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柔韧,软弱,绵软,松软,酥软,柔弱,软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2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6
仔细看看你的问题啊,
想着表达什么东西呀?
没有发出来呀,再补充一下吧,让大家帮你分析解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7
低头并不是软弱,而是坚韧
昨天收到了小表妹的邮件,标题叫“为情所困”。故事是这样的。小丫头喜欢小男孩。据小丫头的同桌A告诉小丫头,小男孩上课总是笑嘻嘻傻呵呵地从小丫头的右后方看着小丫头。小丫头一贯高贵冷艳,于是故作生气地要A不要乱讲,心中却像灌满了浓稠的蜂蜜,幸福得可以把自己溺死在里面。
不多久,小丫头和小男孩在一起了。可是小丫头总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每次她看到小男孩和小美女说话,就百般上前阻挠。小男孩要去打篮球不陪她吃晚饭,她就摆脸色不开心。
后来小男孩告诉小丫头,说和小美女同为语文课代表,每天要一起收本子不讲话实在太尴尬了;而且晚上哥们儿都要去打球,他不能不合群。小丫头立刻火了,得出结论:你果然不喜欢我!于是小丫头就不再理小男孩。电话不接,短信不回,见面不打招呼。
开始的时候,小男孩特别努力地想要搭讪解释,但是小丫头不理不睬了三四周,小男孩就没再来找过小丫头。小丫头惊慌了,邮件里说她其实很喜欢小男孩的只是想测试一下他。说她现在也觉得自己有点过分,特别想低头认错,但是又觉得认错显得自己特别软弱,问我该怎么办。
对于人来说,感情上的强势与主导,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而为了获得这种安全感与控制权,我们会变着法子去折磨对方,然后去证明他“爱”的深度。
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请了一个小保姆照顾我。小保姆是乡下人,满脸雀斑还不会讲普通话。我第一次见她就特别不喜欢她。
我觉得小保姆笨,就特别喜欢欺负她。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故意横过来,不给她留地方。比如吃饭的时候往她碗里撒盐撒糖。但是小保姆却从来不生气。
有时候,一个人越是无论如何不生气不动怒地对我好,我就越想变本加厉地欺负他,激怒他。于是后来,我拒绝和小保姆说话,她讲的每件事我都反其道而行之,她给我讲道理的时候要么就不理不睬要么就高声反驳。我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
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找到一根锈掉的针,拿在手中把玩。小保姆说那个很危险,要我不要玩。小保姆想把针从我的手里拿回去,我不给,抢夺之间那针在我的手掌上划了一道很长很深的伤口。
我妈当时特别生气,厉声问我怎么回事。我都吓傻了,什么也不敢承认。小保姆用她那一口乡下话解释,说是她想用那根针缝衣服,一下没注意划到了我的手。都是她的错。
后来我妈辞退了她。她走的那天,我站在房里看她清箱子。没说话,也没哭,就是那样看着她,一件件地把衣服叠好,放进箱子里。那个时候,世界安静得我好像能听见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声音。她关上箱子,出门的时候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以后要好好学习,要听妈妈的话,要注意安全。然后她拖着她的硕大的箱子,消失在门外。
她走后我高烧了一场,据我妈说,那次我抱着她,人生中第一次哭得那般伤心欲绝,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我是委屈,为小保姆委屈。我从没那么憎恶过自己。
再后来,有一次我和最好的朋友持久冷战。我想通了主动去道歉。她依旧不冷不热。于是我给她讲了小保姆的故事,她抱着我直接哭傻,边哭边一直说:我错了我错了。那一刻,我觉得人的感情好像一场困兽之斗,有时候那么倔强决绝,有时候又那么悲伤柔软。
思考了一段时间,我给小表妹回了封简短的邮件,省略心理历程三千字,主要嘱咐她好好考试不要多想,只是最后顺带说了一句,有时候低头并不是软弱,而是坚韧。真正内心强大的人,绝不会害怕自己爱得更多。
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
Remember what should be remember ,and forget what should be forgotten .Alter what is changeable ,and accept what is unchangeable .
面对以往的事情,我们往往持以释然的态度。是啊,既然都已经过去了,那么还去想它干什么?可是我们却总爱自欺欺人,总是因为过去的事情而羁绊了前进的步伐。有的东西或许可以把我们装扮的光彩鲜艳,可我们却会因这一时的鲜艳迷失自己,在那之后等待自己的就只有灭亡。过去很美好,但就算美好,我们也回不去了。未来那么远,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就有这么多舍不得的东西,背负着这些东西,我们怎么还能跑的快。不要给自己的弱点找客观原因,说自己多愁善感,你又不是林黛玉。找个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有些东西该仍旧扔了。因为以后的路上,你会遇到更好的。
我软弱,但并不可耻
当年我读法学院时,民法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布置了一道案例讨论题。
很多年前,村民陈某被安排为人民公社日夜看守仓库。一天深夜,陈某正在仓库里熟睡,突然被铁器撬门的声音惊醒。他惊恐地藏进草堆里张望,看到邻村的几个大汉手持凶器,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恶棍孙某的带领下,进入仓库偷窃财物。陈某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眼看着这些人将仓库里的财物搬走,等天亮后,才跑去报案。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集体财产的损失,大多数人主张陈某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也有人认为,陈某尽管承诺看守仓库,但面对手持凶器的暴徒,他的恐惧和懦弱出自本能,充其量也只是个人性格以及道德问题,在法律上不能要求他以付出自己性命为代价来履行合同义务。
从这个案例里,我联想到更深层的内容。比如,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人们如何在崇拜英雄的同时,客观地看待和承认人性的软弱。
下面这件事情就很能引人深思。
20世纪90年代,一架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美国飞机在波西尼亚执行任务时,被塞尔维亚族游击队击落。美国飞行员跳伞后隐藏在草丛里,面临着塞族游击队的搜捕。飞行员身上携带的一个简易信号发射器发挥了作用,美国人从航空母舰上派出直升飞机,追踪到了这个微弱信号,最后竟然神奇地从塞族游击队的包围圈里,将他救了出去。
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后,回到美国的飞行员成了这个国家众所周知的名人。除了被邀请到白宫和克林顿总统共进午餐,还被邀请到收视率极高的拉里·金的访谈节目里接受采访。
这位美国士兵在访谈节目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毫不隐讳地讲述着事情发生时自己无法抑制的恐惧和害怕。他害怕自己没命,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母亲,也见不到自己心爱的姑娘了,再也见不到家里那只可爱的狗了,再也吃不到麦当劳和肯德基了。
看电视的美国人,大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士兵所表达的,只是人类本身真实、脆弱和柔软的一个侧面。
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是这种思维方式最基本的出发点。多数美国人认为,在战争中,当军官和士兵已经尽了努力,但不幸陷入绝境,如果继续抵抗,只能是徒劳无益的无谓牺牲,在此种情况下,投降不仅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反而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当战俘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他们从来不会受到歧视,也不必接受审查。相反,他们可以看到大街的树枝上到处系着充满温情的*带,他们可以享受像胜利回师的英雄一样的待遇。这些现象,其实都是源于人们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有人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西方文化推崇强者,中国文化同情弱者。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在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恰恰在对待强者和弱者方面出现了两个极端。
一方面,包括武侠传奇在内的各种媒体上,极力推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成功便成仁”“士可杀不可辱”等豪杰精神;另一方面,对弱势者却贬之为“没骨气”懦夫……“窝囊废”。由这样的思维方式出发,对历次战争中的战俘们,长期采取了掩饰、隐匿和不信任、歧视的态度。
看来,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神话,而是回归基本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