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6:38
在中唐、晚唐的过渡时期,诗歌创作一度有些冷落,到文宗开成年间(827年),杜牧、李商隐等又一代优秀诗人崛起,再度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
杜牧(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年)进士,初为校书郎。杜牧秉性刚直,被人排挤,仕宦颇不得意。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为幕僚多年,又作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等,中间虽也曾入朝任监察御史、左补阙等官职,但时间都不长,终官至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人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二十卷。
杜牧的七言近体诗,精炼含蓄、明丽俊爽、委婉曲折,自成一家。其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的斗志与理想,表现出了一定的爱国忧民思想。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澹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写于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任上。此诗抒写了诗人在开元寺院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山时的古今感慨。其中流露出诗人较浓的感伤情绪,描绘婉曲细腻,节奏和语调轻快爽利,突出了杜牧诗歌豪宕俊爽、空灵深婉的特点。
杜牧的长诗有《感怀诗》《群斋独酌》二首。概括安史之乱以来的历史事实,对藩镇拥兵自重、外族入侵、国家*、民生憔悴等现实表现深沉的慨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平生五条线,愿补舜衣裳”的报负壮志,写自己忧国忧民的壮志难酬的忧愤。
还有《河湟》诗,通过今昔对比,抒写诗人对朝廷不言恢复,醉生梦死的义愤,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属于*讽刺诗。
杜牧表现相思题材的代表是《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此诗写离愁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彩。
史学世家的遗风和对现实*的关切,在杜牧的诗中形成一种深沉的历史感。登临咏怀之作,别人写来大抵是流连山水,描摹自然,而杜牧写来,却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总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讽刺统治者的奢侈荒淫的诗有《过华清池》。诗写历史事实,旨在揭露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之上的统治集团的享乐生活。描写委婉,但讽刺意义很深。后代许多人作华清池诗,而杜诗尤为绝妙,脍炙人口,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写景抒情诗《泊秦淮》,写烟水、月沙等组成的秦淮夜色以及夜色中飘荡的歌声,以古刺今。《玉树后庭花》乃亡国之音,以抒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色调素淡,声情轻柔,讽刺辛辣。
写景诗《山行》:“远上寒山石经斜”“霜叶红于二月花”写秋景之美,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以七绝咏史最有成就。诗写得繁华异采,言简意长,含蕴无尽,一唱三叹,且长于议论。
语言凝练含蓄,抒情性很强,叙、抒、议交融一起,以轻言抒豪情,气势豪宕而又情意缠绵,是其诗歌风格。
然而,当时代的衰颓和自身的怀才不遇使他感到无可奈何时,他也常常以自我旷达豪放来寻求解脱,希望有一种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如《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中: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
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看著白苹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这些诗一面显示着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的高逸情致,一面又透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由于杜牧习惯从广大的历史上看待现实问题和个人遭遇,性格比较豪爽开朗,他的诗中虽然有颓唐的成分,却并不显得局促阴暗,相反,无论感慨往事、针砭现实还是抒写怀抱、描摹自然,都能在忧郁中透出高朗爽健、意气风发、俊逸明丽的气格。
杜牧的诗风既没有元白诗平俗易懂,也不像李贺那样雕琢,以艳险奇丽取胜。由于杜牧说过“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读韩杜集》),并写有《杜秋娘诗》及《大雨行》这样颇似杜甫、韩愈风格的诗,说明他受杜、韩的影响较深。从杜牧所擅长的七律、七绝的语言艺术上来看,他有杜甫那种讲究顿挫抑扬、开合回环的声律与布局的特点,但又不像杜甫诗歌那么沉郁浑厚,更多地有一种高朗俊逸的气质。而对于韩愈诗歌较为流畅轻灵的一面,杜牧确有所吸取,对其最具有强烈特征的奇崛怪异的风格,杜牧却没怎么采纳。
总体上说,杜牧是以明丽的意象和俊逸的气骨,加上他特有的历史感所形成的诗的深远开阔的视野,构成了其诗歌的特殊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