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特殊的生存本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1:1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32
蚂蚁
蚂蚁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记录了一万多种,估计可能的数目大约在2万种左右(Wilson,E.O.)。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蚁可分两大种群:蚂蚁类和白蚁类。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9000多种,我国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7年,蚁后则可存活十几年或几十年。一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年,甚至50多年。
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腹部前半部棕*,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饿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另外要指出的,[白蚁]不是蚂蚁,白蚁除一样具有社会外,在生理结构上和蚂蚁有很大的差别
生物的行为是指生物体进行的在外部可以察觉得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行为学就是研究这些活动的学科。形态和行为首先被人们注意,但是直到19世纪人们才获得生物行为研究的理论武器和实验手段。进化论学说将动物的行为提高到了适应性层次。
目前对生物行为的归类非常混乱。从遗传和发育的角度一般将其分为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也就是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常用,人们一般按照行为的功能对其划分,遗憾的是这种划分方式并不严格,存在大量的重叠区域。本站也将从这个角度为大家揭开蚂蚁世界的神秘面纱。
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是行为学与生态学的交叉领域,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原因、发生或发展、适应功能、进化历史的一门科学。行为生态学是生态学科中最年轻的分支学科之一,这一学科在60-70 年代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随着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在遗传学的带动下生物行为的遗传研究蓬勃开展起来。现代的行为生态学融入了遗传学、生物进化论等等多学科,现代分子生物学也被应用到行为生态学的研究中来。
蚂蚁是现代动物体系的优势类群,拥有极为庞大的数量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蚂蚁与其它各种生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在蚁巢内生活的各种节肢动物就多达3000种。种类多样的蚂蚁和相关物种的多样性,以及蚂蚁社会分工的多样性,造就了蚂蚁在行为上的多样性。
蚂蚁的行为是如此的斑斓和诱人,同时也是一个大迷宫,如同Wilson,E. O.所指,有时它会让博物学家们走上歧路。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蚂蚁也是著名的药用昆虫,蚂蚁及其制剂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过强,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不足,有促进作用。能缓解急、慢性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镇痛和催眠作用。特别是补肾壮阳效果显著,有雄激素样作用,可促进性器官发育。还能增强胰岛内β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蚂蚁体内合成大量ATP,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具有显著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能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
蚂蚁被誉为“微型动物营养宝库”和“天然药物加工厂”,蚂蚁粉中粗蛋白含量高达51.23%,高于鸡、鱼、牛肉,含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含除色氨酸外的7种必需氨基酸,至于色氨酸,由于在酸水解环境下色氨酸全部被破坏,因此不能肯定不含有色氨酸。
在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中,以锰、锡、铁、碘、铜、锌最为重要,而这些元素在蚂蚁中含量非常丰富,尤以锌为最多,达到110mg/Kg,远高于其它动物。
蚂蚁体内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三萜类化合物,如香茅萜、柠檬萜等。
蚂蚁也是著名的药用昆虫,蚂蚁及其制剂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免疫功能过强,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不足,有促进作用。能缓解急、慢性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镇痛和催眠作用。特别是补肾壮阳效果显著,有雄激素样作用,可促进性器官发育。还能增强胰岛内β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蚂蚁体内合成大量ATP,能抗疲劳,增强体力。具有显著清除自由基的效果,能延缓衰老,延长机体寿命。蚂蚁是保健食品的优良原料,将其用于临床治疗具有较大开发前景[1]。
但并蚂蚁成分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并非所有的蚂蚁都适合食用或药用。目前中国的食药用蚂蚁主要有3属:多刺蚁属(Polyrhachis)、蚁属(Formica)和弓背蚁属(Camponotus)[2]。据报道,目前已知12种安全的食用或药用蚂蚁:鼎突多刺蚁(拟黑多刺蚁)、双突多刺蚁(双齿多刺蚁)、赤胸多刺蚁、血红林蚁、红褐林蚁、日本弓背蚁、北方蚁、路舍蚁、日本褐林蚁、北京凹头蚁、乌拉尔蚁、石狩红蚁[3]。其中路舍蚁(铺道蚁)是否安全笔者认为有待进一步确认,也可能是鉴定错误,路舍蚁属切叶蚁亚科铺道蚁属,其副作用可能较大。而双齿多刺蚁和鼎突多刺蚁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同名物种。
蚂蚁会迷路吗?
