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9:1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9
中医里讲,冬季是阳气内伏的季节,谓之“阳伏于下,于时为冬”。手足,相对躯干而言是人体的末端,中医称其为“四末”。冬季“阳气内守,不达四末”,所以容易出现手足冰凉。冬季锻炼宜慢跑、散步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适当进补,调节阳气,平时注意保温,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体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达到暖手、暖足的作用。 起居调养强调了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同时,冬季锻炼宜有选择地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不宜做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另外,衣着过少、室温过低,既易患感冒,又消耗阳气;反之,则易出汗,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所以,冬季保暖要适度。不能随意药补饮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古训。《饮膳正要》中说:“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讲,冬季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因此,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同属冬令,各地区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进补的方法也不同。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补温热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进补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为宜;气候干燥的地方,应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冰糖为宜。此外,还要因人而异,不可乱补,特别是药补,应该有医生指导。 (2)冬天一些人总感觉手脚冰凉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阳气不足,而人体自身的阳气也会不足,身体出现阳虚的表现。另外,因为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末梢循环不良”,而导致手脚总感觉冰凉。这样的情况一般多发生于女性,特别是中年以上的女性较为常见,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更易出现手脚冰凉,在身体健康的年轻男性身上则很少出现。 寒冷会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者肢体末梢儿血液循环障碍,这会导致手脚冰凉。经常长期的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冷。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的反应,严重的还可引起下肢的静脉曲张。 1.吃西洋参。这是一种补气的良药,性平和,补而不燥。可以单独泡水饮用。 2.吃芝麻、花生。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营养,可以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维生素E 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 3.吃洋葱、辣椒等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 其他措施: 平时多用热水泡脚,既能使身体暖和,又能舒缓疲劳神经。 (3) 不少人秋冬季节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治疗手脚冰凉的症状,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按摩以下3个穴位,一定会收到满意的疗效。 1.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的康复。 2.按揉气冲穴(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 3.按揉、拍打肾俞穴(两边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 根据“动则生阳”的观点,通过加强对手脚的锻炼,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步行、慢跑、爬楼梯、跳健身舞等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如果手冰凉,上肢的活动量应大些,如果脚冰凉,下肢活动量应大些。 食疗能改变阳气虚弱状况,增加肌体热量。如常用的大枣红糖汤(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29
自我按摩或拍打有关部位、穴位。 1、拍打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小腿胫骨外侧一横指处)。每日早晚各拍打100余下,接着拍打小腿100余下,最后拍打膝盖32下,揉搓膝盖32下,左右转膝各32圈。微压膝,左腿向前跨一步,双手用力向后压膝盖;右腿向前跨一步,双手用力向后压膝,各压32次。拍打足三里可以使手指、脚趾的微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使肢端暖和起来,从而改善了手脚冰凉。同时,拍打足三里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拍打足三里有助于防治胃病、腹痛、腹泻、高血压、贫血、下肢瘫痪、关节炎,患有慢性肠炎和胃病者可多拍打。 2、搓揉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涌泉穴),然后用左手快速搓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宜。每日2次,每次搓60下。接着搓各个脚趾,特别是大脚趾头第二节有几根毫毛的地方,叫“三毛穴”,此穴要多搓揉。每个脚趾搓32下,每日2次,还要用力捏“三毛穴”3—5次。如果按摩的部位准确的话,持之以恒,大约半个月左右即可有效果。足是人的第二心脏,脚是离大脑最远的部位,但是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刺激脚有独特的作用,足的三阴、三阳六条经脉都汇集于足底,它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下焦肾经足心的涌泉穴,更有滋肾水、降虚火、固真气、宁心神、降湿气、导全身浊气下降之功;对心血管的上实下虚、阴虚火旺、心神不宁等症状有明显的效果。此外,经常刺激涌泉穴能促进睡眠、舒筋健步、防治头痛、高血压、感冒和颈椎病。综上所述,涌泉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 3、按摩心俞穴(左右肩胛骨中间,脊梁骨两侧),按揉36下,左右各转18下。 4、按揉肾俞穴(即两边腰眼)两侧按揉36下,即左右各18下。 5、按揉气冲穴(在大腿根里侧),在此穴位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然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 二是锻炼四肢,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30
进入冬季不少人都有手足发凉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所谓“虚”的表现,强调要运动,要进补。于是不少手足发凉的人就盲目地早起锻炼,进食补品。其实这并不符合中医冬季养生的原则。 中医里讲,冬季是阳气内伏的季节,谓之“阳伏于下,于时为冬”。手足,相对躯干而言是人体的末端,中医称其为“四末”。冬季“阳气内守,不达四末”,所以容易出现手足冰凉。冬季锻炼宜慢跑、散步 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适当进补,调节阳气,平时注意保温,保持手足清洁干燥,搓摩手足心,以改善人体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达到暖手、暖足的作用。 起居调养强调了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同时,冬季锻炼宜有选择地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不宜做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另外,衣着过少、室温过低,既易患感冒,又消耗阳气;反之,则易出汗,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所以,冬季保暖要适度。不能随意药补饮食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古训。《饮膳正要》中说:“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讲,冬季要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 因此,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同属冬令,各地区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进补的方法也不同。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补温热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进补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为宜;气候干燥的地方,应多吃甘润生津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冰糖为宜。此外,还要因人而异,不可乱补,特别是药补,应该有医生指导。