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写的三颗树 读后感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5 08:0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6:17
这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爱了。比如,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不爱大自然,否则你便很难理解人们的旅游热情,你也不能看透房屋销售商“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广告动机。作者苏童也绝非不爱自家窗前的那两棵果树。但怎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才是树所需要的爱?读了苏童的《三棵树》,你最终一定会和作者一样,明白了关于爱的真谛。 “我”曾经非常向往拥有自己的树。也正因此,站台名称“三棵树”才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和想像。“我”羡慕过西双版纳的孩子、大兴安岭伐木者的后代、乡村里的少年;“我”羡慕过城里有树、小街上许多人家有树;“我”移栽过一棵苦楝树,爱它到了“我知道它有多少叶子”的程度。但后来却失去了它。第一,是因为既没能为它提供它生长必须的土地(而不是水泥地);第二,是误会了它的请求,好心把它放在了十分危险的阳台上;第三,狂风大作的时候,“我”未能感同身受地想到风会怎么样地污辱它。“我”导演了一出“误杀亲子”的戏剧,“我”痛心不已,但并未能真的懂得如何去爱一棵树。 “我”后来又因偶然的机缘,得到了两棵果树。“我”惊喜之至,不由自主地反复念叨着:“你猜那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 “我也有了树,我一下子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现在我的窗前有了两棵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 这两棵树给了“我”许多。 第一是给了“我”惊喜,这点已勿须再说。 第二是给了“我”恩惠,这点也勿须多说。 第三是给了“我”精神上的依托。“我对世界的关注总是忧虑多于热情,怀疑多于信任。”“我曾是一个悲观的怀疑论者。树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以它们的热情与悲悯、宽容与直率。“我的父母曾经告诉过我,我有多么幸运,我不相信,朋友也对我说过,我有多么幸运,我不相信,现在两棵树告诉我,我最终是个幸运的人,我相信了。”对比之下,“我”对树木多么信赖! 第四是给了“我”精神上的提醒。“我”一厢情愿地解读树的姿态,误以为树“会对我说,我是你的树!我是你的树!”正由于误以为树是“我”的,也由于狭隘的保护个人私利的想法,“我及时地出现在窗边,喝令孩子们离开我的树”。树却“若无其事”,“提醒我那不是一次伤害,而是一次意外”,“树的奉献是无边无际的,我不仅是你的树,也是过路的孩子们的树!” 树给了“我”很多,但它们毫不张扬;树静静的关注着“我”,包容着“我”。“树不做任何背叛的决定……树摸清了我的所有底细,包括我的隐私,但树不说,别人便不知道。树只是凝视着我。”这是一种高度尊重的平等的爱,一种深挚的真正的大爱。
但“我”最终仍然失去了这两棵树。什么原因呢?又由此使“我”明白了什么呢? 从表面看,是“城市建设的蓝图……也埋葬了许多人的树。”“蓝图”,是一个社会群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的规划。可是,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挤占了树的生存空间。类似的事情在许多地方都上演过,甚至还在上演着。有的人想到了替树重新物色一个新家,却忘了(还是假装忘了?)“人挪活,树挪死”的古训,有的人压根就没想过树也有它的生存权,更别提平等地友好地尊重它、爱护它了。难道人们不爱树吗?非也!是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思想使人渺视或忽视了树们,侵占了树们还不觉察。连同曾经那么向往树的“我”在内,何尝真正理解过树、尊重过树、爱护过树呢?“我”不是导演了“误杀亲子”的悲剧吗?“我”不是误以为这树是“我”的树,就要独占它、控制它的奉献吗?“我”,作为一个含义深刻的个体的代表,对树的这种出于爱意的独占*,与社会这个群体对树的生存权利的漠视(甚至无视)之间,不是有着惊人的内在一致吗? 我们因为爱花的美艳,就把它从枝上掐下,好随时闻嗅把玩;我们因为爱虎的威猛,就把虎从山上关进笼里,供我们观赏;我们因为爱羊的温柔,就把羊的皮制成衣服穿在身上.我们拿动物做“科学实验”;我们大刀阔斧地改造山河。