蚂蚁常会出来找寻食物,有时运气好,马上就找到了;有时运气差,走了好久还没找着,等要回去时,大半天的路,他们还认得出来吗?
顽皮的小朋友,常会把蚂蚁刚爬过的路,用手把它抹去一段,然后发现蚂蚁要找原路时,遇到被抹去的那段,就变得没方向感了。确实蚂蚁有时会在爬过的地方留下气味,但也有蚂蚁不留气味,而记住沿途的天然气味,然后找到回家的路。
另外,蚂蚁的视觉还非常灵敏,能利用陆上、天空的景致来认路。曾有人用圆筒状工具,遮住一群正要回巢的蚂蚁,让他们只能看到天空,结果他们仍能按照正确路线前进。后来,人们又用一块大板子,水平挡在蚂蚁的上方,并且尽量放低,让他们不能看到天空及周围的景物,于是发现,他们开始失去方向,并且胡乱爬行了。
由此可知,不仅周围景致、太阳的位置,和蓝天上反射下来的日光,都可帮助蚂蚁辨认方向。
为什么蚂蚁会乖乖排队行动?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蚂蚁的行动总是团结一致,像是个个都带了行动电话时时保持联络似的,他们到底有什么法宝呢?
蚂蚁的确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联络同伴。虽然他们四散到各处觅食,只要有谁发现了食物,除了赶紧衔一小块回巢去之外,沿途还会记得分泌出芳香讯号,紧急通知同伴前来支援。附近闻到香味的蚂蚁会一路嗅着这条芳香路线找到食物,一只一小块通力合作,将所有食物搬回窝巢。这些沿着香味移动的蚂蚁就形成了一排长长的队伍,有秩序的前行。
蚂蚁分泌的这种芳香物质称为信息素,由于它的挥发性大,几分钟过后,食物都运回了窝巢,香味也就消失不见了,免得再有蚂蚁前来,结果扑了空。
蚂蚁喜欢蚜虫吗?
三月天里,常有大批蚜虫危害农作物。同时还会发现很多蚂蚁在身边,别以为他们是来吃蚜虫的,其实,他们是在帮助蚜虫,间接危害作物呢!
观察这些蚂蚁,不时会用触角轻轻拍打蚜虫*,似乎和他相处的非常好。而被拍打的蚜虫,居然很乖地翘起*,排泄出一种又甜又香的「蜜露」,来让蚂蚁饱餐。
这种蜜露是由蚜虫吸食作物的汁液后,一部份供给自身用,一部分就从*里排出,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糖分,所以蚂蚁非常爱吃。
蚂蚁因蜜露而爱上蚜虫,所以当蚜虫遇到危险,蚂蚁就会挺身而出。另外,当蚜虫栖息的地方缺粮,蚂蚁还会将他搬到食物充裕的地方去。
到了冬天,蚜虫的卵可能会被冻死,蚂蚁就会帮忙把卵藏在自己家中。有时,蚂蚁怕卵受潮,遇到晴天,他还会把卵搬出来晒太阳。直到隔年春天,小蚜虫出来了,蚂蚁又开始把他们搬到好吃的植物上去。
为什么蚂蚁会打仗?
夏天,在树林边,常常会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蚂蚁,爬来爬去,搬运着昆虫残体、泥土…有时它们相遇以后,成群地咬杀起来,斗争得十分剧烈。
为什么蚂蚁会打仗呢?有的昆虫学家对蚂蚁打仗,认为是争夺食物引起的,因而用种内斗争理论来解释。但较多的昆虫学家,认为不是什么种内斗争,而是一种化学强制反应。
为了证明这个现象,他们做了以下实验: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的触角一碰,就立刻咬杀起来;相反,把同窝蚂蚁放在一起,它们相遇以后,不但不打不咬,还能互相喂食。
昆虫学家对以上事实这样解释:不同窝的蚂蚁,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窝味”。这种“窝味”又与窝的建筑材料、储藏的食物和本身分泌物的不同而不同。每一只蚂蚁都有辨别“窝味”的本领。一旦发现另外的蚂蚁不是自己家里的成员,就咬杀斗争起来,慢慢地形成“大战”。有趣的是,把正在咬杀斗争的蚂蚁,用水洗掉身上的“窝味”,再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相遇后,就安然无事地各自走开。如果在一只蚂蚁身上洒些香料,它就不能回窝,同窝的蚂蚁将误认它是敌害而被驱赶出来。
也有人认为,蚂蚁成群打仗咬杀,与群体大小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不同群蚁相遇一起,立刻会引起战斗。单只的蚂蚁相遇,咬杀斗争机会就少了。
蚂蚁救火又嗜酒!
