毛豆腐一下锅,“兹啦”一声响,随之而来的是香味扑鼻、金黄金黄。他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啊!想不到这长了毛的豆腐,竟有这等好吃,味美无比,伴他度过了这饥饿难熬的时辰。于是“徽州毛豆腐”成了救驾食品小吃。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1938年,新四军在徽州休整,陈毅同志百忙之余,喜欢在街头毛豆腐担前,与几位老乡同围一炉,共品毛豆腐,叙党群情谊,宣传抗日救亡, 兴致高时,老乡们总与陈老总仰面大笑,陈老总操着一口川腔,指着煎锅说:“多放些辣子哟!” 现在毛豆腐成了徽州特有的一道传统风味小吃,引起美食家们的注意。其吃法主要有二种: 1、传统吃法:今日徽州遍及城乡的毛豆腐担子,一头干柴、炉灶、平底锅 , 一头是香油、辣火、毛豆腐,筷子、酒杯……一应俱全,挑到街头闹市、摆摊设点现煎现卖现吃。随着“嗒,的的嗒!嗒,的的嗒!”清脆有节奏的竹板打击声,招来顾客尝鲜解馋,有三五好友围摊而坐,面对热烘烘、香喷喷、金黄黄的毛豆腐,一手端着徽酒,一手拿着竹筷,有的要份加料(在滚热的毛豆腐上敲几只鸡蛋调和),放上葱花辣酱,边吃边聊,谈古论今,畅谈友情,还谈生意。 2、现代吃法:先将毛豆腐下热油锅中煎,片刻两面金黄即捞起放入盘中, 倒入几乎同时炒好的三丁糊(用精肉丁、香菇丁、冬笋丁猛火炒熟,加入淀粉调 和),撒上葱花胡椒,即可端上筵席食用。也可用煎得两面黄的毛豆腐,放入笋丝、青菜,做成一道清汤毛豆腐,不放味精,味道照样鲜美,是一道徽州筵席独有的名汤。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1:17
是的,黄山毛豆腐是比较有名的安徽小吃,人们到安徽都会尝尝这地道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