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对孩子语言的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0 23:38
一、方言的语言特征
所谓方言就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地域分散,所形成的具有区域性的语言,大都形成为发音系统,没有具象为书写体系的语言,整体有别于书面语和书面语的发音。方言的形成大都来源于祖辈,语言的表现上,发音有别于书面语发音,部分音素不分,语言情绪化刻画明显。祖辈由于深受方言情绪、情结及其自身文化素质偏低、认识水平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使得方言在一些方面不利于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
二、方言环境下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幼儿阶段的孩子,语言感知能力强,模仿力强,敢于模仿,敢于表达,处于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当方言环境出现在这一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孩子语言学习的过程,有着一定的干扰。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普通话和方言混合使用,影响思维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面语和普通话的推广,现在的语言环境大都呈现多样化,总体表现为普通话夹杂方言,方言中混合普通话。当方言和普通话的差距太大时,在这样混杂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语言学习,易使幼儿的语言发育迟缓,思维表达产生混乱。方言加普通话一定程度也等同于双语,语言形成初期,单一的语言环境有助幼儿思维理解和分辨。
(二)语音差异,难以矫正
普通话讲究四声调式,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对于许多方言来说声调系统调类呈现差异化,这直接导致发音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使得方言的语言表达存在一定的口音。许多口音的发展,基于音素的不分,长此以往,使幼儿形成语言习惯,根深蒂固的影响着语音发展,难以进行矫正,不利于以后正确的拼读。加之,浓重的方言很有可能阻碍幼儿的交流和表达。
(三)语言认知偏差,影响交流
由于方言和普通话的表达差异,因此容易形成认知偏差,不利于幼儿的沟通和表达。幼儿在接受普通话的信息时,无法作出正确的认知判断,在进行信息传达时,也无法快速切换普通话,传递信息,这使得与幼儿的交流产生困难,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当幼儿离开方言区域,要独自面对非方言区域,很有可能出现沟通和表达的问题。
三、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平衡语言环境,提高语言意识
面对混杂的语言环境,家长和老师都要提高语言意识,明确语言学习的重要性,重视孩子语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共同携手为其打造一个语言环境,做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有机联合,共同在孩子进行语言学习和口语表达的初期阶段,先进行单一的语言引导,平衡语言环境,帮助孩子能够快速提高语言能力和辨识力,进行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培养,方便孩子能够更好衔接下一阶段的系统化学习一拼说读写,待孩子语言基础搭建完成,再对其进行多语言学习和培养。
(二)注意文明用语,提要普通话水平
幼儿阶段的孩子,语言感知能力、模仿能力强,这要求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注意言行举止,给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示范。方言由于情绪化明显,常含有不雅,粗俗的词汇,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敏感词汇的应用,避免孩子进行无意模仿。因此推行普通话的使用,同样注重敏感词汇的应用,注意文明用语。在普通话的推行中,普通话的质量和水平也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幼儿的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