蚂蚁救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巢的顶部,蚂蚁约在一分钟后觉察到“火警”。开始时,它们来回奔忙显得惊慌失措,接着,仿佛商量好了似的,无数的蚂蚁勇敢的爬上燃烧的烛芯,分泌出蚁酸进行灭火。一些蚂蚁“牺牲”后,无数的蚂蚁又冲上去,约 60秒钟后,蜡烛的火被扑灭。几天以后,法布尔再重复了一次同样的试验,这一次,蚂蚁仅用了40秒便将蜡烛火扑灭,且没有一只蚂蚁遇难。
蚂蚁嗜酒
有一种经常出入蚂蚁国的小虫,一碰到工蚁就用触角去碰一下,那些工蚁便心甘情愿地将辛苦得来的食物,从嗉囊里吐出来给它吃。这种小虫身长只有 5-6毫米,它的肚子两侧有一种*的刺毛,蚂蚁只要拨一下刺毛,就会渗出一种有挥发性的芳香液体,其化学物质和醇很相近,蚂蚁非常爱喝,因此便心甘情愿地喂养这种小虫和它们的幼虫以获得爱喝的“酒”。
蚂蚁家族成员中的等级制度!!!
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1、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为常见的昆虫之一,分布于全世界,几乎无处不有,为昆虫中占优势的种类,其个体数超过所有陆地上生物。蚂蚁的种类很多,最大的蚂蚁在澳洲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北部,成为公牛蚁。这种罕见蚁种的工蚁有3.7厘米。因为公蚁的上鄂较长,所以虽然大,但并不很笨重。最小的蚂蚁是一种贼蚁,其工蚁只有0.15—0.26厘米长。而世界各地的热带森林里,生存着一种可以称为昆虫界的霸王的盲目的食肉军蚁。当一只有1万—10万只均已组成的队伍行进时,人和动物胆敢停留在途中,就只有死路一条。据说,军蚁能把一条昏睡不醒的大莽和拴着的羊,在几小时内吃得只剩骨头。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3312.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33
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禁忌习俗、道德信仰中的环保理念作了探讨,认为要辫证吸纳藏族习俗文化中的环保理念,用科学的观念加以认识,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改造自然,保护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以促进*的可持续发展。
当全球提倡经济增长富国而又面临生态环境危机之时,同时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雪域民族以其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方式保护着大自然恩赐的每一片草地、森林及各类动物。他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里以其纯朴善良的心灵感受着万物的厚爱,并以善待万物、和平共处的理念,保护着大自然。此爱心的保持,正是基于自觉约束膨胀之*,从而与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思想基础。因此面对千年璀璨的民族文化,我们是否应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予以客观的分析和认知,用科学的态度“扬弃”地吸纳,为现代人文生态注入一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以所谓时尚的观念视其为落后的、毫无价值的文化而随意弃之,本文拟谈谈藏族习俗文化中蕴涵的生态保护问题。
一、禁忌习俗与自然保护
禁忌习俗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文化形态之一。可以说是扎根并演变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兼容道德、信仰、习惯等多层面的文化形式。是研究人类社会、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几年也颇有对其较为深入的研究。
藏族文化,因其独特的令世人发省的精神价值而被世界所瞩目。藏族的禁忌习俗正是反映其精神文化的一个侧面,从言语、行为、服饰、饮食、起居等多方面,予以广泛内容的约束。藏族人以其执著与坚毅将这种禁忌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心理和行为的道德规范或价值观念。
藏族禁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人类渴望的一面。也就是说,这种自觉的行为禁忌,从某种角度讲,对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禁忌杀生。
对随意伤害生命或侵犯其他生命体安全、生存的做法,被藏族人视作无人性之举而被唾弃。如:忌杀一切有生命的动物(自然也包括人)。大到凶猛的野生动物,小到一只小蚂蚁、小虫,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凡是生命物禁忌捕杀。自古至今,杀生在藏族人看来是非常严重的罪过,是对生命的极大作孽。因此即使人们在为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宰杀牛、羊时,也会通过一定的宗教仪轨赎罪后再进行,不随意伤害任何生命物。
忌捕捉、惊扰任何飞禽,忌捣毁鸟窝,忌驱打飞鸟,忌食任何禽肉和禽蛋。忌食爪类动物,如各种鸟类、鸡类、猫、狗等。忌吃奇蹄动物,如马、驴、骡等。忌食任何水中动物,如鱼、虾、蟹、蛙等,它们被视为“鲁”神的范畴,自然就不能触犯。忌食蛇、蟒等爬行动物或软体动物。
最为忌讳的是捕杀神鸟、神兽。如放生的牛、羊、马,不得驱赶、不得使役、任其自由往还,更不能宰杀,还有熊、虎等;鹫鹰在藏族人认为是神鸟,严禁捕打、捕杀。
忌驱赶、打骂寺院周围的各种狗,它们也从不伤人;也忌打牧民的狗和马,狗在藏族人心中是自己忠实的伙伴,是家园、牛羊的守护者,因此最忌讳对狗使以无礼的鞭斥,更不能伤害它,别说是吃狗肉;对马亦爱之深切,即便主人挨饿受冻,也要存食保暖于马。
