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从周郑互质看,春秋战国时的送交人质是什么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1:4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2:52

前言:西周末年,周幽王因宠幸褒姒改立太子,终引起诸侯不满。于是申侯伙同犬戎攻破镐京,将周幽王杀死在骊山之下,西周由此灭亡。周幽王之子即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受到了犬戎的袭击,周平王害怕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于是选择了东迁洛邑,并将周王室掌握的歧西之地赏赐给了秦国。

周平王此举不仅使得周王室失去了大半的土地,还让自己陷入了诸侯的包围之内。至此以后,周王室再无崛起的可能,只能选择依附强大的诸侯来苟延残喘。

而姬姓郑国就是周王室依靠的诸侯之一。

早在西周分封之初,周王室就想到了日后可能面临的困境,因此在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之中,大部分都是姬姓之国。这些姬姓之国不仅有开疆扩土的职责,更有护卫周王室的职责。

因此,当周平王东迁以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郑国。为了拉拢郑国,周平王先后任命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而郑国也没有让其失望,一直尽心竭力的护卫着周王室。

可惜,这样的关系持续了一段时间就出现了裂痕。周平王因对郑国开疆扩土的行为不满,为了分化郑国的权力,便擢升虢公来制衡郑庄公。

周平王的行为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因此郑庄公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击。此时的周平王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发怒的资本,因此只得求和。而求和的手段就是周郑互质。

周郑互质,使得“交送质子现象”登上了*的舞台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左传·隐公三年》

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实力大幅度下降,这使得其宗主国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不得已,周平王只好寻去郑国的求助,以此来维护周平王的颜面。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周王室和郑庄公之间和谐的君臣形象有利于提高周王室的实力,然而周平王却不这么想。他认为郑庄公开疆扩土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周王室的统治,于是想了个昏招,那就是另外扶持虢国来对抗郑国。

此举引起了郑庄公极大的不满,于是对周平王心生怨恨。此时的周平王才意识到自己还离不开郑庄公的帮助,便矢口否认,并用送交质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诚意。而郑庄公看见有了台阶下,也顺势交送质子,来表达自己对周王室的尊敬。

这就是周郑互质的前因后果。

可见,周平王和郑庄公互送质子的行为,代表的是一种*意图。周平王希望通过遣送质子入郑的行为,来获得郑庄公的谅解和帮助,而郑庄公遣送质子入周的行为,则是不希望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周郑互质以后,交送质子的行为就频繁的登上了*舞台。而根据时代的不同,交送质子所代表的*意图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春秋争霸,交质现象是对“信”的保证

在西周之时,周天子身为盟主,有足够的实力去平息诸侯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诸侯们对于宗法制,分封制乃至礼乐制是存在着一定信任的。因为周天子的实力足以保障这些制度。

不过在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权威逐渐衰弱,特别是在周郑交恶,周王室被郑国大败以后,周王室更是一蹶不振。仅看实力的话,此时的周王室只能算二流小国。而这样的周天子显然已经起不到保障诸侯之间利益的作用了。

因此,各个诸侯国之间都急切的需要一个足以服众的人来主持大局,这就是“春秋争霸”的初衷。

然而春秋毕竟正处于一个礼乐逐渐崩坏的时期,虽然“礼”对诸侯们的影响尚存,但是诸侯们也不会愚蠢到仅仅凭借一个霸主的名号就妄图号令诸侯。因此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盟誓和交质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

先来说说盟誓春秋时期,哪怕强大如齐、晋、楚等国家,也是需要盟友的。但是一旦自己所信任的盟友在背地里捅刀子,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诸侯们会举行会盟。

在盟会上,诸侯们通过盟誓,在尚未完全崩坏的礼乐基础上,建立信任关系。主盟国与小国建立盟誓,就不必担心小国突然背叛。小国和主盟国建立盟誓,则可以安心结盟而不必担心遭到别人的侵略。

