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星驰的经历观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46
前些天,我重新看了一次喜剧之王。我已经记不清这是我第几次看这部电影了,从本科时代到现在。有时候是漫不经心的用来打发时间,有时候是用来激励自己一定要努力向前,不管动机怎样,每一次都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想起它1999年的世纪末在全港影院惨淡收场的情景,仍然叫人有些嗟叹,从那时到现在已经快七年了,看着星星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他的眼睛还是那样的亮。电影诞生也已经百年了,我坚信,喜剧之王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名垂青史。
事实上,看周星星的电影越多,看喜剧越多,看香港电影越多,就越来越认识到喜剧之王里的人生蕴涵着怎样可贵的精神。很多时候,感动观众不用太多本事,因为导演拍出来的就是他自己,比如姜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比如北野武和坏孩子的天空,比如侯孝贤和童年往事,比如金基德和春夏秋冬又一春。这些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周星星的喜剧之王之所以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所以几乎达到了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拍出了他自己。想当初,我看尹天仇这个死跑龙套的怎么死都死不了,在娟姐后面翻来滚去浪费菲林,还不明白这到底是出自怎样的故事。直到前年星星空降*,在八百人说起他的不堪往事,我才恍然大悟。当年拍射雕,他演一个被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一爪抓死的小龙套时,就跟导演说,可不可以挡一下再死,导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于是,“我就不停的开开心心的提建议,再开开心心的被拒绝”。
很多人看星星,都是从大话开始,或者有些人是从苏乞儿开始,有些人是从唐伯虎开始,但是把他的作品看的差不多了之后,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喜剧之王作为他们最珍惜的电影。在星星诸多无厘头、够疯狂、够恶搞的作品中,突然间插入了这么一部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的正剧,当时都没有人能接受,但是日子久了,星迷们就都开始竞相膜拜了。
打动人心的力量,是星星的真诚,一个人在书写自己的时候,一定是最真诚的。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那个穿着劣质西服、面对海浪大呼努力奋斗的背影,那就是星星自己数十年来摸爬滚打不改对电影的痴心的写照。所以他献出了自己最好的本色演出,在片场每天只求有便当的小跑龙套却抓紧机会在摄像机前过过瘾,这样的开场一贯的无稽,却也够真实。
粤语版看了很多遍,国语版倒是只看了一次,比较了一下,虽然石斑鱼的配音尽出神采,但星星自己的原配音轨反而更能打动人。这实际上和电影本身的写实风格也是搭调的:石斑鱼的声音特质显然比周本人要夸张得多。所以到现在,我都还是会背诵很多粤语台词。
在本科那么灰暗的时光里,喜剧之王一遍又一遍的在感动我,在鼓励我,在给我看人生逆境里不屈美好的那一面,也在告诉我轻轻松松的摆平不顺和委屈。有的时候大家一起看完了跑到阳台上对着空气大喊几声:“努力!奋斗!”小人物的自我励志,是不能不珍惜的一份人生财富。
就好像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良好的出身,也未必得到过硬的教育,他们从邻里街坊中走出来,抓紧小孩们在街坊活动室打乒乓球的功夫看书,三句台词也会紧抓剧本不放,没有人来看也照样摆齐了番茄酱演雷雨,即使爱上的人是个三陪女郎,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什么都可以不介意。
很多人最感动的大概是尹天仇冲出屋子对柳飘飘大叫一声“我养你啊!”,这一瞬间我常常会想起大一的时候喜欢的女生,她和我一样都热爱喜剧之王。那时候第一次接吻之前,她就很狡猾的问我:“要不要涂点唇膏?”
电影的音乐虽然不多,但我却把旋律记在了心里。柳飘飘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尹天仇对柳飘飘许下一生承诺的时候,他和莫文蔚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些音乐的调子我都没有忘记。记得刚开始看大话和唐伯虎的时候,是怀着一颗孩子的心去崇拜周星星的,但自喜剧之王之后,我对这个死跑龙套的不由得肃然起敬。
看了这么多遍,早已不像刚看头几次时看到哭鼻子了,但看到任何一处被打动的桥段,以及事后每每想起那些眼神和表情,心里仍然感动到酸楚。最让我难过的一段是,尹天仇和柳飘飘缠绵一夜后,早上醒来打电话问当下小姐的行情,然后把所有的纸票、硬币恭恭敬敬的捋平,放在飘飘的衣服上,顺便再押上一块手表。
这个男人的窘迫和尊严,怎么看怎么心酸。
至于电影的结尾,头几次看的时候,我以为是败笔,但经过这么些年,却越来越赞叹这样的结局。星星自己说,这样的结尾是为了给人以希望。但这样的方式,无疑具有了强烈的戏谑味道,是对过往警匪片中英雄主义的极端调侃:小人物才是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