忌在重大宗教活动期杀生害命,也忌在初八、十五、三十日杀生;禁忌“抓娘乃”时骑牲畜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述禁忌,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如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市和乡村),在认知和执行程度上有所差异。尽管如此,流传下来的一些基本禁忌习俗,仍然被传承着、遵守着,人们仍以自觉的行为方式*着个人的私欲,以平等与仁爱之心保护着能保护的所有生命。
虽然,许多禁忌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辨证地看,禁忌的另一面透视出藏族人对待生命的观念,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基本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其他生命与人类共生存的权利。
(二)忌对神山等的触动。
忌随意登神山,更忌讳在神山上狩猎、采集、挖掘、砍伐、喧嚣,以及摘拿神山上的花、草、木、石、土等任何东西;严禁砍伐、挖掘、带走寺院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等任何东西。
(三)忌乱挖乱砍。
忌随意动土。在牧区,忌乱挖草山、草地,以避免伤及草原;在农区,即使动土地,也要事先祈祷土地神后再动土;忌随意乱挖、乱扔、焚烧不洁、异味之物于田地;忌随意砍伐林木。
(四)忌触动神湖神水等。
忌在神湖神水洗涤、游泳。忌讳将血污倒进神湖、泉水、河流中;忌在河、湖、泉水的周围或往里置污秽物、大小便、吐痰、擤鼻涕等。忌乱挖河湖,尤其是泉水。忌在神湖打鱼摸虾等。
这些从高山到平地、森林到江湖、植物到动物,从一石一土到一草一木,对自然物种的广泛禁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蕴含有一定的环保意识,透示着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思想。众所周知,大批的森林砍伐、草场沙化等等,这种对植被的破坏已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物种减少,并已威胁着地球生态的平衡。二十一世纪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旨在寻求更加有效而长远的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我们不仅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同时还应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的精神,以调节现代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摒弃传统文化的人文危机,及其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调整“唯我”的心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从而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可见,藏民族对生命与自然物种的禁忌,显然对青藏高原这个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予以了相当程度的保护。正是他们自觉的这种行为或观念的千年传承,才使其他生命享受着平等的对待、博爱的眷顾、自由的生活。今天,当我们面对恶化的环境,再想想人类的未来时,相信这些积极因素将带给新世纪的人们新的触动和新的思索。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的联系观,也明示只有遵循互依互存的客观规律,于联系中求生存求发展,才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二、道德、信仰习俗与环保
道德作为人类的行为准则,理应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一切行为准则。人类对自然界的行为首先应体现在整个人类道德行为对生存环境是否重视的基础上,同时也应加强对经济基础与道德之间相互制约的客观性的认识,从而以全球公德的形式要求人们自觉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梁从诫先生曾言“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只有重视对自然的保护,才能保护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完全可以协调一致。否则那种短视行为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结果是得不偿失”。因此,道德水平的提高,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要素。
藏民族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具有一定哲理体系、观念体系、意识体系、道德准则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不同发展时期的信仰意识,并渗透在他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不同的物质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意识范畴。作为体现藏族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这种行为规范,即衡量“良心”的社会规范的伦理道德,已与佛教的道德观融为一体。因此,辩证地极取藏文化中具有现实价值的观念或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平等、尊重、宽容的思想