元年春,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弗助,将何以胜?——《左传·成公元年》

这样的关系,在如今看来,依旧是十分脆弱的。但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样的盟誓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晋国替犬戎和周天子讲和,并调解成功。而刘康公却想违背盟约,趁机偷袭犬戎。此时,叔服劝谏道:“背弃盟约而又欺骗大国,这一定失败。背弃盟约就是不吉祥,欺骗大国就是不义,最后一定会失败。”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康公背信弃义,遭到了人们的反对,而刘康公最后也大败而归。

再来说说交质盟誓在春秋争霸的初期,确实是诸侯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最佳途径。然而随着春秋争霸的进行,礼乐崩坏的进程也在加快。虽然春秋霸主是诸侯们在不损害周天子利益前提下的折选择,但是霸主行使的依旧是周天子的权力。哪怕诸侯们再欲盖弥彰,也无法掩盖这一事实。

因此,口头承诺的盟誓在这样的大势面前就显得有点脆弱了。它就如那空中楼阁一般,随时都有倾塌的可能。比如晋惠公曾经承诺献给秦五座城池,而后又违背诺言导致*韩原大战的发生。可见,这种口头承诺的方式有着极大的隐患。

为了弥补盟誓所带来的不信任感,交质开始登上了舞台。因为各国之间都会选择与会盟国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的人作为交质对象。而这样的交质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诸侯们心中的不信任感。

春秋争霸的早期,也就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时期,盟誓作为诸侯之间信任的纽带已经绰绰有余了。在这一时期,也鲜有交质的事情出现。但是到了晋、楚争霸的时代,盟誓就已经不足以取得诸侯之间的信任了,交质作为盟誓的补充开始大量出现。

从盟誓到交质,实际上就是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一个缩影,而交质现象的产生实际上就是诸侯们获取“信任”的一种手段。

战国七雄,交质现象则是赤裸裸的利益

春秋末期,赵、韩、魏三家分晋,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上无天子,下无霸主”。如果说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现象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中原的秩序还有霸主来维持的话。那么在战国时期,一切就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利益。

在这个时代,没有霸主来约束你,也没有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因此违背信任的代价极低,甚至可以说没有。比如秦王派遣张仪欺骗楚怀王的事情,张仪用六里的土地欺骗楚怀王为六百里,使得齐、楚断交,楚国也因为这一事件衰弱,而秦国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个无耻的名声罢了。

从这一事件中就可以看出,此时诸侯之间已经完全丧失了信任,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利益。

因此,这一时期的交质现象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就是功利化。而根据交质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免于战乱、寻求盟友和索要领土。

先来说说免于战乱战国时期,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战争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著名的长平之战,光是白起坑杀的赵国士兵就有四十万,这还不算秦赵双方在前期所损失的兵力。而这场战争以后,赵国一直到灭亡都没能恢复过来,足可见当时战事之惨烈。

因此,为了避免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巨大损失,交质求援无疑是很好的办法。《史记·楚世家》中就曾记载:楚怀王背叛了合纵盟约和秦国交好,于是齐、韩、魏就一起攻打楚国,楚王无奈,只好派太子前往秦国为质,秦国这才出兵相救,使得楚国免受战乱。

再来说说寻求盟友战国后期,秦国一家独大,其余六国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求得一个可靠的盟友,就成为了事关国家安危的大事。《战国策·赵策四》中就曾记载:秦国加紧攻打赵国,赵国无奈,只好寻求齐国的帮助。结果齐国非要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发兵。而此时的赵国刚刚主持国政,一直不肯应允,直到赵国老臣们极力劝谏,赵太后才肯派长安君入齐为质。

可见,在战国后期那种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刻,哪怕主政的人再不愿意派人做质,也只能答应。

最后说说索要领土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主题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兼并土地,统一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人质换取土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还是用上面楚怀王派遣太子入秦为质的例子。楚怀王太子入秦为质以后,杀死了秦国的一位大夫,然后逃走了。这一事件给了秦国借口,于是秦国多次出兵伐楚。这还不够,秦昭襄王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欺骗楚怀王进入秦国,将其扣押,并以楚怀王为人质,索要楚国的土地。虽然最后此事没有成功,但是这也足以证明以人质换取土地在当时并不是罕见的。

