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3
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先定义“互联网电视”业务。互联网电视业务的本质是流量业务,通过各种产品获取用户,然后通过用户的流量经营进行变现,应该是互联网电视的本质,这个业务的形态本身和PC和移动没有区别,互联网电视是通过电视端进行流量经营。
所以互联网电视业务简单的说分为软件和硬件两种产品形态。PPTV、小米、乐视都有属于自己品牌的“互联网电视”品牌,我们都自己出硬件产品。在这个硬件的范畴上传统的电视机厂商也有自己的“互联网电视”产品。但是,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互联网电视如果是流量业务,其核心是内容,在刚才列举的各种厂商中。只有PPTV和乐视是拥有一定量基础内容的,而其他厂商包括小米其实都在引用第三方内容。他们对内容的控制力几乎没有。简单的说在硬件范畴内,一种是以自己内容为主利用其他第三方内容做补充,另一种是没有自己的内容仅仅是为第三方内容做渠道分发。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内容仅仅是为第三方内容做简单的分发很难在流量经营上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如果说阵营,应该说基于互联网电视硬件的阵营应该分为拥有自己内容和单纯依靠第三方内容两个阵营。
就是因为PPTV拥有自己的内容,所以在获取用户的手段上,我们除了自己的硬件以外,还有自己的基于互联网电视的软件产品比如说“聚体育”和“聚精彩”,当然像BAT也都拥有自己的互联网电视软件产品比如说腾讯的“云视听”、优酷的“环球影视”、奇艺的“奇异果”等,这种软件产品和手机端很类似,通过各种应用市场分发或者直接与电视厂商进行预装,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软件产品享受各类视频网站的视频内容。
如果说当下互联网电视阵营中PPTV、小米和乐视的差异化,首先是产品形态的差异化,小米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所以在获取用户的手段上只有通过卖电视和卖机顶盒的方式。这样的用户发展速度一定是慢的。而PPTV不仅有自己的硬件产品,还有软件产品所以可以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覆盖用户。乐视虽然拥有自己的内容但是因为自己生态的原因以及牌照的问题,所以目前他们掌握的更多的用户还都是以电视硬件为主。而他们的软件产品目前在主流的电视厂商中是被厂商排斥的。另一个原因是乐视的超级电视和传统电视厂商的的电视是同一个维度的对撞竞争,如果互相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对手怎么可能让你的产品进入我的电视。而PPTV虽然自己也出电视机,但是基于苏宁的销售平台,本身苏宁与各厂商有多年的合作关系,PPTV在硬件的策略上是与厂商走差异化的路线,比如在电视的尺寸段价格段等方面避开与传统厂商的竞争,仅仅是在一些局部的产品上与厂商是竞争关系,但是在厂商的主流产品线上,PPTV采用的是用自己的内容与厂商合作,再通过苏宁给予优惠销售*的方式补贴传统厂商。所以在硬件的销售上PPTV与小米和乐视也是有区别的。当然,这个区别的根本源自于企业是否有配套的周边资源。小米、乐视原来没有类似苏宁这样的销售平台,所以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与传统厂商展开竞争。当然除了小米、乐视外还有其他的互联网电视品牌比如:暴风、微鲸、看尚、联想17TV等等,但是经过刚才我上面说到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互联网电视品牌在没有内容没有销售平台依托的前提下第一很难在一个短时间内卖出一定的规模,他们又没有自己的软件产品进行更广泛的覆盖导致的结果就是很难迅速进行规模化的流量经营。
互联网电视业务需要一个定位,一种是专注做硬件,比如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品牌。另一种是做流量平台,比如BAT和PPTV,无所谓硬件是谁的。
如果单纯从电视硬件角度看现在互联网电视在中国每年卖的最多的一定是海信、创维等传统电视厂商。乐视仅仅是互联网品牌电视卖的最好的。但是另一种排名是用户的覆盖量,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腾讯、奇艺和PPTV一定是行业最靠前的。再具象回答一下你的“互联网电视”硬件品牌的销售排名的决定因素,目前看就是“价格”。在硬件趋同的前提下,硬件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而且硬件的品牌在普通消费者中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新进入的互联网电视品牌想卖出一定的规模,价格是目前最有效的催化剂。但是,前面已经介绍过业务的形态,如果你不能掌控内容和流量,你的亏损销售未来在持续的运营中拿什么来补贴和偿还?所以归根结底,就是如果你有自己的内容可以对流量有控制,你未来的电视可能获取的收益就高,你在前期销售的时候价格弹性就高,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内容未来变现的方式就窄,你前期销售的弹性空间就窄。而且,如果玩硬件本身就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资本做依托,更需要一个非常健全的内容体系做依托。所以你才会看到前几年很多所谓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出现然后迅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