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1: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03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原文如下: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作品简析:
本文记叙作者夜游石钟山的情景,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出山名的由来,说明凡事不可轻信传说或妄加臆断,而要注重“目见耳闻”,才能了解事物的*,作出正确的结论。这种认真对待问题的态度,反对主观臆断的求实精神,无疑是可取的。但应当指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仍不免带有主观片面性。后来考察石钟山的人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由于石钟山有容纳数百人的大溶洞,而山形又似覆盖的钟,这种说法也许是比较合理的。
这是一篇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它善于把记叙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寓论断于叙事之中,有时在叙事的基础上阐发议论,有时则夹叙夹议,叙议融为一体;议论因叙事而显得有理有力,叙事因议论而得以深化升华,使文章既有感染力,又富有说服力。作品的语言也很精练生动,写景则绘形绘色,形象*真,使人仿佛亲临其境;论理则用词精当,轻重有别,极有分寸,能准确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贯通;层次井然,脉络分明;布局谋篇,极为细致周密,结构十分严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04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