可见,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交质的目的,无论是为了免于战乱,还是为了寻求盟友,亦或是为了索要领土,都离不开一个词,那就是利益。质子在这些诸侯的眼中,只是一个换取利益的筹码,至于春秋时期的所谓“信任”,早就被丢弃的无影无踪了。

春秋战国时期送交人质现象所带来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交质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被广为流传,这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许多的影响。

积极影响虽然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交质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但是其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保全自己的国家免受他国的侵略。各国之间通过交质的手段,显著地减少了战争的发生,有效地减少了因战争而死亡的人数。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消极影响

虽然交质现象有效的减少了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但是不可否认,这是对于大国而言的。对于那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小国来说,交质就意味着将自己国家的命运交付在了他人的手中。这对于小国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春秋时期还好一点,有着霸主的庇护,但是在战国时期可就惨了。比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燕太子丹。燕太子丹入秦为质,好歹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但是嬴政依仗着秦国的强大,对其毫不在意,多番羞辱,这才使得燕太子丹萌生了报仇的想法,才有了后面的荆轲刺秦王。

可见,小国哪怕是交质了,也得不到什么保障,反而要成天生活在恐惧当中。

结束语

春秋时期,交质是为了搭建诸侯之间信任的桥梁。到了战国时期,交质则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国家。但是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交质现象总是发生在小国身上,而小国往往也是最先灭亡的。可见,只有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一味地依靠别人最终还是会陷入危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现在思科的CCNA,CCNE,CCIP的考证费分别是多少啊,通过率怎样 长春小飞没有车没有房 碳钢的多久生锈 碳钢多久会生锈 碳钢多长时间会开始生锈 碳钢和铝哪个容易生锈 梦见天宫图是什么意思 光遇2023好友树解锁图鉴 光遇二级节点多少个 ...火柴小女孩》《词语手册》里有很多词语的意思的,求告知 暖融融解释 据说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互换人质的制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秦强赵弱,而且两国频繁发生战争,为何秦国把子楚送到赵国当质子? 战国时期为何有质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把本国太子做别国人质? 秦国作为战胜国,为什么还要派公子子楚去赵国当8年质子? 答案:古代为什么要派质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什么要互换人质 战国时期,人质已经取信不了对方,为何还要派遣人质? 为什么战国时代喜欢互派“质子”?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流行交换质子?嬴政为什么会被送往赵国为质呢? 求助!防止微信文件过期用什么方法最靠谱? 总和超过了100%该如何计算比值 计划数为负数时的计算方法 指标为负值,实际完成比指标小怎么计算 分母为负数的净增份额怎样计算? 增量比与增量占比? 如何计算负数的完成率的公式? 本期增量是正数,但累计增量是负数,如何计算本期占全年的增长比例 占比怎么算 一组数中有正数有负数,怎么计算占比,占比都为正数 春秋战国时期的质子制度是怎样的,质子的地位是很低下吗? 也,秦国那么强大,为什么还有王子去做质子 古代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派质子? 春秋战国时的“人质”有什么内涵? 先秦时期,各国交换质子时,派质子就说明是弱国吗? 历史高手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人质问题!! 秦国质子的作用 附子理中汤中加肉桂有何功效,脾湿可以用吗?祛痘 附片和肉桂在一起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 肉桂 知母 黄柏 这几种中药,两种补阳,两种去火,可否同时服用,有无相克?请高手回答... 比较附子,干姜,肉桂的功效运用特点 附子和肉桂的用法 肉桂与附子的关系 肉桂,生姜,附子,桂枝,大枣,花椒,桔子皮,葱白,这几味同食煮水配伍禁忌及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阳虚夏天能不能吃附子、肉桂、干姜、仙茅等,有效果吗,为什么 肉桂粉加附子粉能同吃吗? 成年人了,拼音不方便使用什么软件学习比较有效果 成人学习零起学习读英语拼音字母那个APP很好? 成人学拼音的手机软件 教大人学拼音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