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46
明朝的衰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的**跟经济上的滞后,这一系列的后果就直接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而把衰败的大明朝最终推向灭亡的,袁崇焕可以算是一个推手了。
袁崇焕是个文人出身,对于战争的场面也只是看过一两本兵书而已,就开始对军事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向上过战场的老兵打听了有关打仗的事情后,就想当然的觉得自己也有足够的能力领兵打仗,为国家做贡献。其实袁崇焕的初衷还是好的。可是后来为什么就成了把大明推向灭亡的千古罪人了呢?
崇祯明令禁止与蒙古的物资,粮草的交易,而袁崇焕始终一意孤行,他当时的想法是通过米面物资的交易与蒙古族交好,从而改变蒙古族的立场,然后孤立金国,然而,他不懂外交,只凭单纯的一厢情愿,蒙古获得的物资最后都交到金国手里了。
袁崇焕持才傲物,眼里容不下沙子,这个沙子就是毛文龙。毛文龙是明朝的一员大将,他的存在让大明的军事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可靠的壁垒,努尔哈赤就是因为有毛文龙在后方的牵制才久久没有攻城。但袁崇焕就因为看不惯毛文龙的为人处世,认为此人不好控制,不顾当时战局的紧张形势,而擅自将毛文龙杀了。
毛文龙被杀一事,可以说是明朝灭亡的催化剂。毛文龙的部下痛失将领,心里对大明政权产生是失望之意,很多人都选择的投奔清军,同时还带去了不少炮兵和筑炮的手工艺人。剩下的部队也已经人心涣散如一盘散沙了,这样的军队当然不堪一击了。
袁崇焕在历史中的争议一直都存在,一方面他出现在明朝最危难之时,先后 也做出过成绩,一方面他又控制不了自己的个人情绪,做事不考虑后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47
明朝末年的时候,明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崇祯皇帝想重振朝纲再现中兴之象,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难继。面对着朝廷内部的贪污*,国内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叛乱,再加上辽东地区的后金军虎视眈眈让此时的大明王朝,更是举步维艰 。袁崇焕对明朝灭亡的最大破坏在于杀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毛龙文。
袁崇焕表面抗战内里与后金议和,皇太极拿毛文龙的人头做条件,为了达到自己议和的目的,袁崇焕足足立了整整有十二条罪状,假传圣旨,借着持有的尚方宝剑杀掉毛文龙。《明史纪事本末补遗》记载: 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未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且恐文龙泄其款计,遂身入岛诱文龙……以尚方剑斩之。”
毛文龙被杀后,东江镇对明廷离心离德,岛上失去主帅,人心渐散,后来原部下大量降清.当时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为了怕他的部下发动兵变,增加响银18万两,加大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明朝*更失民心,1633年崇祯六年,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人等在山东重镇登州兵变,明朝派兵四万,围攻登莱二州。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人等率部投降清太宗皇太极,成为日后清军强大的武装部队,为清朝入关和夺取天下充当马前蹄。
可以说毛文龙之死,使得整个抗击后金的实力开始瓦解,导致了一系列不堪设想的后果。袁崇焕斩毛文龙后,可说是为女真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让皇太极能远征林丹汗,并绕道蒙古千里入侵关内。让后金失去敌后牵制,皇太极再无后顾之忧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47
袁崇焕按照孙承宗的所谓宁锦防线策略,在山海关外修建无数个小堡垒,弃山海关这样的雄关险要而不用,犯了兵家大忌,一方面耗空了明朝国库,另一方面方便了被敌人围城打援各个击破,可以好不夸张的说,袁崇焕与孙承宗直接开启了明朝的灭亡之门!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48
擅自杀害军中大将,集各种权利、资源于一身却毫无作为,拖得明朝错失各种时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6:49
袁崇焕的死使得明朝辽东局势无人可以主持,使得明朝末期少了一个有能力的将领,但是袁崇焕并不是一个能干扰大局的人,他并不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