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7:53
1.宗务隆山地层分区(Ⅱ1)
其北界为宗务隆山断裂,南部与柴达木盆地北缘分区相接壤。区内石炭系厚度大,变质深,火山岩发育,属活动型沉积。
1)土尔根大坂群:由青海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91年重新定义并引用。《青海省岩石地层》(1997)中称土尔根大坂组,但时代含义完全不同,后者引用的
类化石应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产物。而书中所列的果可山组却与该组特征完全相同。本书采用区域地质志的划分意见,仍称土尔根大坂群,并将果可山组作为该群同义名。该群主要见于土尔根大坂地区,岩性由片理化砂岩、千枚岩、结晶灰岩、变砂岩及火山岩组成,厚1031~2815m。含珊瑚、腕足类、头足类、腹足类等。
2)中吾农山群:青海第一区调队于1978年命名,1991年《青海省区域地质志》引用,1997年“青海岩石地层”将该群分为土尔根大坂组和果可山组,本书采用区域地质志的划分方案,沿用中吾农山群,用以代表该区上石炭统。该群构成宗务隆山主体,分布于宗务隆山、茶卡北山等地,下部以碎屑岩为主,上部以碳酸盐岩为主,火山岩、火山碎屑岩较为发育,厚1209~3179m。含
类、珊瑚、头足类、腕足类等。该群与土尔根大坂群接触关系不清楚。
2.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层分区(Ⅱ2)
该分区包括区域地质志所划欧龙布鲁克地层分区。其北与宗务隆山分区相接,南邻柴达木盆地分区,呈狭长带状展布。区内石炭系发育齐全,地层研究程度很高,成为石炭系标准剖面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2006年,先后有数十家单位、个人对该分区石炭系提出了不同划分意见(表3-3)。整个石炭系为海相、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及含煤沉积(图3-2、图3-3)。
1)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青海第一区调队1978年命名于乌兰县阿木尼克山。代表上泥盆统沉积,《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将其归入下石炭统底部。1997年青海岩石地层归入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本书根据岩性和化石组合仍将其归入上泥盆统。该组岩性为灰紫、暗紫、肉红色中厚层状砾岩、细砾岩,夹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厚116m(穿山沟),194m(城墙沟),345m(扎布萨尕秀)。含植物化石Leptophloeum rhombicum,及孢粉,其下与牦牛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2)穿山沟组:青海省第一区调队1976年创建于阿木尼克山穿山沟西侧。此后,被广泛引用(杨式溥(1980),侯鸿飞等(1982),贺广田(1986),王增吉(1987、1990),青海地质矿产局(1991),王训练等(1994、2002),青海油田公司(2003、2006),中国石油大学、青海油田公司(2005))。但青海地质矿产局1997年认为该组纯属生物地层单位予以废弃。本书根据岩性和生物群特征,同意将其作为下石炭统最底部层位予以保留。岩性为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灰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钙质页岩、粉砂岩,含珊瑚(Cassinella cf.longiseptata—Lophophyllum densum组合和Enygmophyllum bium—Kakwiphyllum qinghaiense组合)、腕足类(Syringothyris hannibalensis—Rhytiophora arcuata组合和Syringothyris cf.texta—Rhipidomella altaica组合)。其下与阿木尼克组,其上与城墙沟组均为整合接触。该组厚度在穿山沟地区为452m,城墙沟地区为212m,向东逐渐变薄,总的厚度变化为90~452m。下部与阿木尼克组整合接触。
图3-2 柴达木盆地穿山沟剖面下石炭统综合柱状图
图3-3 柴达木盆地石灰沟剖面上石炭统综合柱状图
