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9:30
【全部计策】:
打草惊蛇 调虎离山 关门捉贼 偷梁换柱 树上开花 美人计 空城计 苦肉计 反客为主 连环计 走为上计 反间计 借刀杀人 无中生有 声东击西 瞒天过海 趁火打劫 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暗渡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借尸还魂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三十六计各个的意思: 瞒天过海:
【各计意思】
1、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2、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3、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4、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5、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6、暗渡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
7、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8、 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9、 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10、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11、 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12、 借尸还魂: 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13、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14、欲擒故纵: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15、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16、擒贼擒王: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17、釜底抽薪: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8、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19、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20、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21、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22、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23、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24、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25、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26、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27、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28、 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29、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30、 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31、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32、连环计: 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33、走为上计: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34、反客为主:由被动的状态转为主动,进而掌握到控制权,与喧宾夺主意义相同,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有机会就立刻把握住,进而掌握主导权。古时有名的有:刘邦忍辱负重、司马氏反客为主、郭子仪化被动为主动。
35、以逸待劳: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于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36、趁火打劫:趁着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着敌人处于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