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虞姬的相关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3:1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4:35
虞姬
项羽的宠姬,名虞。项羽困于垓下,曾作诗曰:「虞兮虞兮奈若何!」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秦末虞地(江苏吴县)人,有美色,善剑舞。公元前209年,项羽助项梁杀会稽太守,于吴中起义。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项梁死,项羽为次将,施升上将军,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安徽灵县),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今安徽灵县东南有虞姬坟。
宋词词牌:『虞美人』据说得名于虞姬。清朝诗人何浦《虞美人》云:『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虞姬)』认为八千楚军*投降刘邦,没有一人像虞姬那样的坚贞。
京剧有《霸王别姬》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后人将她的故事千百遍演绎,其实,虞姬只是一个普通的江东女子,连名字都没有。项羽呼她为虞,只是因为她是虞地人。
虞姬只是个民间女子,她千里迢迢投奔项羽的军营,只是因为她敬爱他。她想,他是
需要有个人照料的,需要有人分享他的喜悦,需要有人分担他的悲哀。她想,这个人必须敬他、爱他,于是,她去了。
“曾是气吞残虏”,是项羽无人企及的英勇;釜破舟沉,是项羽的果敢和无畏。在乌骓马背上往来奔突的他,每一声断喝都是一条咒语,每一个*花都开在鲜血上,使暴秦的虎狼之兵尸堆如山。这一切,都使她由衷喜悦。
项羽不爱阿房宫的奢华,她也认为军营比较适合自己。阿房宫被付之一炬,火光明灭中,项羽凛然如战神,而她高贵如女神。
项羽离开了函谷关,即使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他是楚人,楚地有太多的让他难以割舍的东西。他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虞姬也希望停战,但是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毕竟,人的野心不是什么界限所能*的。虞姬,你的预感是对的,刘邦的确有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但你不曾说出,你认为项羽太累了,不该再让他担心。
刘邦是可怕的,他虽然不善领兵打仗,但他的心机比宝马长*更为厉害。张良的计谋像一杯毒酒,落入了楚人的喉咙。韩信的战阵像一张罗网,网住了楚人的铁骑。
项羽一天比一天沉郁了,虞姬也日渐憔悴。她为项羽担心,然而,她不曾说出。
垓下,残阳如血。
娇花凋零的虞姬扶着乌骓,低声诉说着心事。
项羽在帐内喝着闷酒,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着他的耳鼓。心中的郁闷不能随酒消融,便唯有随歌溢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若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虽粗通文墨,但不曾作过诗,他吟唱出的只是胸中的郁闷,只是那几欲喷薄而出压抑不住的郁闷。那悲怆的声音和着四面楚歌在军营飘荡,那声音似乎连太阳都不忍听,急忙落山。
“虞兮虞兮奈若何,奈若何……”项羽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虞姬,不由把那一句连唱几遍。
虞姬在帐外静静的听着,没有落泪。因为,她知道,泪,是没有用的。她感到有些欣慰,接着袭来的又是挥之不去的悲哀,为项羽,也为自己。忽然,她听到了一个微弱然而清晰的声音:“他必须突围出去,他能够突围出去,江东的乡亲也一定会像以前那样拥戴他。他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夺天下!”她知道突围需要轻装,而轻盈纤细的自己却是他最重的负担;她知道突围需要拚杀,而拚杀时是不能分心的,她也知道,有自己在,项羽是不能不分心的。她知道自己无力帮助项羽突围,但是,她知道自己能做的是什么。
“我不能拖累他,决不能!”虞姬喃喃自语,走进帐内。
“项王……”
“虞姬,有事么?”
“我想为你跳一支剑舞,请大王把佩剑给我。”
“好吧。”项羽没有觉察到什么,毫不迟疑地递过他的佩剑。
没有丝竹,有的只有项羽低低的吟唱。这就足够了,虞姬微微一笑,她要跳一支绝美的剑舞,让项羽永远记住自己。
项羽的郁闷随歌而出,虞姬的忧伤由舞承载。她的忧伤太重了,所以,只能由剑舞承载。
幽幽红颜,森森剑影,伴着四面楚歌的韵律……
虞姬舞着,想着,似乎回到了以前。她不再刻意于动作,只是听任心手交应:
一路的桃花依次绽放,一路的风情千般妩媚,一路的血流淙淙如水,一路的白骨森森如山。一路刀光,一路剑影,一路烽火,一路血泪……虞姬漫随着思绪起舞,似在江东,似在中原,似在函谷关……
项羽也有些恍惚,他眼中只有如电的剑光和如花的虞姬,似乎也回到了从前……
舞到最后一式,虞姬顺势用宝剑在颈间一抹,雪白雪白的颈上立即沁出殷红殷红的鲜血,美的有些不真切。“吴越薄钢锻剑,果然是天下无双的宝剑!”虞姬凄然一笑,软软的倒下。“霸王是不该流泪的。”但是在她倒地的一瞬间,她分明看见项羽的眼里喷涌出泪水。
“不管以后怎样,我不会拖累项王了……而且,这世上也不再有如此的剑舞,我给项王留下的舞影无人能仿,因为,即便后来还有舞技再高超的舞者,也不会再有我这般欣慰和悲哀交织的心绪……”
乌骓长嘶,和着楚歌,在呼唤虞姬……
当拔山扛鼎的传说成为泛黄的书页,当惊虹掣电的乌骓化为东去的江水,虞姬,这位普通的江东女子,以一支剑舞,将自己平凡的一生,演绎*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4:36
一说: 虞姬乃古越绍兴塔石村人,而非江苏人。塔石村位于美女山下,这里有很多虞姓人家,比邻西施故里诸暨和书法胜地兰亭,这里流传着一代名爰虞姬的传说,还有虞姬庙,可惜原来的虞姬庙已毁于战火。
另一说:虞姬(?—公元前202),秦末人,史称名虞,一说姓虞,今沭阳县颜集乡人。该乡境内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
据史料记载: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此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项羽奋战之斗志,希冀胜利突围。虞姬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人民至今传颂不已。明崇祯年间,虞姬故乡人民在颜集镇西首建立虞姬庙,以祭祀这位巾帼英烈。清乾隆年间,乡人吴九龄、叶祥麟等又为该庙建中殿、后殿,庙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装塑像,显示家乡人民对虞姬的高度崇敬之情。
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其诗云: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期间,曾对虞姬庙进行修建。抗战期间,因兵燹失修而圮毁。
历史悠悠,千百年来,沭阳民间关于虞姬的传说佳话颇多;京剧中也有一出震人心弦的历史悲剧——《霸王别姬》。
项籍(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字羽(特别注意一下 项羽本名籍 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第一武将!人称西楚霸王。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籍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在管他.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项羽的精神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