3)城墙沟组:由穆恩之等1958年创建于乌兰县欧龙布鲁克山城墙沟地区。原定义中包含了现在的阿木尼克组、穿山沟组。1976年以前,该组一直作为下石炭统下部层位被引用。自穿山沟组创建以后,该组作为下石炭统下部层位,并与穿山沟组一起代表杜内阶沉积。岩性为灰色灰岩、砂质灰岩、生物灰岩,底部含泥、钙质结核。含丰富的珊瑚(Siphonophyllia oppresa—Ekwasophyllum heijianshanense组合)、腕足类及腹足类、三叶虫、苔藓虫等。该组与下伏穿山沟组和上覆怀头他拉组均为整合接触。在城墙沟剖面厚202m,穿山沟地区厚490m。在牦牛山等地,穿山沟组与城墙沟组没有详细划分,城墙沟组和穿山沟组总厚大于475m。应该指出,以前划分出的城墙沟组在很多地区与穿山沟组未分开,笼统归入早石炭世早期沉积。
表3-3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划分沿革表
4)怀头他拉组:1959年穆恩之命名于乌兰县欧龙布鲁克怀头他拉煤矿。该组分布于结绿素、石灰沟、欧龙布鲁克山南坡、怀头他拉煤矿、扎布萨尕秀西及牦牛山等地。岩性为浅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灰岩、燧石灰岩、生物灰岩,夹砂页岩。一般厚293~600m。含腕足类(Gigantoproctus geniculatus—Echinoconchus punctatus组合)、珊瑚及孢粉等。在欧龙布鲁克山怀头他拉煤矿剖面,该组下部为砂岩、页岩互层,夹细砾岩、灰岩及煤层;上部为灰岩、砂岩、泥灰岩,厚1111~1301m。含珊瑚、腕足类等。其下与城墙沟组整合接触。
5)克鲁克组:1959年穆恩之创名于乌兰县怀头他拉煤矿至克鲁克之间。最初称克鲁克群,1980年以后改称为组,《青海省区域地层表》(1980)、《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相继引用,代表上石炭统下部沉积。《青海省岩石地层》(1997)将其代表整个上石炭统,包括了扎布萨尕秀组。本书同意青海省区域地质志的观点,代表上石炭统下部层位。该组见于分区东部大头羊沟、石灰沟、扎布萨尕秀及欧龙布鲁克山一带。岩性为灰、黑灰色灰岩、砂岩、页岩、碳质泥岩,夹煤线或薄煤层。在怀头他拉至克鲁克之间厚390m,石灰沟694m,扎布萨尕秀东北厚390m,在欧龙布鲁克山北坡和怀头他拉南山等地厚约225~722m。含
类、腕足类(Proctus concinnus—Choristites yanghukouensis组合)、珊瑚、介形类(Bairdia aff.calida,B.cf.ventriconea.,Bythocypris sp.)、植物(Rhodeopteridium chinghaiense—Lepididendron aolongbulukense组合)、孢粉及苔藓虫、菊石、双壳类等。王增吉等(1995)建立了3个四射珊瑚组合带:Lithostrotionella—Thysanophyllum珊瑚组合带,Cyathaxonia—Rotiphyllum珊瑚组合带和Protoivanovia—Amplexus珊瑚组合带。
6)扎布萨尕秀组:1962年青海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创名于乌兰县扎布萨尕秀东北,青海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1980)、《青海省区域地层表》(1980)、《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先后引用,代表上石炭统上部沉积。青海省岩石地层(1997)认为该组纯系生物地层单位予以废弃,并将其归入克鲁克组,本书同意青海省区域地质志的划分意见。该组分布于石灰沟、欧龙布鲁克山地区,岩性为灰、灰黑色厚层状生物灰岩、灰岩,夹粉砂岩,碳质、泥质页岩及煤层。石灰沟剖面厚325m,扎布萨尕秀剖面厚593m。其下与克鲁克组整合接触,其上未见顶;在东部地区,岩性为砂页岩、灰岩夹煤系,局部以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岩。中部为厚约700m的灰绿色火山角砾岩、英安岩和流纹岩,总厚150~3600m。含腕足类(Gigantoproctus geniculatus—Echinoconchus punctatus组合)、珊瑚及孢粉等。在欧龙布鲁克山怀头他拉煤矿剖面,该组下部为砂岩、页岩互层,夹细砾岩、灰岩及煤层;上部为灰岩、砂岩、泥灰岩,厚1111~1301m。含珊瑚、腕足类等。其下与城墙沟组整合接触。
3.柴达木盆地地层分区(Ⅱ3)
该区包括冷湖—小柴旦—都兰—格尔木—茫崖—牛鼻子梁一线广大地区。1997年以前,由于钻孔没有钻遇到可靠的石炭纪地层,该区石炭系情况不明。1998年以来,先后在霍参1井、冷科1井、尕丘1井等钻孔内发现石炭纪地层,此外,根据原油来源对比,推测马北2井有石炭系原油(邵文斌,2006)。从而填补了该地层区石炭系空白。需要指出,原井下钻井剖面全部归入下石炭统怀头他拉组,经详细核对岩性,与地表怀头他拉组区别明显,且生物群面貌也不同,为此,本书将井下原划的下石炭统笼统称为石炭系,留待以后根据新的资料再作详细划分。
(1)霍参1井1798~2150m井段的石炭系
