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14
症状:葡萄炭疽病主要危害果穗。起初穗粒表面产生针头大小、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来逐渐扩大,稍凹陷,表面长出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这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孢子盘上涌出红色的孢子团,这是识别此病的明显特征。病害严重时,病斑可扩及半个果面,但更为常见的是穗粒布满褐色病斑,整个穗粒萎缩干枯,丧失经济价值。有些葡萄品种染病时,穗粒上出现网状褐色不规则病斑,无明显周缘。
叶脉叶柄染病,呈现约1厘米的长椭圆形病斑,深褐色,叶面隐约可见红色分生孢子团,但不如穗粒上的明显,叶上病斑数量不多一般不致引起落叶。
穗轴上产生1厘米~2厘米的长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葡萄接近成熟时,有的穗轴染病,使整穗果粒干缩。
卷须染病后,常枯死,表面长出红色病原物。
传播和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枝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果穗。1年生新梢全带菌,但第2年树皮脱落后即不带菌,老蔓也不带菌。葡萄炭疽病越冬量很大,环境条件合适时病害就大肆流行,造成严重损失。
越冬后病菌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的时期,也就是开始侵染的时期,依天气情况而定,在郑州从5月~6月开始,在这期间每遇一场雨,即产生1批分生孢子,传播侵染。葡萄炭疽病的浸染存在潜伏侵染现象,发病多从6月中下旬开始,以后逐渐增多。7月~8月为入侵盛期,达发病高峰。有些晚熟红色品种如玫瑰香等,至果实着色或近成熟时才发病。
在枝条上越冬的病菌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形成分生孢子,15℃开始形成,20℃~32℃形成比较多,温度升高到36℃~40℃则不形成孢子。
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要求一定的湿度条件,当枝蔓在水分湿润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否则就不会形成孢子,在自然情况下,降水、降露、降雾均有利于孢子形成。
分生孢子在9℃以下的低温和45℃的高温均不萌发,15℃有少量孢子萌发,19℃有半数以上的孢子萌发,26℃~40℃孢子大量萌发,孢子萌发适温为28℃~32℃,在炎热的夏天,葡萄着色成熟时,病害常大量流行。
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外围有一层水溶性胶质,遇水溶化后,分生孢子吸水膨大,生出芽管,侵染果穗。在自然情况下,分生孢子团是一团胶质。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开而传播。因此,分生孢子的传播和萌发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降水。病菌需要多长的保湿时间才能侵染成功,决定于果实的抗病性和温度条件。在郑州7月中旬的情况下,果面接种分生孢子,保湿7小时,就有31.8%~38.8%的果穗染病;保湿12小时以上,全部染病。
菌丝在穗粒组织内生长的速率受温度影响。在9℃下不生长、12℃~15℃生长微弱、20℃生长明显加快、30℃生长最快、40℃停止生长。
田间病害的发生情况和降水关系很密切,下一场雨,几天之后,即发生大批炭疽病,天旱时,病情则无明显发展。
葡萄的一次果采收后,二次果仍继续发生炭疽病。9月若降水,病菌仍可侵染,有些品种如季米亚特、吉姆沙等发病还很重,但和一次果比较,明显较轻。
此病多先从植株下层,特别是靠近地面的果穗开始发生,然后逐渐蔓延到上层,这是由于地面湿度较大,树上的病菌随雨水溅落到地面侵染机会较多的缘故。
炭疽病的发生和日灼有关,特别是在果树生长中期最为明显,有日灼的果粒常易感染炭疽病。
栽培和环境条件对发病有明显影响,株行距过密,双立架葡萄园发病重,宽行稀植的果园发病较轻。过多地施用速效性氮肥将引起枝蔓徒长,易诱发此病,配合使用钾肥可减轻病害发生。
土壤条件也影响病害的发生,沙土园发病轻,黏土、壤土发病重。这是因为沙土排水良好,不利于病害的生长蔓延,而黏土、壤土的情况则相反。
地势低洼,雨后积水以及山谷空气流通差的地方,环境潮湿的地方也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喷药保护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措施,采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从幼果期开始喷药,大约15天喷1次,连续喷3次~5次可以有效地控制此病害的发生。在雨水多的情况下,要抓紧时间及时喷药,为了增加药剂固着性,减轻雨水冲刷,每次喷药可加用1/5000的皮胶或其他黏着剂,由于退菌特为有机砷剂,在葡萄采收前半个月应停止喷药以保安全。
此外,还可试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
同时应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心、绑蔓,使果园通风透光;及时除草,减轻果园湿度;加强果园排水,这些对减轻病害的发生均有好处。
有些高度感染品种和发病严重的地区也可套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