有人说,藏族文化作为高海拔地区的独特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面向世界,它给人类文化提供的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它所体现的“宽容主义”、“人性主义”、“利他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等,对当今世界乃至未来社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文明成果。这正是藏文化富有时代气息的宝贵的精神价值。
现代社会面临的不仅是高新技术的竞争,更是文化与精神建设的竞争,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除却高科技的支持外,同样必需精神文化强有力的支持,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保护和改善人类家园的战略方针才会有实施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对此,作为藏文化在内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财富,都将给我们以借鉴,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模式、方法和经验。
藏文化中善、慈悲和爱占有突出位置,强调行善修好、慈悲无争、博爱,这种观念作为一种思想进入西方世界后,许多西方人从精神上获得更大的安慰,既成为现实生活中心理冲突的润滑剂,又成为神圣的社会理想。
从藏民族生存的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特别是他们对生命万物的博爱、平等看,可以发现他们的爱是不思任何回报的爱,是用一颗无私的爱心善待其他生命的爱。这种爱是基于一种公正、怜悯、宽容等的道德规范要求。如民间谚语“不要看财要看人,不要看嘴要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要装扮表面,而要*内心”;“若以公事为主,私事自然办成”等内容即反映如何规范人的品性和德行。此外,这种道德修养使人们不随意伤害乃至*动物,认为动物与人一样有感情,并且大自然给了它们生与死的权利和自由,不应该随意去侵犯,否则,是不道德的,比如在途中遇见其他生命体当道时行路人则会绕行,或将其置于不易被人伤害的空间,绝不直接踩上去或捕打、捕杀,即使是一些不招人喜爱的虫等,也不会伤及它们;不随意采撷或践踏花草、树木,不乱挖乱砍,等等。
这种严禁人们为谋私利而无情地去伤害其他生命的思想或准则,时刻提醒人们更多地为生命的存在价值考虑,尊重生命,为所有生存者创造美好的环境。有人说“容忍与宽恕成为雪域高原人们道德伦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种对人性的道德要求与规范,无形中升华着藏民族对生命的仁爱和慈悲之心,消减着人性中自私、唯利、无他之成分,对周围的生命与环境无疑也起着一种隐性的保护作用,这从以下描述也可得以释然。据科考工作者初步查明,在藏北高原共生活着10万多只藏羚羊,野牦牛3000多头,黑颈鹤500多只等;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雪豹、黑颈鹤”,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藏雪鸡、草原鹞、猞猁、兔猁、荒漠猫、棕熊、藏狐、赤狐、赤麻鸭、白肩雕、玉带海雕、秃鹫、大鹰、岩羊、藏原羚等二十多种;藏北高原荒漠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海拔最高的陆地荒漠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比美国最大的两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大3倍,比非洲最大的保护区大4倍,它又是世界上最奇异、最接近原始状态的自然保护区。
(二)行善止恶、善待生灵的思想
常言道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藏民族以因果业报、乐于施舍等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并教导后辈热爱周围一切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任何事物,为人类的未来而真诚呵护生命;对贫困之人、弱小生命施以同情和善待,忌暴掠和索取;祟尚奉献;主张与自然万物和睦相处。
揭去宗教的面纱,辩证地分析,信仰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但它却因信仰的主体,也就带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苯教”以其“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正是作为一种心灵寄托的初始宗教形式扎根于藏民族心中。公元前四世纪象雄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主要体现在苯教的兴起,它的产生是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使藏民族较早地成为一个有哲学和理论思想的民族,也为后来的藏传佛教思想体系的逐渐完善奠定了基础。藏传佛教不仅蕴含“重视理论、重视思辨、重视哲学的精神”,而且富含广泛的道德等标准,其中佛教“十善标准”,既有“不杀生还要放生”,尊重所有生命,诚实、团结等对人言行的细致规定;也有倡导“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等行善利他的行为准则。