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5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39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题目就点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意思是诗人在草原将要和友人分别,而“赋”字是应考试要求加的,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原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传诵千古。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三年(787年)间,是白居易少年时准备应试的试帖诗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40
赋得 古原草 送别:“赋得”指应试作品,此诗歌为白居易进京应试前的“干谒”的作品,故加“赋得”;“古原草”中“古原”指长安城南,杜县东一块高地,汉宣帝再次建陵墓(杜陵)和乐游庙,古称此高地为“乐游原”;"送别"是诗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