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蝗灾9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2 03: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7 22:39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的昆虫幼虫称若虫)。战国后多称蝗。蝗和蝝都为害庄稼。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按其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
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华南西南:3次,占0.58%。这个分布情况与陈正祥研究的"蝗神庙之分布"基本一致。地理学者陈正祥查阅国内外收藏的中国方志3000余种,找出其中记载有蝗神庙地点的,即在地图上标明,最后制成中国"蝗神庙之分布"的历史地理图(蝗神是总称,包括叭蜡、虫王、刘猛将军等)。利用蝗神庙分布绘成的蝗灾分布地图,有一种超过文字记载的优点,因为凡是有蝗神庙的地方,反映当地的蝗灾必有反复发作的历史,故农民不得不立庙祭祀。
陈正祥归纳蝗神庙分布图的特点有四:(1)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2)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3)蝗神庙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4)云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灾也较普遍。这图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反映蝗灾偶然发作的地点,因为蝗灾偶发地区,往往没有建立蝗神庙,便无法在地图上反映出来。
历史上的蝗虫是没有分类的,郭郛等研究现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飞蝗。郭郛等也将中国蝗灾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三亚种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蝗虫主要都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内蒙古一带,*飞蝗主要分布在*青海一带。其中东亚飞蝗的分布情况,同陈正祥的"蝗神庙之分布"图非常一致,并且弥补了"蝗神庙之分布"中因不是多发性地区故没有蝗神庙的缺点,以及西北内蒙古和*地区因缺乏方志记载故蝗神庙极为稀少的缺点。将两图合起来看,可以对中国蝗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7 22:40
黄河三角洲蝗灾
根据东营市植物保护站的调查分析,2008年黄河三角洲东亚飞蝗将达到中等偏重发生程度,蝗虫在5月中旬就开始出土,下旬达到出土高峰期,预计这一地区2008年夏季蝗灾发生面积将达到170万亩。 农业部2008年3月份发布的一份中国蝗灾预测报告则显示,在中国,2008年发生蝗灾的土地面积有9000多万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防治蝗虫专家王宪辉告诉《北京科技报》,在中国造成灾害的蝗虫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类是飞蝗,其中包括东亚飞蝗、亚洲飞蝗、*飞蝗等几类;另一类是在中国分布广泛的土蝗。而对中国危害最大的,就是东亚飞蝗,黄河三角洲一带的蝗灾,主要就是这种蝗虫所致。 在中国古代,一直就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蝗灾往往和旱灾相伴相生。王宪辉解释说,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是将卵产在没有植物或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漫天飞蝗
植物稀少的滩涂荒地里,所以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就较快,一旦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群聚成灾。 其实单个的蝗虫危害性并不大,平常见到人就会逃掉,又是什么原因让这种“爱害羞”的小昆虫变得如此具有攻击性?王宪辉说,从表面看,蝗虫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仿佛就会变性,变得很有攻击性,而且常常是一起行动,具体原因现在科学界还没有定论,这也是他们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虽然在历史上蝗灾频繁,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力治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蝗区大为缩小,蝗灾发生率也下降了很多。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地方生态环境的退化,加上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蝗灾死灰复燃,新蝗灾区不断出现。 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在历史上就是蝗灾的重灾区,特别是发生旱灾的年份,往往就会有蝗灾。近年来,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这里干旱年份也越来越多,黄河水量不断缩减,暴露的滩涂荒地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干旱造成这一地区的湖泊、水库水量的锐减,有的甚至基本干涸,再加上沿海一带面积很大的盐碱地,为蝗虫的产卵繁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现在,每到一年的五六月份,当地的植物保护部门都要为防治夏季蝗灾而伤脑筋,过几个月还得为防治秋季蝗灾费心思。 在中国,也有一些地方的蝗灾与人们过度开发,大肆砍伐林木,使得植被转型有关,比如海南三亚。王宪辉告诉记者,这里海边原来都是以灌木、小树林为主的植被类型,后来因为人工开发,那里的植被变成了草地类型,一些地面出现了沙化,以至于最终引起了蝗灾。 在天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地一座水库干涸后,由于绿化和防治措施没有跟上,居然成了“蚂蚱窝”,结果每年要施放数十吨农药才能控制蝗情。 “蝗灾极难彻底根治,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它就有可能发生,因为蝗虫的繁殖力实在太强了,要想完全消灭它是不太可能的。”王宪辉说。“目前全世界都在为治理蝗灾犯难,并不仅仅是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7 22:40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的昆虫幼虫称若虫)。战国后多称蝗。蝗和蝝都为害庄稼。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是年垣曲民*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按其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
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华南西南:3次,占0.58%。这个分布情况与陈正祥研究的"蝗神庙之分布"基本一致。地理学者陈正祥查阅国内外收藏的中国方志3000余种,找出其中记载有蝗神庙地点的,即在地图上标明,最后制成中国"蝗神庙之分布"的历史地理图(蝗神是总称,包括叭蜡、虫王、刘猛将军等)。利用蝗神庙分布绘成的蝗灾分布地图,有一种超过文字记载的优点,因为凡是有蝗神庙的地方,反映当地的蝗灾必有反复发作的历史,故农民不得不立庙祭祀。
陈正祥归纳蝗神庙分布图的特点有四:(1)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2)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3)蝗神庙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4)云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灾也较普遍。这图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反映蝗灾偶然发作的地点,因为蝗灾偶发地区,往往没有建立蝗神庙,便无法在地图上反映出来。
历史上的蝗虫是没有分类的,郭郛等研究现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飞蝗。郭郛等也将中国蝗灾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三亚种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蝗虫主要都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内蒙古一带,*飞蝗主要分布在*青海一带。其中东亚飞蝗的分布情况,同陈正祥的"蝗神庙之分布"图非常一致,并且弥补了"蝗神庙之分布"中因不是多发性地区故没有蝗神庙的缺点,以及西北内蒙古和*地区因缺乏方志记载故蝗神庙极为稀少的缺点。将两图合起来看,可以对中国蝗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7 22:41
唐玄宗开元 唐玄宗还吃蝗虫说 汝食百姓之食 如食朕之心 貌似是这样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7 22:41
唐玄宗开元年间最是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