虽说佛教中修善法是为成“佛”,但此过程可说是一种积大德行大善,充满博爱与平等、利他与奉献、坚定与强韧的修性的过程,是体现平等的思想及言行的锤炼过程;其劝善和因果思想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人们为私欲而不惜伤害其他、破坏自然的行为,从而以内化的观念自觉约束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少些膨胀,多些节制,少些索取,多些奉献。因此,我们应本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辨析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其中积极的因素应予以肯定,这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应吸纳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青藏高原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道德风尚及习俗,产生并发展了基本为全民信教的普遍社会心理,也给高原人们提供了具有一定秩序的独特的宇宙模式,造就了不改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可贵品格和坚强意志。无形中保护着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使青藏高原的许多珍稀动物得以生存和发展。据科学工作者考察,“青藏高原上生活着200多种兽类,500多种鸟类,其中100多种珍禽异兽栖息生活在无人区”(人烟极稀少的地方),空旷、辽远、幽静的环境,使无人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动物园”,“已知藏北高原有鸟类70余种,哺乳动物25种,爬行类3种,两栖类1种,鱼类巧种”;并已初步查明,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和国际濒危物种的生命形态,为开展对高原荒漠特有珍兽的生态学、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繁衍发展、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基因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场所;此外,已探明藏北有金属、非金属、固体燃料矿产共232种,盐类矿产也极为丰富大小盐湖有100多个,有些为国内外*盐湖中罕见,地下水资源亦是无比的丰富。
藏民族的这种善良、公平,使青藏高原“地球上最大的”、“世界上唯一的巨幅画屏”得以保护,那高山峡谷的雄伟和妩媚也深深震撼着世人——“既是天国仙境,又是活生生的人间风光。既虚幻飘渺,又实实在在”,在那里“你能看到人生事物的极端”,有世所罕见的生态系统,繁衍着复杂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区系,被生物学家称作‘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目睹那“举世无双”的美景,“不由得要发出‘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慨叹”。。这既是大自然绝妙的杰作,也正是大自然美好的回报!
因此有如是之说,高原藏族人民“为我们这个星球和全人类做出了两大贡献:第一大贡献,通过*开发,为地球保存了高原这一块自然生态环境,使之至少在20世纪以前未受人为的大损害。从而为高原自然环境和整个亚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贡献。……。第二大贡献,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与高原高度协调的文化生态环境”(南文渊,2002:67、68)。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在自觉约束人性的私欲,用深厚的宽爱、利他思想引导下的尊重自然的宝贵的雪域文化精神,是对人类生态文明的丰富,更是对生态环境高度自觉地保护的伟大硕果。
三、辨证吸纳加强环保科教兴藏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了藏民族特殊的情感及性格特征一粗犷、豪放、热情、诚信,并在与恶劣的环境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炼就了崇高的精神特质一百折不挠、坚强不屈、勇于献身的伟木品格,形成了善于创新、崇尚自然,处处体现出富有理性的仁慈、善良、宽容的文化特征。
(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文化也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21世纪将是信息与经济知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同时也是人类更需丰富的精神财富来依托的时代。藏民族也不可避免地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挑战,需要更深刻地理解掌握藏族文化的精神价值,以及严谨深奥的哲学思想体系,从中理解更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文化的特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的思想成为促进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一设的积极的有生力量,将坚定的信仰意识赋予新的活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服务于藏民族聚居区,使藏民族聚居区逐渐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尽快实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脱贫致富,并合理开发和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断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使所有动植物和人类共同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而善待一切。