1998年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完钻的霍参1井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一口重要探井,构造位置为霍布逊坳陷宗家构造高部位,在1876~2150m井段发现石炭系(未穿),视厚度274m。岩性为深灰、浅灰及暗紫红色灰岩、泥灰岩、泥岩和砂岩。根据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料,在1882~2023m井段发现孢子、腕足类、珊瑚、介形类、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多门类化石。其中:
1)在1882.05~2017m井段,见有少量蕨类孢子。
2)在1935~2023.3m 井段,见有珊瑚Chaetetes sp.。
3)在2019.53m 井段,发现腕足类Eochoristites sp.。
4)在1902~2010 井段,分析出介形类Bairdia longicalida,Bairdia sp.,Cavellina sp.,Shivaella sp.,Gomphocythere sp.等。根据上述化石组合特征,认为1882~2023m 井段地层应为石炭系。
李守军等(2000)根据岩性变化,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深灰、灰*泥岩、泥灰岩;上部为灰绿、深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李守军等根据地震资料的重新解释,编制了柴东地区石炭系分布图,并推测以下几个地区可能存在石炭系:①敦格公路以东—霍布逊湖以西的狭长地区;②全吉构造带,厚度在300~500m;③德令哈—怀头他拉一带,目前仅见于怀头他拉、欧南1245、0031测线及托素湖以南;④阿木尼克山以南、诺木洪以北、霍布逊湖以东广大地区。根据地震成果,T M反射标准层(1798m)为侏罗系与石炭系的界限,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图3-4)。
图3-4 霍参1井层位标定与CD98310测线地震解释剖面
青海油田公司(2003)通过霍参1井及其相关测线的前中生界地层追踪对比,推测霍布逊坳陷石炭系顶界埋深大部分达5000~8000m以上,仅宗家构造霍参1井附近及其东南部埋深可小于2000m。
(2)冷科1井4666~5200m井段的石炭系
冷科1井为柴达木盆地北部的一口重点科学探井。1997年完钻,井深达5200m。2003年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引用有关人士的意见,认为4666~5200m井段,可能为石炭系。其理由是:①井深4666~5200m井段岩石中有深灰、灰黑色灰岩、泥晶灰岩、砂质灰岩及灰白色泥质粉砂岩互层,以及凝灰质粉砂岩;②井深4994.57m处岩石薄片中发现有孔虫、
类、腕足类、棘皮动物化石碎片;③井深4666m以上电阻率一般在30W·m以下,最高达100W·m,为中高速,中高密度,中高G R值;在4666m以下电阻率明显增高,一般大于200W·m,最高达2000W·m,为高速,高密度,中等值;④井深4666m以下,地层成层性差,为块状特征。据此,将该井段地层归入石炭系。王昌桂2005年亦将原划为侏罗系的沉凝灰岩,变质砂岩、含煤地层归入石炭系,其理由如下:①地震反射在4666m处,与上覆侏罗纪地层存在明显的角度不整合;②在岩石薄片中发现海相化石海百合茎、棘皮动物和珊瑚碎片等;③岩性为沉凝灰岩,轻变质砂岩、轻变质灰岩,并有多组方解石脉充填(表3-4)。
表3-4 冷科1井4666m附近井段电性、岩性变化
同时发现,在冷湖4号、深85井、深86井、冷湖三号小黑山等处也见到海相化石碎片,显然该区井下的海相化石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
(3)尕丘1井1284~1908.1m井段的石炭系
尕丘1井是柴北缘绿梁山前带尕丘构造带上的一口探井。钻探发现,该井在1284~1908.1m井段,发现厚度达600m的石炭纪地层,其岩性为灰白、深灰、棕红色灰岩,夹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下部见灰黑、黑色碳质泥岩和少量煤层。其沉积特征与尕丘1井东南侧绿梁山前地表出露的石炭系相似。
(4)马北2井1463~1467.7m井段和仙3井1076~1082.6m井段的石炭系
邵文斌等(2006)根据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推测马北2井(1463~1465.7m井段)所在的马背2号构造带上,早期注入的原油很可能来于石炭系微咸水沉积环境。同时指出,在柴北缘仙3井1076~1082.6m井段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马北2井非常相似。进而推测,马海、南八仙、鱼卡等地原油中可能混有咸水环境下形成的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并具有一定的生气能力。
