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潘公桥 传说18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04:3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7:53
在江南水乡,河道和桥梁或许是城镇历史最为恒久的记忆本。人们沿河而居,凭桥来往。一座江南城镇的历史画卷,多半由小桥流水,叶叶飞舟,民居错落,桥宅相连的市井图连缀而成,而画卷中最绚烂、最让市井图中人自豪的画面大概是:白墙黑瓦夹道的水巷中,摇出一艘乌蓬的船,年轻的举子站立船头,一袭青衫似乎在满腹经纶的鼓沛下随风而动,炯炯的目光穿过一座座石桥的圈拱,飞骛远方。多年以后,昔时的英俊才子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者,载着满船的书籍和声誉荣归故里。江南水乡的灵气造就了一代有一代名流显宦,这些之中的竣拔又以自己的才华和声名为家乡增光添彩。而他们曾经走过,曾经泊过的桥梁,伴随着世世代代相传的掌故,与他们一同享受后代的景仰。
湖州城北苕 两溪汇合处的潘公桥,就和湖州的一位历史名人潘季驯紧密相连。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湖州市区环诸乡傀溪村人)明嘉蜻二十九年(1550)进士,进入仕途。
十五年后,潘季驯被委任为右金都御史,首次参与黄河河道治理,主持开辟新河使黄河分流减患,因功加副都御史,不久就离职。
隆庆四年(1570),黄河在胚州(今江苏省胚县),晖宁(今江苏省晖宁县)决口,任右副都御史,再次负责治河,潘季驯采取堵河口,整河道的方法,次年完成治河工程,又遭劫罢官.
万历五年(1577)黄河在崔镇(今江苏省泗阳县)境内决口,和水该向水流,使清河口淤塞,淮河南千,高堰湖堤坝被冲毁,淮扬、高邮、宝应一带被淹没。次年夏,朝廷命潘季驯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嗣郎第三次负责治理黄河。潘季驯认为,黄河故道久已堙没。虽可修复,但其深度,广度不如新河。建议以今道为基础,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一防溃决,有以为淮河水清、黄河水浊,淮河水弱、黄河水强、应筑高堤,籍淮河之清水以冲黄河之浊流。使二水并流,则每口自浚。这一建议经朝廷批准后得以实施,于次年冬,完成对黄、淮两河的治理。万历八年(1580年)春,任太子太保,晋任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又先后改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不久又被削职回乡。
乡居期间,潘鸡驯见湖州北门 笤两溪汇合处水势湍急,交通不便,联想到自己禅尽心智治理黄河,有功天下朝廷,却屡糟物仪,屡被罢官,如今罢官回乡,理应为家乡民众尽一己之力,何况建桥也是扒公宿愿。于是捐银2500两,发起建桥,从选择址到施工均亲自过问,从万历十三年(1587年)破土动工,历时5年竣工。参与建桥的乌程县令杨应聘命名为潘公桥,清道光年间重建时改五孔石梁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长57.5米,宽6.6米,高9.5米,两坡各设踏步50级,两 原来一对石 员,也有人叫它“ 龙”,力大无比,据说是让它们在洪水来时驮负大桥的,该桥结构坚固,工艺精湛,风格古朴,气势雄伟。
万历十八年(1590年),潘季驯再次出任右都御史,总督河道治理,次年,黄河水位暴涨,洪水冲入吓镇(今江苏沛县东北),毁坏田地房屋无数,众多居民被溺,潘季驯及时筑提阻塞,才避免更大损失,次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部御史。
潘季驯先后四任河道总理,主持治理黄河,长达27年,以增筑提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无不费心操劳,还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筑提防溢、建坝减水、以提束水、以水攻沙”等一系列治河措施,著有《河防一览》、《两河径略》等。
潘公死后归葬故里,墓在升山三墩村,毁于“*”,但形迹可辨,这里四水环抱,仅一木桥连通,墓垒土起封,坐东朝西,竟在遥奉弁山祖坟,其祖父潘癸之墓位于弁山太史湾,墓穴及部分石人、石墓表、长长的墓道仍得保存。当地人称“笠冒坟”,至今潘氏后人常来祭墓。
在潘季驯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方水利专家兴致勃勃地向当时的清*提出了“采用双重堤制,沿河堤筑减速水堤引黄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方案,并颇为自得地撰写成论文发表,引起了国际水利界的一片关注,不久以后,他们便惊讶地发现这不过是一位中国古人理论与实践的翻版,世界水利泰斗、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偻堤之用为属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高傲的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7:54
一个地主造的,百姓想过桥就要收费。老人说的不知道准不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