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油画《呐喊》观后感,1000字左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0: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0:01
《呐喊》
蒙克的代表作《呐喊》,绘于1893年,是一幅布面油画。
作者爱德华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洛顿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一位军医。自幼时起,蒙克就开始不停地和死亡、疾病打交道。童年记忆中反复出现的孤独、绝望、死亡和无穷无尽的悲伤深深地困扰着蒙克,悲惨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死亡和痛苦有着异乎常人的敏感。这种极不平常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以后“致力于挖掘人的深层感情,而不是表现一些浅层的,只是给人以感官的愉悦”的创作主旨创造了客观条件。1908年,45岁的蒙克也很不幸地患了精神*症,在精神*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彻底的解脱。在疗养院中仍然能够以很高的热情坚持创作。最终1944年,81岁高龄的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
《呐喊》,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
苦闷的偶像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惯例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我们从《呐喊》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的面似骷髅的人,他双手捂着耳朵,睁大着他恐惧双眼,似乎绝望看着前方,他已经看不到了附近美丽宜人的河岸风景,看不到他背后的日落风景有多么美丽,不顾附近正在欣赏如画风景的人们,放声尖叫。空气中强烈的红与蓝,风景中的红、黄、蓝、绿,色彩与线条所产生的动感令人如此不安,一切都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他心里充满的都是绝望和恐惧,似乎已经压抑很久,只是迟迟不能发泄出来。终于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日落西山,有美丽晚霞映衬着的傍晚,他再也不能忍受,将所有的抑郁已久的情绪都呐喊了出来。然而,在他眼中的世界,并不像眼前所见的那没美丽,前面的道路迂回曲折,就像他眼中那些已经被扭曲了的夕阳、湖面和对面的山川一样。他和那些看风景的人间的距离看似很近,但却相隔那么遥远。他没有这个闲情去观看那些风景。绝望包围着他,使他无处可逃。只是将他蜡黄消瘦的脸和瘦弱的身躯扭曲,和远处的背景一样。这是一幅紧张的画,那一声发自内心的疯狂呼喊穿过整个宇宙。
在《呐喊》中,变形的人物形象,血红的背景和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动荡线条如同一个人最疯狂的念头。而这正来自于作者蒙克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画中主人公的心情——恐惧、绝望,通过画中强烈的颜色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还有人物夸张的失真效果将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带给了每个观看它的人。我们似乎无法完全体会到作者在绘画时那种对整个世界都失去希望的感觉,不禁要感叹,作者当时到底要多么沮丧,才能画出如斯作品。
在中国,鲁迅的《呐喊》一书,被人们评为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中伟大的呐喊声。而这幅在画中的呐喊,与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没有真正的呐喊的声音,只是将“呐喊”这一抽象的概念作为题目,却在纸上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作为观看者的我们,并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但却感觉到了那种精神欲绝的痛苦,体会到了被压抑得无处可逃的处境。这是一个无声的呐喊。这才是作者最想让我们感受到的,而并不只是单纯的呐喊声。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话的时候,就被画*的人物所吸引。画中如骷髅一样的人物形象让人毛骨悚然。他扭曲变形的身躯和惊恐的眼神不断地传给了我一个不安情绪的信息。好几次我在欣赏它的时候,都不得不让自己再深呼吸一下再继续观看,画中的情绪似乎能够传染,使每个观赏者都感受到作者当时抑郁的情感,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正是由于它给人传达的这种强烈的情绪,才使得这幅画给人的映像是那么的深刻。让人在仅仅见过一次后仍然将它想起,再次回想起当时仍然感觉心生压抑。 《呐喊》确实是一幅惊世之作。蒙克在创作之时,并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而是将这种艺术的创作作为他将内心世界与外界沟通、发泄自身情绪的唯一的途径。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与蒙克分担那份忧伤,只能在空闲的时候,将它从记忆中翻找出来,欣赏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