此外,根据青海油田公司最近的地震资料解释,在乌中1井、德参1井、德科1井、全参1井等钻孔内均有石炭系发现。由此推测,在柴达木盆地内部存在广阔的滨浅海沉积环境,早石炭世开始,伴随大规模的海侵,广泛发育碳酸盐台地相沉积。晚石炭世海水变浅,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增多,以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并指出,石炭系最大埋藏深度位于阿木尼克山以南阿南断裂下盘,深达10000m。最大残留厚度位于北霍布逊湖东侧,达2600m。
上述资料表明,石炭系在盆地内分布范围可能很大,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工作,以提高盆地内部石炭系的研究水平。
4.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层分区(Ⅱ4)
其北与柴达木盆地分区相连,包括布尔汗布达山,祁漫塔格地区。南界为博卡雷克塔格—阿尼玛卿山断裂带。区内发育上泥盆统和石炭系。
1)上泥盆统哈尔扎组和契盖苏组:出露于祁漫塔格山地区,岩性为灰绿、灰黑色安山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砂岩,夹砾岩、板岩、粉砂岩,厚1316m。含腕足类(Cyrtospirifer.,Tenticospirifer,Schizophoria)、珊瑚(Breviphrentis,Tabulophyllum,Siphonophrentis,Pexiphyllum)、植物(Leptophloeum rhombicum)。云居萨依剖面原划五龙沟组下部1~3层,岩性为灰、灰褐色中厚层状细砾岩、岩屑砂岩,厚208m。其层位应归入上泥盆统。
2)五龙沟组:青海地质局第一地质队1973年创建于都兰县五龙沟上游。《青海省区域地层表》和《青海省区域地质志》分别引用。刘广才等1985年创建的石拐子组,其层位与五龙沟组相当。《青海省岩石地层》(1997)认为五龙沟组岩石、化石来源及产地均不清楚,故停止使用。经查证该组产地、岩性、化石均很清楚,根据命名法原则,本书同意《青海省区域地质志》的意见,保留五龙沟组,作为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层分区相当于岩关阶沉积。其岩性为灰白色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硅质灰岩、夹白云岩。含腕足类(Syringothyris—Rhipidomella组合)和珊瑚(Humboldtia—Vesiculophyllum组合和Kueichowpora—Syringopora组合,以及腹足类(Euomphalus sp.,Bellerophon sp.)。一般厚86~320m(云居萨依剖面厚186m)。其下与上泥盆统哈尔扎组,其上与大干沟组均为整合接触关系。在布尔汗布达山南坡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下部未命名。分布于五龙沟南、可可沙、科科可特、清水河、都兰县南、查干鄂博图等地。下部为变砾岩组(厚度大于343m),中部为变砾岩、千枚岩组(厚度大于2048m),上部为变火山岩—大理岩组(厚度大于3217m)。总厚度大于5608m。因缺少时代依据,具体时代有待商榷。
3)大干沟组:青海第一地质队1978年创名于格尔木市南大干沟。一直沿用至今。在祁漫塔格山地区岩性为深灰、灰白色中厚层—块状生物碎屑灰岩、硅质白云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碎屑、鲕粒、硅质灰岩。厚329~2232m。含珊瑚、腕足类,及腹足类、双壳类、有孔虫、苔藓虫等。其下与五龙沟组整合接触。在布尔汗布达山南坡拉玛托洛湖、希里可特、清水河东子错、抄不抄等地,岩性为深灰色灰岩、含砾粗砂岩、石英砾岩、砂砾岩及结晶灰岩、生物灰岩、钙质页岩,夹碳质页岩。含珊瑚及腕足类。厚达170~1343m。该组与下伏五龙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4)缔敖苏组:1978年青海第一地质队创名于格尔木市哈是托(缔敖苏)。《青海省区域地层表》(1980)、《青海省区域地质志》(1991)相继引用,代表晚石炭世早期沉积。在祁漫塔格山地区分布于野马泉、哈尔扎、拉乌扎沟一带。岩性为灰、浅灰、红色中薄—巨厚层生物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下部有紫红—灰褐色含砾石英砂岩及细砂岩,厚度一般为333~901m(其中缔敖苏地区179m,肯得可克392m,浩特洛哇566m)。含丰富的