我们自诩为万物灵长,倚仗自己的强势地位,生杀予夺、任意处置我们的大自然中的兄弟姐妹,还以此自矜……如果我们这个社会群体不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认识不到树也和人一样是自然之子,是独立的存在,我们就不会彻底地尊重它、平等地善待它,那么树们就肯定让位于人类的*和无知,成为人类的牺牲品,而 “最终必须消失”。这才是树离我而去的真正原因。 “我”省悟到“我”对爱的理解曾经是多么的片面甚至错误。 树给了“我”许多,但“我”给了树什么呢?“我”给了树“我”的惊喜和感激,给了树“我”的拥有的独占的*,给了树“悄悄地忽略”。所以,当“我”失去了这两棵树的时候,“我”深深地自责了:“我对石榴的离情别意毫无察觉”,“我”出门回家时居然粗暴地踩在石榴的花瓣上!因此,从根本上说,“我”不配拥有这两棵树。人为什么总是得到了便不再珍惜?为什么总是失去了才知道可贵?拿“我”对树的爱,跟树对“我”的爱相比,“我”的爱是多么短暂、多么自私、多么肤浅、多么渺小、多么虚伪!在“我”第二次失去树之后,“我”想起了第一次失树的痛心的情节。“我问我自己,然后我听见了回应”——心灵深处的“我”对于物质的“我”的回应。“我”似乎听到了“我在这里,我在水里”的焦急而全无抱怨且不失依赖的呼喊,是被“我”无知的爱戕杀了的苦楝树苗的示意和呼喊,它是在说:快让我回到我原来的那块地里吧!我应该生存在土地里,长留在你心里,那才是我的归宿! 此时,“我”终于明白,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当然也不是前房东的树,更不是城市规划者的树,任何人都不配拥有它,不应当想拥有它,也不可能真正拥有它。它只属于它自己!也只有当它属于它自己的时候,它才能属于人类! 爱是什么?爱自己的孩子,是连老母鸡也会的事。但怎样爱孩子,却未必人人都会。贾母难道不爱宝玉和黛玉?她从爱出发,阻止宝黛爱情的发展,断送了黛玉的性命,断送了宝玉的幸福;父母难道不爱子女?他们从爱出发,百般溺爱,最终使孩子成了生活中不能自立的废人,精神上没有主见的庸人;人类历史上因为爱得自私或爱不得法而最终埋藏爱情的例子又是何其多也!所以,爱是平等,爱是尊重,爱是悲悯;爱是给它以它所需要的,而不是你所认为的它需要的爱;爱,就是要保护它的独立和自由!这是两棵树早就启示过我的,我却直到失去了果树才悟出这个简单的道理。长期以来,我们很多人对于花草树木不是爱,而是利用;不是爱,而是玩弄!我们亵渎了树们的真情和友爱,我们也必将自食苦果,后悔莫及!人们啊!快快反省自己吧! 这就是《三棵树》给我们的启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6:18
这是一篇充满感性和伤感的抒情散文。抒写的是作者本人伴随着思树、种树、丧树、得树、失树而展开的一段真切感人的情感历程。这和作者在《妻妾成群》中近乎冷酷的叙事者角色明显不同。字里行间闪烁着作者的独具灵性与情愫,贯穿着作者从童年到*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喜怒哀乐,以及怅惘与忧郁。
“三棵树”最初来自于作者童年记忆中一个北方的小火车站的名字。就是这个火车站的名字给作者童年无限遐想。作者从对“三棵树”的想象中渐渐进入他生命中第一棵树的回忆:“我从小到大在一条狭窄局促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从来没有爬树掏鸟蛋的经历”;“西双版纳的孩子有热带雨林,大兴安岭的伐木者的后代有红松和白桦,乡村里的少年有乌桕和紫槐”。拥有一棵树成了他少时的梦想与渴望。当生命中的第一棵树被无法抗拒的天灾彻底毁灭后,“我没有树。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作者在其成长中把自己没有树存在的生活看作不完美,看作有缺憾。
作者意外地获得了两棵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两棵热情好客的果树,不仅年年开花结果,无私地向左邻右舍布施恩惠,而且招来了鸟儿和孩子们。在有树的日子里,作者的生活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然而,“城市建设的蓝图埋葬了许多人过去的居所,也埋葬了许多人的树”。两棵果树被推土机埋葬了,作者又尝到了失去树的痛心滋味。
说到底,人与树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城市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人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干这种灭树毁绿的傻事?爱树护树,其实就是爱护人类自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6:18
这是一篇充满感性和伤感的抒情散文 对树的执着借此树来述说自己心灵路程和*在生活中的 抒写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现实 三棵树是作者心中的灯 表达了作者当时对于社会的执着与追求 辛酸和艰辛对树和理想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