(二)加强生态保护,科教兴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在西部地区长期生息的各族人民,虽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地域观念,但有一个共识是希望山河壮美、生机勃勃。因此,如何保护好自己家园这个生存环境,让大自然造福于人民是各民族共同的心愿。*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将环保纳入法制的轨道,实施西部开发将在符合自然规律的状态下,集民心、法律、人文习俗为一体,依法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把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在采取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施开发,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既有利于尊重各地不同的信仰和民俗,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并运用法律与科技的手段,为藏民族聚居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其可持续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仰观对藏民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诸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要发展藏民族聚居区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传播现代化的科技知识,用事实唤醒人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藏民族聚居区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使适龄儿童逐渐接受新的教育观念,从小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意识;还应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人生医疗保险等与民众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各项具体措施的实施和监督,使藏民族聚居区经济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取得长足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觉悟,使之成为加速实现“科教兴藏”的战略思想的强大支持者。
用“科教兴藏”的理论武装群众的头脑,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科技兴农、科技兴牧的认识力度,不断加强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的不断普及、深入和掌握,以及各种法规、法纪的日趋完善,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的思想逐渐得以解放。观念的更新使蕴含在民众身上的创造力也会得以有效的发挥,因此,对藏民族聚居区社会而言,更新观念将成为推动两大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而学科学、用科学将会成为提高生产力,发展藏民族聚居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模式得以充分的发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33
这是我对蚂蚁最怕什么?的回答:
蚂蚁对温度的反应敏感,多半在炎热天气活动。它们喜欢香甜的食品,如蛋糕、蜂蜜、麦芽糖、红塘、鸡蛋、水果核、肉皮、死昆虫等。它们能辨别道路,行动极为匆忙,如果个别工蚁死亡,尸体会被运回蚁穴。但它们不耐饥饿,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经过4昼夜就会有一半死亡。
专家建议,家居蚂蚁可先用开水浸淹,然后用洗衣粉投放到沟阻隔等方法防治。也可用杀灭蟑螂、蚊虫的喷射剂,这些药品均对小红蚂蚁有杀灭功效。不过小红蚂蚁是一种半社会性昆虫,一般的喷射药剂只能杀死群体中出巢活动的工蚁,蚁后、蚁王这些繁殖机器仍在巢中疯狂繁殖。一只蚁后每秒钟能生出600只小蚂蚁,因此灭蚁采取全楼集体行动较为理想。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一种适口性好、对蚂蚁没有趋避作用的药剂毒饵,工蚁将毒饵搬回后,能够使巢内蚁王、蚁后及幼虫中毒身亡,达到全巢覆灭。(泰铭:泰铭的灭蚁饵剂对此种蚂蚁有特效)
利用蚂蚁特点消灭之:
蚂蚁多在厨房有油物食品处, 可利用这一特点将其消灭. 晚上睡觉前先将所有食物移至蚂蚁去不到的地方, 再将一片肥猪肉膘放在地上, 并准备好一暖瓶开水. 第二天早上, 蚂蚁聚集在肥肉膘上吃得正香, 不要惊散蚂蚁, 立即用开水烫死. 这样几次即可消灭干净.
■室内蚂蚁种类及其防治方法
室内蚂蚁对家居的危害常被人们忽视,经调查室内蚂蚁主要有小黄家蚁,大头蚁,洛氏路社蚁和臭蚁,常筑巢于路边,墙角和墙缝,危害方式主要为窃取食物,叮咬及传播细菌.针对其活动特点,可采用一些物理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如阻断活动路线,封堵巢穴等.条件可以的情况下还可用生物激素的方法防治.