类(自下而上为:Profusulinella带,Fusulina—Fusulinella带)、腕足类、珊瑚、腹足类等。其下与大干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布尔汗布达山南、北坡及都兰地区,该组见于抄不抄、托索河北、亚麻图、叉尕可特力、关角牙河、扫数难尕努及清水河东子错等地。岩性为深灰色厚—巨厚层灰岩和石英砂岩,厚98~800m。含
类、腕足类。局部地区见植物、双壳类。
5)四角羊沟组:该组为青海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于1980年创建,代表柴达木盆地南缘上石炭统上部沉积(相当于刘广才1987年所建的打柴沟组)。该组分布于云居萨依、野马泉、打柴沟、四角羊沟、牛可特巴克塔,及缔敖苏等地,其分布范围与缔敖苏组基本相同,两组之间为整合接触。岩性为灰、浅灰色中厚—巨厚层生物碎屑灰岩,豹皮、鲕状灰岩,夹白云岩、泥质粉砂岩,厚156~558m。含
类、珊瑚、腕足类、牙形类、苔藓虫等。本组下段为麦粒
带,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下部为含粒状灰岩,含
类;上段为假希瓦格
带,为灰黑、灰色薄—厚层灰岩,含燧石薄层或结核。含
类、腕足类等。其上与下二叠统亦为整合接触。在布尔汗布达山南、北坡四角羊沟组见于昆仑湖南、大格勒沟、叉尕可特力东坡、抄不抄、哈拉筛中游、关角牙河及冬木北山地区。在叉尕可特力地区岩性为灰黑、浅灰、灰*厚—巨厚层状灰岩夹含砾砂岩,厚156m。含
类、珊瑚。其下与上石炭统下部层位整合接触;在东部冬木北山地区,岩性为灰绿、灰黑色中厚层—块状砾岩、凝灰熔岩、安山岩、夹砂岩、结晶灰岩,厚度大于840m。含珊瑚、
类、腕足类。根据所含
类(Eoparafusulina),牙形类(Sweetognathuswhitei),珊瑚(Kepingophyllum)等化石成果,四角羊沟组上部层位应属于下二叠统,因野外剖面岩性变化不明显,本书暂将其置于上石炭—下二叠统。
在东昆仑山南坡,划出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群,上石炭统捎斯兰赶陇组和浩特洛哇组。
1)哈拉郭勒群:1982年青海省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创名于都兰县起次日赶特乌拉。该组沿东昆仑山零星出露,分别见于巴能梗沙耶、起次日赶特乌拉、哈拉郭勒、察汗乌苏西,及拉玛托洛湖等地。厚度803~3490m。下部(1~34层)岩性为灰、灰绿色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夹千枚状板岩、千枚岩及硅质岩、粉砂岩等,厚2407m。其中流纹岩全岩同位素年龄值为235~261Ma;中部(35~43层)为深灰、灰白色中厚层—厚层—块状结晶灰岩、大理岩,夹石英砂岩、页岩、火山岩,厚443m。含腕足类、珊瑚;上部(44~50层)为灰、灰绿、灰*厚层细砾岩、岩屑砂岩,顶部夹安山岩及凝灰岩。厚度大于359m。该组下部未见底。
2)捎斯兰赶陇组:由李璋荣等1986年创建。1991年《青海省区域地质志》引用。《青海省岩石地层》(1997)因纯属生物地层单位而停用。岩性为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中细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板岩,含
类(Profusulinella带,Fusulina—Fusulinella带)、珊瑚、腕足类等。厚191~205m。
3)浩特洛哇组:由李璋荣等于1982年创建于都兰县浩特洛哇,一直引用至今。岩性为浅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不纯灰岩、中细粒石英砂岩,夹长石砂岩、硬砂岩。厚225~1480m。含
类、珊瑚。其下与捎斯兰赶陇组整合接触。
该套地层与扎布萨尕秀组层位相当,其上部根据
类化石资料亦可能包括下二叠统。
5.阿尼玛卿山北坡地层分区(Ⅱ5)
石炭系零星出露于阿尼玛卿山地区的德尔尼、喀儿科、花石峡、果贡玛、布青山南坡、纳赤台小南川及昆仑湖等地。东段变质深,有低温高压的动力变质岩—蓝闪石片岩出现,属阿尼玛卿动力变质带产物;西段变质浅。由于研究程度低,该区石炭系未详细命名。
下石炭统在花石峡东果贡玛地区为生物灰岩夹石英砂岩,厚度大于88m。含腕足类。向东相变为砾岩、砂岩、火山岩。
上石炭统分布较广,但露头零星,在阿尼玛卿山地区,上石炭统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其下部为灰、紫红色细砂岩、石英砂岩、钙质砂岩与黑色灰岩互层,厚大于1368m。含
类、有孔虫(Braidyina sp.,Cribrogenerina sp.,Decherella sp.)、腕足类等;上部为灰白、深灰色块状灰岩、角砾状灰岩,厚1011~1197m。含
类、四射珊瑚、腕足类等。与下部接触关系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