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2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2
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出自唐朝大诗人元稹编撰传奇小说《莺莺传》。
像《莺莺传》这种写情、写爱、写传奇的小说,在《莺莺传》之前,大多荒诞怪异,有神仙鬼怪参与其中,故事虽然引人入胜,但大家都不当真事看待,一笑而过。
不过,王实甫的《西厢记》经过改头换面,戏剧性虽然有了,最终却落下了《红楼梦》中贾母所说的才子金榜题名、与佳人洞房花烛的大团圆俗套,很土、很假。
还是说回到元稹的《莺莺传》上。
元稹的《莺莺传》写的全是真人真事。
故事中的男主角张生,十有*,就是他自己。
宋人王铚通过一番着力考辩,断定张生就是元稹本人。
后世的鲁迅、陈寅恪、岑仲勉等名家也都认为《莺莺传》就是“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我也认为《莺莺传》中的张生就是元稹。
元稹为什么要写《莺莺传》?
原因非常简单。
在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九月的一天,元稹又将这一艳遇绘声绘色地讲给了新交的好友李绅听——没有错,这个李绅,就是写了“锄禾日当午”的李绅。
李绅听得心痒难掻,连呼过瘾,对故事中的崔莺莺渴慕不已,恨自己命运不济,缺此良遇,提笔写了一首《莺莺歌》。
元稹看见李绅反应这么大,也心有感触,觉得不把自己这段艳遇写下来就白瞎了。
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张生旅居蒲州时,遭遇上了兵乱,通过自己的关系,找来了蒲州的官兵,救护了寓居于普救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爱上了表妹莺莺。几经试探,两人勾搭成奸,在西厢忘情厮混,不知今夕何夕。后来张生赴京应试,随着时间和空间的隔离,情淡、情消、情逝,艳遇成为了往事,张生娶了别人。崔莺莺因为保险措施做得好,没生育有孽种,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也顺利地找到了“接盘侠”。
但在古代,在那个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的时代,崔莺莺的大胆表现,令读过这个故事的士大夫血脉贲张,内心怦怦直跳。
其实不是。
虽然元稹写得很热闹,但认真细读,就知道崔莺莺对他并没什么爱情,之所以肯委身于他,只不过是报恩,报他请来官兵保护自己一家性命的大恩大德。
张生要来,她不拒;张生要走,她也不拦,非常冷峻。
当然,崔莺莺也是有底线的,不然,就与普通的娼家女子一个样了。
再强调一下,这个张生就是元稹自己。
元稹气急败坏,借张生之口大讲崔莺莺的坏话,说崔莺莺是“尤物”、“妖孽”,并把张生说的“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高论挪到“莺莺拒见”之前,以彰显其人品行高洁,坐怀不乱。
从这一点上说,张生,哦不,元稹,就是一个很卑鄙的卑鄙者。
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元稹自己是一个卑鄙者,却找了一个高尚的借口,渣男一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3
张生就是历史上元稹的化名,而他之所以抛弃崔莺莺,是因为他去长安科考成功后,被望族招亲,并被选为了校书郎。有了功名在身,又娶了望族的美娇娘,自然是看不上崔莺莺了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3
无论是元稹的《会真记》还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故事里的张生对崔莺莺的感情,更多的是“玩玩而已”,为了能早一点“玩玩”,张生甚至不想走明媒正娶的路,而要“窃玉偷香”,这便是“始乱”,开始就是乱的,最后也自然是很容易就抛弃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4
因为张生是一个读书人,他心里面是有更高远的理想的,所以会这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1:14
张生因为要进京赶考,所以暂时和崔莺莺分开,考取功名以后的张生另娶她人,所以说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