蚂蚁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虽然其仅有一科(蚁科),但其下有360多个属,估计应有14000种左右,我国约有300种.且其分布广泛,从沙漠到森林,从热带到寒带,从平原到高山均有踪迹.蚂蚁食性庞杂,各种动植物尸体以及有机残渣均可成为它们的食物.所以,可以认为蚂蚁有极强的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现在随着我们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蚂蚁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逐渐适应了建筑密集,人口稠密的城市环境,还常常侵入室内觅食,筑巢.由于室内蚂蚁会污染食物,破坏建筑,传播细菌,叮咬人体,因此对人类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我们为更好的防治这种危害就必须了解室内蚂蚁的种类及其习性,然后再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
■材料与方法:
经过对家庭常见虫害的调查统计,其中蚂蚁主要有小黄家蚁,大头蚁,洛氏路社蚁和臭蚁四种.通过对这四种蚂蚁特性的分析,虽然其危害远不及蟑螂,苍蝇等,但对家居仍是一种隐患.所以针对其穴居和活动路径上留下特殊化学气味等特点,可采取如下方法清除:
○湿布揩除:
若发现有一列或多列蚂蚁活动,可用湿布揩去,并放入装有洗衣粉水的盆中将其淹死;
○洗衣粉水沟阻隔:
由于蚂蚁一进入洗衣粉水便会被淹死,所以此法可用以保护一定的区域;
○水淹:
即用浇水的方法淹掉蚂蚁巢,比较适合在花盆中营巢的蚂蚁.
○化学防治:
粉尘:通常采用硅酸(二氧化硅)粉等吸入性粉尘使蚂蚁体内缺水而死亡;
○硅酸粉虫菊酯粉混合物:
此种方法是上法的改良,可以缩短杀灭的时间,但应避免自己吸入粉麈或将粉尘吸入室中;
化学药剂喷雾在蚁巢口周围及蚁路上喷洒化学药剂可直接触杀害蚁
此法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抗性.现多用药剂如下:
90%以上敌百虫原液500—1000倍液喷雾;
50%敌敌畏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000—3000倍液喷雾;
0.1%除虫菊酯煤油溶剂喷雾等.
这些方法有较好的效果,见效迅速,但不彻底,不易根绝,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抗性.
○毒饵:
毒饵即是由化学药剂与蚂蚁喜食的食物诱饵混合而成.根据蚂蚁的交哺行为,一只工蚁取食毒饵后,只要其短时间内不死亡,就可将毒饵带入蚁巢,引起其它个体死亡,死亡时间一般在七天之内,但蚂蚁蛹不进食,因此可能存活,使除蚁不彻底.
○保幼激素类似物毒饵:
即在饵料内配以保幼激素类似物,如抑太保(Chlorfluazuron),甲氧保幼激素(Methoprene)等,激素浓度一般为饵重的0.6%至1.5%.目前正研制向保幼激素类似物中加入增效剂,使此法更趋完善.
■生活小窍门:
将鸡蛋壳用火烧焦研成粉末后,撒在墙角或蚁穴附近,可置蚂蚁於死地。壁橱上有蚂蚁,可放一些 香菜、 芹菜等有味蔬菜,可以驱赶蚂蚁。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一些核桃叶或烟丝、花椒,能 起到驱逐蚂蚁的作用。
希望你能采纳!!!!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34
蚂蚁的本领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此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 “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 、 、 ,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的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
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34
日年轻上班族流行养蚂蚁
据外电报道,日本的年轻上班族最近流行养蚂蚁!原因是现在的上班族工作都很忙碌,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宠物,这种养蚁窝几乎都不用喂养,减少了养宠物的麻烦。目前在日本是大受欢迎,厂商还准备要引进到世界各地。
日本的年轻上班族现在流行养小蚂蚁,他们把蚂蚁称作“治疗系”宠物。它们认为:“蚂蚁很安静,感觉很不错。”在日文“治疗系”这个名词,意思就是让人感觉身心放松的意思,对日本上班族来讲,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办法定时喂宠物,养蚂蚁立刻成为时尚风潮,因为这种给蚂蚁住的养蚁箱非常方便,里头一个蓝色透明的胶状物,是美国太空科技的最新产物,蚂蚁把这里当窝,也可以把它当成营养的饲料。
蚂蚁
蚂蚁饲养手册配合整箱蚂蚁一起卖,在日本每个月至少可以卖出3万套;另外,日本上班族还流行养这种寄居蟹,寄居蟹的壳五颜六色,各种花样都有,让女性上班族爱不释手。别小看那些有1、2公分的夏威夷小红虾,它也是当红的治疗系宠物,放进迷你水缸里,小巧玲珑十分可爱,饲主只要在小水缸里放进特别的海草,就可以长期不用喂养,小虾依旧长得很健康,日本厂商还打算把这种小红虾外销到各地去。
参考资料:日年轻上班族流行养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