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和“王”有何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6: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50
周代还没有“皇帝”这个称谓,最高统治者是周王,下属的诸侯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领地称为“国”。如鲁地,最早封给周公,其子孙世袭为公爵,称号就是“鲁X公”,封地是“公国”。而蔡叔度的其子孙世袭为侯爵,称号就是“蔡X侯”,封地为侯国。
到了春秋时期周王统治力下降,有实力的诸侯都自称或是被称作“公”,周王也无可奈何。到了战国时代,周王基本已名存实亡,各个诸侯也先后称王,俨然与周王平起平坐了。
无论“公”还是“王”,都是对一国之君的称谓,区别在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是春秋时期的君主,而“燕王”则为战国了。
惟一一个例外是楚国,由于当时楚国处于南方偏远之地,周王朝势力鞭长莫及,早在西周的时候便开始称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6:50
“王”一开始是周天子专用的,如周武王、周文王;后来随着地方诸侯实力的增强,诸侯国国主完全不把周天子放眼里,开始自称为王,如楚庄王,秦惠文王等。
公是地方诸侯的等级之一,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公是爵位最高的,往往是对周王朝贡献最大的诸侯国国主方可被称为公,如郑庄公、齐桓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